1996年10月号-观察家 胡平简介 胡平文章检索

 
自由无价.......................胡平
 
 

自由无价


胡平


  自由无价,意义有二:一是说自由无比珍贵,freedom is priceless。一是说自
由不花钱,freedom is costless或freedom is free。当然,另有一说,曰自由是
昂贵的。那是说我们为了反抗暴政、赢得自由不得不付出很多代价。这笔代价是专
制者迫使我们付出的。它和“自由不花钱”一话毫不矛盾。
  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言论自由一类自由。它们属於消极自由或曰否
定性自由。如何实现言论自由?那就是取消因言治罪。别人发表了什么不同政见,
不去抓,不去镇压。这就够了。我们要求言论自由,不是要政府去做什么,而是要
政府不去做什么。有所不为是天下最省力省钱之事。凭什么说这只有富国才做得到
而穷国就做不到?众所周知,为了镇压异议,专制者不知豢养了几多鹰犬,耗费了
几多钱财(都是民脂民膏)。若化剑为犁,岂不善哉?
  讲到在中国实现自由,保障人权,中共当局说:“你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江
泽民语)我也说一下子就成功是不可能的。看来双方观点一致,其实刚好相反。我们
承认“不可能”,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他们说“不可能”却力图让人们相信
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中国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因而不允许。如果你在认定专制者负
有压制自由民主之责的前提下,告诫人们在克服强敌、争取自由时须注意策略与步
骤,那自然是很好的。但是,倘若你也宣称中国本来就不具备自由民主的经济前提
,因而专制压迫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你无意中就替专制者开脱了责任,甚至成了
专制的赞助者。
  有论者说,自由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鲁迅不是早就提出过“娜拉走後怎么样
”的问题吗?在小说《伤逝》里,子君争取婚姻自主,不顾家庭反对与涓生结合;
後来却因经济窘迫而不得不分手,重回娘家。可见,没有一定的经济前提,就不可
能有婚姻的自主自由。
  此论实大谬不然。那正是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混为一谈的典型论调。婚姻自由
无非是肯定了当事人自己作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担保决定的一切後果必然称心
如意。在父母包办的制度下,难道不也有许多人陷入贫困和离异的结局吗?为什么
持上述论调者从不批评包办婚姻与既有的经济基础不适应,却唯独把自由婚姻下出
现的悲剧归咎於脱离经济基础而加以否定呢?因生计艰难而导致的婚变,直到今天
仍不少见。再以艺术自由为例,我们知道,即使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也有一些艺
术家——包括一些天才的艺术家——终生贫困潦倒,有的人由於经济压力甚而不得
不放弃艺术创作。那是否意味着艺术自由就只是脱离现实的“空想”或欺人之谈?
爱因斯坦多次引用叔本华的一句话:“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未必能得到他想得到
的。”自由表示能根据自己的决定与意愿行事,不自由则表示必须隶属於别人专断
的意志之下。不错,一个人有了自由的权利,但如果缺少实现自己愿望的物质手段
,那当然还是很不愉快的。对此,唯一合情合理的答案是,在充分保障个人自由的
前提下发展物质生产。可是,某些人却声称在此情况下自由根本没有意义,因此可
以取消也应该取消。这实在是一种荒唐透顶的逻辑。
  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普天下有的是人为了爱情、艺术或其它某种目
标而甘愿忍受物质上的艰苦清贫。自由的好处正在於它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价值偏
好行事。专制则总是削足适履,把自己臆造出的一套标准强加於一切人。
  在讨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时,最须注意把“是不是”与“该不该”、“能不能
”加以区分。如果说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方,自由制度难以建立,专制力量易於得
逞,那绝不证明自由是错误而专制是正确,那也决不证明专制才可能而自由不可能
。因为我们不可忘记,在历史关头,那些占有重要位置的个人负有重大的责任。倘
若袁世凯是华盛顿,後来的政局无疑会是另一番模样。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把当
时中国未能走上自由民主之路一味地归因於缺少经济基础、经济前提呢?进一步阐
扬自由民主理念,使之深入人心。这才是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的前提,同时也是防止
专制复辟的保障。

相关文章
作 者 :胡平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7日17:2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