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号-神州大地 陈波冬简介 陈波冬文章检索

 
阴影下的繁荣................陈波冬
 
 

                        ——当前中国大陆经济分析

      对当前中国大陆经济状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叫好”,尤其
是海外,尤其是外国人,“叫好”的声音甚至远甚於中国人本身,所用的赞美之词
,几成定论,诸如“快速增长”、“持续繁荣”、“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等
等;另一种则是“摇头”,尤其是国内,尤其是国内部分行家,从“失业”、“腐
化”、“贫富分化”、“国有企业持续亏损”等等症结出发,他们认为大陆经济“
危机重重”,濒临爆发的边缘。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大陆经济确实算得上繁荣,但却是笼罩在阴影
下的繁荣。繁荣,从纵向而言,是相对於一九七八年以前的繁荣;从横向而言,是
相对於一些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多年停滞、徘徊;相对於亚洲周边国家,尤其是日
本、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後劲减弱;相对於东欧、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一度下滑的
现象。在这个繁荣的外表下,也沉积着种种深刻的危机和在现行体制下不治的绝症


一、繁荣的景象

      至少从表面上、整体上来看,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确实热闹非凡。在全国
各地的各大、中、小城市,城镇,最显眼的,莫过於每天、到处都能见到的新开工
和正在开工的建设项目:地铁在动工,桥梁在搭接,铁路在延伸,公路在上等级,
各类大厦广场在攀高显贵,其次是漫街的商店,商铺,商品极尽丰富,哪怕是一个
很一般的小县城,比如,太多的服装,甚至就不挂不叠了,成捆成捆地堆放於铺板
上,一排就是沿街数百米,任人挑拣,交通异常繁忙,火车超载,飞机满载,汽车
零担运输络绎不绝,“塞车”,成了都市中不离嘴的话题;对钱的概念大变了,打
工汉打工妹往家寄钱的份量,年年上扬,以前讲几十、几百,现在讲几千、上万;
逢年过节,小孩子手上的压岁钱不再是十元、五元,起码都是五十元、一百元;请
客不再局限於家中,宾馆、酒楼成了人们常去常聚的场所;旅游的人数成倍地增加
,以至於各旅游点人满为患;高温消费,超前消费蔚然成风,购房、成了新的消费
焦点;室内装修随之急趋奢华,着名牌装,抽名牌烟,饮名牌酒,戴名牌手表,坐
名牌车……“名牌”效应深入人心;计划生育、独生子,使嗜子如命的国人找到了
最佳发挥的契机,围绕着:“小太阳”,“小皇帝”,国人施尽浑身解数,展开了
空前的消费大角逐。
      更不用说在宏观上,外商投资活动有增无减,持续活跃,对中国大陆市场情
有独钟,至九六年上半年的统计,十八年间,中国大陆共吸收外资达一五五零亿美
元,在发展中国家首屈一指,仅九六年上半年,吸收外资就有一九六亿美元,比九
五年同期增长20%,而预计九七年全年更将吸收外资达五百亿美元,进出口贸易
逐年攀升,外汇储备连年结余,仅九四、九五两年,外汇储备就分别猛增了三百亿
美元和二百二十亿美元,均占当年基础货币的投放量的70%—75%,至今外汇
储备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而近几年连年高达四万亿人民币的国民储蓄,甚至可以
买得下整个国家,人民币持续坚挺,汇率稳中有升。所有这些,无疑都是注入中国
大陆经济的强力兴奋剂。

