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美东,暑热难熬,在学校忙了一个假期,真是疲惫不堪,决定趁周末作
一次短途旅行,也就算作开学之前的休假吧。
主意是有了,但去哪里,却又是一个问题。附近风景名胜,大都访过,找一
个不远不近的去处,倒真成了难题。打开中大西洋地区的地图,图边上的宾州与马
里兰边界附近的哥底茨堡突然跃入眼底,耳边也想起了林肯“民有、民享、民治”
的名言,便有了走访古战场的念头。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没有哪一次战役比哥底
茨堡更重要,也没有哪个地方比哥底茨堡更有名。
从普林斯顿到哥底茨堡,大约三个小时的车程,走最近的小路,中间经过美
国最有趣的地名之一的Intercourse镇,和Amish人集中的乡村,都给旅途增添了不
少游趣。
今天的哥底茨堡,是一个近一万人的小城,纵横两条主街,从市中心把小城
划分成四块,街道两旁,摆了不少昔日的大炮,还有一些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的戎装
雕塑,或注视着过往的车辆行人,或仰望着高高低低的窗口上悬挂的当年的联邦(U
nion)和邦联(Confedracy)的旗帜。这一切,都给这个小城增添了一股悠古的气息,
也在告诉着人们那次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大战。
一八六三年七月一日,在弗吉尼亚大获全胜的邦联军队七万之师,在李将军
(Robert E.Lee)的率领下,北上进入宾州,与米德将军(George Meade)的联邦军队
在哥底茨堡相遇,李将军的南军企图从此南侵,直取联邦首都华盛顿,彻底摧毁北
方势力。而北军也了解南军的意图,调兵遣将,千里驰援,聚齐九万多人,准备为
保卫首都决一死战。那时的哥底茨堡,真是大军云集、旌旗蔽日、枪炮林立,受到
了全美以至全世界的关注。是啊,这场战争是南北决战的关键,如果南军获胜,他
们就可以如愿以偿地进入联邦首都,从而大获全胜也就为期不远了。反之,北军就
可以扭转开战以来的败局,为北军的胜利奠定基础。因此,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几乎
全部的力量来对付对方。这也使得哥底茨堡大战成为南北战争中参战人数最多、伤
亡最重的一场战争。而且,正如人们所预料,北方从此取得了南北战争的主动权,
终於在後来的几次大胜之後,使南方邦联在一八七五年投降,彻底结束了南北战争
。在哥底茨堡战场,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南北战争博物馆(Museum of Civil War
),游客可以看到战时用过的各种器械、兵器。以及当时主要将领的介绍文字和图片
、北军和南军的制服、旗帜,又把人们带回到大战前夕的哥底茨堡。有关为期三天
的大战的详细情况,博物馆里的电动沙盘,通过彩色灯光,作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和
演示。可以说,从沙盘上,从再现当年战况的电视上,我们对这场百年前的战争的
始末,真正是胸有成竹。
紧挨着博物馆就是国家公墓,那里长眠着六千多在这场大战中阵亡的双方将
士,以及後来历次战争的阵亡烈士和军人共六千多。也就是在这里,大战半年後为
国家公墓奠基时,林肯总统发表了他著名的哥底茨堡演说。随着人流,望着大大小
小的墓碑从近到远消失在绿茵茵的草地。看着那些指指点点的游人,以及墓碑旁边
的星条旗,偶而可见的鲜花,我似乎又听到了林肯的声音“世界既不会留意,也不
会牢记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里所为的。”不过,一百多
年过去了,世界既没有忘记林肯在那里所说的,也没有忘记那些安息在这里的灵魂
所作的。
夜晚,开车缓行在黑暗中的战场,远处的灯火似乎又化作大战前夜的营火,
使黑夜更加阴森可怕。一阵电闪雷鸣,仿佛一切都在颤抖。这一切,是否正是大战
之前将士们的心境呢?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循着城里醒目的标志,来到城外的古战场。整个参观路
线是根据当年大战的前沿阵地来划定的,而路两旁的高高矮矮的纪念碑,时而出现
的黑亮的大炮,也就再现了当时两军的阵势。进入七月一日凌晨八时开战时的阵地
,就看到前方不远的小山坡上的火炬。那就是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建的火炬和平纪念
碑,一支细细的火苗,如同那些长眠的灵魂,在默默地为这个国家祷告。就是在这
里,南军在当天下午发动了第一次强烈攻势,使北军的防线第一天就开始溃缩。站
在火炬下,把着瞄向城里的铮亮的大炮,细听着当时战况的描述,头脑里却怎么也