二、增长的要素

      A、大社会,小政府
      “文革”鼎盛时期,江青曾经说过一句话:“要看资本主义,到温州去。”
这句话的直接意义是:即使是在极“左”路线横行的六十年代,在温州,“资本主
义的苗”也是砍不尽的,“资本主义的尾巴”也是割不绝的,当时被作为反面教材
的温州,如今是大陆首屈一指的富裕兴隆之邦,其实,何止温州一地,中华民族的
经济创造力从古至今都是一流的,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反映在经济上的创造力,绝
不亚於犹太人,只要还他们以机会和权利,他们就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辉煌的经济
奇迹,纵向的,可以取证於历史,“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清明上河图”等;横向的,可以放眼於世界,在
印度尼西亚,华人控制的社会财富高达70%,同样的参数在马来西亚则为90%
,更不用说新加波,更不用论台湾、香港、澳门,还有遍布於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
等等。
      同样的道理,自一九七八年以後,长期被束缚压制的中国人,终於取得了一
些被还回的机会和权利,於是,这个伟大民族血液中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活跃起来,
在中国大陆这片广阔的故土上,开始崭新的播种耕耘,苍天不负,也终於如愿以偿
地取得了丰硕收获,赢得了一片辉煌的天空。
      在十八年的经济增长中,可以说,人民自身的创造占据了决定性的首位,取
一组一九九二年的数据,以当年经济增长率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32%,佛山市
为25%,广州市是15%,北京市则为11%,什么意思?意思是,政府愈是少
管或放手不管的地区,经济发展愈见迅速,反之,政府愈是管或多管的地区,经济
发展则愈见掣肘,上海市和一些沿边地区的情况也是铁证,政府放手前和放手後完
全两样,以企业性质相比较,迄今,三资企业的经营成功率已高达95%,个体私
营企业经营成功率在80%以上,而国有企业的亏损率却在60%以上,在这三类
企业中就业的人员收入也成相应的高低鲜明对照,许多新生事物,往往是民间下面
已经自发形成以後,政府上面才匆忙地形成“政策”。
      结论:大社会,小政府,即,主导中国经济增长的,是社会,是民众,而不
是政府。
      B、一个关键的“秘密”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取得相当成功,有个关键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
香港。
      众所周知,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中国投资最多的
,并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而是香港。香港的投资占据了所有中国大
陆外资来源总数的60%以上,正是以港资为主力的外资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河
山。香港这个仅有六百二十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不仅雄据中国投资者的榜首,还以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社会机制,承担了中国大陆全部外贸交易额的75%的
转口运营。
      有一组递推关系,深圳之所以存在,因为香港,珠海之所以存在,因为澳门
,深圳远大於珠海,因为香港远大於澳门,广东之所以能够“先行一步”不仅在於
取得了优惠政策的天时,更重要的,是占据了毗邻香港的地利,而许多港商、港人
对广东对全国建设项目的无偿捐献,更是不可多得,不可胜数,越来越多的中资开
始登陆香港,在那个高度优化的社会机制中,赢取超值利润,香港之於这方面,也
功不可没,更深一层次地看,香港业已形成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和卓越的经营管理水
平,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实在不可估量。
      结论:香港,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当代中国经济的起飞,在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搭上了由香港这个高能火车头所牵引的“东方便车”,其实,不仅
香港,台湾、澳门这些当年红旗没有插到的地方,而今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都起
到了异乎寻常的巨大推动作用。
      C、沸腾的地下经济
      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人治与法治的对立,加之地区差别的陡峭阶梯
,在中国大陆,地下经济有其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这些并未进入官方统计的地下
经济,十分活跃,且数额惊人。
      最为突出的是围绕“侵犯知识产权”的地下经济活动。此类地下经济活动,
大多以港、台为起点,在大陆各地蓬勃生长,大量的走私、翻版、盗版、仿冒、偷
运、销售等活动每时每刻都在猖獗、泛滥,产品主要为VCR、CD、LD,电脑
软件,各类机电产品,以及书籍等等,翻、盗、仿、冒的对象主要是美国、港、台
的专利产品,围绕地下经济而建立的各类商场、市场、地下加工厂等,比比皆是,
购销两旺,其产品几乎充斥了中国老百姓的家家户户。
      此外,各类企业中的两本帐、三本帐,不注册而自行营业的“企业”,官商
勾结在黑幕後进行的大量权钱交易,以及广西、海南等地的枪支买卖,云南,两广
等地的毒品交易,新疆、贵州等地的地下淘金活动,全国各地的文物走私活动等等
,都十分猖獗,盛行。
      结论:沸腾的地下经济最终也反射出中国经济表面上的繁荣。

三、阴影下的繁荣
    
      然而,面对表面上、整体上的繁荣,国内业内人士,知识分子都纷纷说不,
透过GNP指数连年以10%左右的强势增长的表象,为中国经济仔细把脉,可以
确诊,至少自九三年下半年、即第三次宏观调控以来,中国经济其实一直处於“不
景气”的状况,产品积压与企业普遍缺少资金相并行,市场冷淡与失业剧增的烦躁
相交织。
      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业,金融银行业、股票(至九六年中有所回升),期货
、开发区建设等等,其次为建筑业、建材工业以及相关的工业设备行业等,其中的
国营企业不用说更是雪上加霜,日子十分难过。
      房地产业的表现最为突出,市场滑坡,资金不继,全国商品房综合积压高达
40%;许多项目半途而废,由此累及银行,使银行的许多贷款成了追不回来的“
呆帐”、“死账”,企业债台高筑,信誉败坏,仲裁委、法院忙不暇接,企业与银
行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官司成了拉锯战。
      基础建设方面亦是如此,由於效益差或资金不足,许多投资活动,或者半途
而废,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前功尽弃。举珠海国际机场为例,建设之初,期望过高
,不惜大肆举债,大兴土木,第一期工程完工後,以为通过运输业务的展开可以很
快回笼资金,岂料客流量极少,货流量几乎为零,每天不过三、五架次飞机起降,
惨淡经营,负债累累,成为街谈巷议的话柄。类似者不胜枚举。
      作为经济活动睛雨表的“的士”业、宾馆餐饮业则有直接表现。以广州市为
例,这几年该市的“的士”空载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0%,宾馆住房空置率达5
5%,餐饮业务相应锐减,经营者叫苦不迭。
      尽管九六年以来,政府先後数次以降低银行利率,减免房地产等部分行业税
费,降低贷款条件,扩大政府投资等多项姿态和手段,对整个经济的刺激、启动均
无奏效。除股市在九六年中有所回升外,整个市场似乎充耳不闻,无动於衷,继续
在不景气的强大惯性中兀自运行,笼罩着令业内人士颇为窒息的阴影。
      困挠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几个关键问题是:
      A、虚脱的投资,经济政策的不成熟,不稳定性导致资金收放,流向的不规
则性,投资成了一个大问题,或者是投资迷失,或者是投而不继或者是投而无效,
如前所述。
      B、成本—效益的倒挂
      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有三条典线的走向值得注意,它们是:产值增长曲线
,利润增长曲线,成本增长曲线,不错,产值在增长,利润也在迟钝地爬坡,但更
加重要的是:成本在以更高的倍数加速增长。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们为经济增
长讨出了过高的成本代价,这些成本包括:资源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
经营管理成本等等,有一组数据为证:这是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五年十年间亚洲若
干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经济效益参数:(以国民收入增长额比较於同期固定资产投资
额得出)