没有当时炮火弥漫,杀声震天的场面。是啊,眼前是成群的游人在这指点,顽皮的
小孩绕着大炮在嘻戏,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快乐。这一切,正是那支火炬所代表
的向往吧。
顺路再往前,就是一片橡树林。那里有一座供游人了望的铁塔,在第一天的
战斗中,联邦守军顶着南军的炮火在这里死战,但後来还是在下午後撤了。至此,
第一天的战争结束了,南军把北军从哥底茨堡的西北赶到了城南,离首都华盛顿又
近了一步。此刻,我又想起那电动沙盘上形如鱼钩的北军营火,和那连绵几十英里
的南军灯火所形成的张开的鲨鱼口。不过,可以告诉你的是,两军激战一天,对城
里的百姓可谓是秋毫无犯,後来知道,整个大战中只死了一个平民,那是一个被夜
里的流弹击中的姑娘,也是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故事。也许你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那
些杀人如麻的战争,发生在当代中国的、惨绝人寰的战争,以一城百万人作人质的
战争,和为了捍卫伟大领袖而互相残杀的战争,你会觉得战争的定义是有多大的不
同啊。
第二天的战争从拂晓就开始了,南军从全线对联邦军队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
进攻。在城南,南军对北军死守的坟墓山频频强攻,致使北军在下午终因兵力不支
而放弃。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南军将领疑心太重,在晚上又撤回到原来的防线,
後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李将军控制这个山头的计划因此就彻底
落空了。不过也有史家说,当时撤离的原因是供给不支,南军经不起任何反攻的。
而在城西,即鱼钩的尾部,南军一直在争夺控制着城南全部地域的小圆山。同样令
人遗憾的是,一开始南军就晚了一步,让北军捷足先登,从而有了一场空前激烈的
血战。进攻的是异常勇敢的北弗吉尼亚军,而死守的则是坚韧出众的明尼苏达和缅
因军。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山下是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山上也是死伤无数,
只有拼死一搏了。好在南军久攻不下,加上损伤惨重,只好败回原地。就这样,南
军的全线进攻在损兵折将、毫无斩获之後,随着夜幕的降临而告终。在一天的激战
中,双方的援军都全部赶到,使战争趋向高潮。
而在一天的防线调整之後,北军初具雏形的鱼钩似乎已经磨砺成形,张弦挂
饵,等待巨鲨张口。而南军一天的不幸遭遇似乎已为最後的上钩埋下了伏笔。如同
雷鸣前窒息的沉寂,或者大战前残忍的安静一样,决战的第三天倒真是跚跚来迟。
整整一个上午,双方表面上调兵遣将,实际上在运筹帷幄,因为一场决战是不能再
推迟的了。北军的米德将军已料到南军从正面的进攻是不可避免的,而南军不从正
面强攻也就不能突破。只是,南军在选择着时间,而北军似乎满怀信心地严阵以待
。震耳欲聋的炮声,铺天盖地的炮火,使哥底茨堡的一切都在颤抖。多少天习惯的
营地、军队以及漫山遍野的大炮都不见了,留在这里的只有令人窒息的硝烟。天崩
地陷般的轰鸣,和一个红光四起的火海,人的惨叫、马的嘶鸣,已经不复存在。这
样的情景,并没有瞬间即逝,而是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炮声停了,硝烟见稀,整
个旷野是千疮百孔,但过去的一切并没有从此结束。紧跟着飘逝的硝烟,是皮凯特
(George E.Pickett)将军带领的一万两千南军,排着整齐的方阵,沉静、悲壮地向
着北军的阵地走来。走在前面的皮凯特,用他的长剑举着军帽,大步向前。直至今
天,他镇静的声音,似乎仍在游人耳边回响“孩子们,沉住气,孩子们(Boys,stea
dy,boys)。”面对远远走来的南军,北军的反应倒是沉默,死一样的沉默,也许是
对眼前的阵势感到吃惊,也许这一切早在预料之中,整个战场在随着南军悲壮地行
进,不太有人提起北军防线枪炮齐鸣的时间,而南军士兵前仆後继大概也不会为大
家所怀疑,但皮凯特将军的帽子从他的利剑上滑到手上的情景似乎仍然历历在目。
紧接着是冲锋,是一两百精疲力尽的南军终於冲上了残缺不全的北军整地,然後是
肉搏,是南军的士兵败下阵来。最後,随着消失的夕阳而来的,是一片原野从来没
有过的沉静,美国南北战争史上的,也是美国战争史上的皮凯特冲锋,就以几乎全
军覆没而在两个小时内结束了。整个南北战争的结局,就此端倪初现。
面对艰难地支撑在他面前的伤兵,李将军所能说的也只是“这是我的错,这
是我的错“It is my fault)”。而在他颤抖的声音里,以及每一个战士的内心和整
个战场,应该是太多的悲伤,甚至失望。此时此刻,有谁还记得他们为何在这里战
斗呢?