              日本                    50%—55%
              亚洲“四小龙”          35%—40%
              东盟国家                30%—35%
              印度                    25%以上
              中国                    15%左右
      即:在上述五个亚太地区,中国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是最低的,甚至低於印
度。
      C、简单经济
      笔者斗胆将中国大陆经济定义为“简单经济”,理由是:这类经济,理论上
不见“凯恩斯”,实践上没有“艾柯卡”,经济发展,基本上是由民众在取得了一
些权利和机会以後,自发形成,理论跟不上实践,实践跟不上发展,故谓之简单。
另一方面,政府操作经济的手法也十分粗糙,简单,随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周期
性的冷热循环,他们只需要时而紧缩银根,抑制投资,时而松动银根,放纵资本,
即所谓“宏观调整控指施”;除此之外,可谓黔驴技穷,江郎才尽,而即使是如此
简单的操作,如此便宜的差事,政府还会经常地、不继地、偷偷地犯下一些错误,
误导经济。
      比如一九九零年,部分有见识的专家曾提出,尽管八八、八九年两年物价涨
幅较大,但为了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九零年仍应适当增加投资,重点在调整
产业结构,减少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而增加基础建设的投资,但政府神经过敏,
不予采纳,反而以急刹车的动作,实行紧缩。当年GNP增长仅为3.9%,创造一
九七八年以来的最低点,而物价涨幅仍有3.1%,抵消之後GNP增第长几近於零
,同时却造成连续两年多市场疲软,开工不足,失业剧增,资源严重浪费等一系列
恶果。
      紧接着,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实际上是号召新的经济大跃
进,要求在十五至二十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或其它发达国家,这一事件,一方
面是标志着中共党内开明派与顽固派斗争的升级,是好事,另一方面,也是又一次
由中共党内斗争波及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为事件,就客观上而言,却并非好事
。果然,邓小平讲话後,各地投资闸门大开,经济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物价
大幅上涨,通货膨胀急剧恶化,仅仅几个月,到了九二年六月,中国经济就已进入
热和过热状态。当年投资增长42.6%,GNP增长13.6%物价指数上涨12
%,通货膨胀重新回升至26%,使九零、九一两年所谓“治理、整顿”的丁点效
应迅速化为乌有,到了九三年下半年,便不得不重新实施新一轮的紧缩。
      D、泡沫经济
      九零年代初期日本曾一度陷入泡沫经济状态,而在中国大陆,泡沫经济的的
镜头亦可谓不乏其例,起因於非理性,一窝蜂的短期行为,令经济表突冷突热,大
起大落。虚假的投资引发虚假的繁荣,而後如泡沫般破灭。      最精彩的画面莫
过於海南岛,这个号称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新省份,在九二、九三年达到经济开发
的白热化,大量内陆资金滚滚登岛,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股票期货热等,一波又
一波的热浪席卷这个本来已经是亚热带的岛屿,高潮迭呈,到九三年秋,紧缩开始
,市场转淡,该岛经济迅速萎缩,早就抱定“捞一把就走”的商家纷纷撤走资金,
想观望而来不及撤的尽都认栽服赔。仅房地产一项,到如今,海口市就有90%以
上商家撤走一空;而与此同时,海南省的各类商品房积压高达60%,价格滑坡达
40%。社会经济秩序可谓“乱矣!”
      於是流行一句话,“海南岛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子是真的…”,於是公安
部长调到岛上当省长,此人就是阮崇武,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支持海南经
济的有两大支柱,一是旅游业,二是色情业。
      全国许多地区,也都或先或後,不同程度地困挠於泡沫经济。
      E、“拆东墙补西墙”
      地区差别,不均衡发展,直接来源於政府长期以来拆东墙补西墙的政策,一
方面,部分沿海地区,尤其经济特区,得优惠政策的好处,取得迅速发展,另一方
面,全国仍然有63%的贫困地区需要国家救济、补贴,仍有65%的国营企业需
补贴、“输血”,仍有占人口80%的农民处於过度负担的状态。
      GNP持续强劲增长的同时,国家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也都在更强劲地增长
,财政赤字自七九年到如今,连年扩大,到九四年,已突破五百亿人民币,到九五
年则突破六百亿人民币,国债规模,从八十年代初期每年几十亿人民币发展到九四
年的一千亿人民币,九五年为一千五百亿人民币,九六年则为一千九百五十亿人民
币。
      毫无疑问,巨大的,连年放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成为子孙後代的沉重
负担。

四、根本的问题

      以上虽已罗列了中国大陆经济的种种问题,但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
:经过十八年的“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紧迫的议题。
      现行政治体制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治与法治的对立日益
加剧,政治保守与经济发展的错误日益明显,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教条与贫富分
化,地区差别的现实反差,日益突出,社会开放中多元价值观念与极权专制主义的
冲突日益激化。
      由此阻塞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
      连年亏损的国营企业,将走不出漫长的死胡同,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对国营
企业,改也是祸,不改也是祸,改,则制造出可怕的失业大军,不改则积累庞大的
负效益。
      腐败,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将成为不治的绝症,用带灰尘的鸡毛掸子去打灰
尘灰尘只会越打越多,因为连公、检、法在内的整套司法系统本身就已腐化透体。

      苛捐杂税负担过重,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重新扩大,青壮年劳动力
不断地流失,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几乎已开不出医治农民问题的任何良方。
      此外,贫富分化,因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深化,其分化程度已经在世界上
首屈一指,地区差别因政策倾斜的历史而成马太效应的加剧,成为当今中国独具特
色的隐患。社会治安不断恶化,官方对高居不下的犯罪率虽一再隐瞒不报,但其犯
罪率已远高於中共媒体大加揭露、抨击的西方国家,已是不争的事实,非民主、非
科学的简单经济决策,导致经济发展中不断地人为波动。所有这些,都是在现行政
治体制下不可克服,无法突破的死症。
      结论:当今中国大陆经济,在厚重的阴影下繁荣,从某种角度而言,虽然也
可称之为“不错”,但如果实现政治体制的良性改革,肯定更好。□

相关文章
作 者 :陈波冬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2月12日14: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