紧接着就是南军的撤退,从宾州到弗吉尼亚,再到田纳西,直到南军在一八
六五年正式向联邦政府投降,宣告南北战争的结束。至於在战斗中为何皮凯特未曾
伤着一根毫毛,而米德将军不曾“宜将乘勇追穷寇”,都是要求教於史书的了。从
再现战况的巨型环形油画馆出来,强烈的阳光使人难以睁眼,而大战的枪炮声却依
然在耳旁回响。开车来到市中心,缓缓走过的行人,花花绿绿的店面,形成了一幅
与战场截然不同的画面。旧时南北两方旗帜的交相辉映,不再是两百多年前的壁垒
分明。街头的戎装雕像,也只在述说着南北战争的故事。小城的宁静,时光的变迁
,都在侵蚀着历史留给人们的记忆,也使当年的恶战变成了一出极富喜剧性的浪漫
传说。把战争的回忆抛开,倘佯在小城街头,感受小城的人们对那场战争的追忆和
评说,真是一次凭吊古战场难忘的经历。
从哥底茨堡北行不到一个小时,就是宾州的首府哈里斯堡。小城异常的宁静
和朴素,使我们习惯於中国繁华省会的人有些很难相信。不过在美国这倒是很平常
的事。离开哈里斯堡向西,爬上一座小山,就会看到一个在山上突起的城市,这就
是在美国赫赫有名的巧克力之都(Hershey)。随着车流,我们来到巧克力世界。也就
是整个城市最吸引人的,也是世界上最甜蜜的地方,通过一条曲径通幽的长廊,制
造巧克力的过程,从在巴西采集原料,到这里工厂的每一个工序,都用声、光和实
物显示出来。一个真正的多膜介体系。当你完成整个流程时,在出口有人会送上余
温未散的夹心巧克力,正是你在入口看的原料生产的。这时,你会意识到这是一个
多么甜蜜的经历。如果你此时想到上午所在的战场,你就会惊讶历史竟然将两个毫
无关联的经历都在这么短的时间带给你。我想多愁善感的人会难以承受这两种截然
不同的结局的冲击。
与巧克力世界相毗邻,就是游乐园,堪与迪斯尼乐园相比。欢声笑语,轻歌
缭绕。空气都充满了巧克力的甜蜜,一个多么欢快的世界,一个多么欢快的经历。
如果我们联想起这些,你的感想是什么呢?坐游览车在城里走一趟,导游津津乐道
的是这里的巧克力如何好。而Hershey先生又是如何艰难创业,等等。看过Hershey
的豪华宅第,以及嘉宾云集的宾馆,长满奇花异草的花园,不用说你也可以想到他
们也在过着何等优裕的生活,至於为工人们建造的宿舍,备极优越的学校,聚齐珍
禽异兽的动物园,是否也是一个生产巧克力的富翁带给这世界的甜蜜的一部分呢?
或者说,Hershey先生是否受到了那些长眠在哥底茨堡的将士的启迪;或者说,在这
个甜蜜世界里,也有他们的後代;回家的路上,车里充满了巧克力醉人的微香,深
绿的原野是那么的丰盛、广袤。而这一切,就是我所置身的世界。一位南军士兵在
哥底茨堡战後写到“除了光荣,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么,这个世界,到底从
他们那里得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