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号-民主墙 韦学简介 韦学文章检索

 
恐怕他们谁也代表不了.....(四川)韦学
 
 

      这几天,总算想起把近来不时听人提起的《中国可以说不》找来看了。之所
以有了这兴趣,倒不是因为这本据说由几个“毫无背景”的青年人写的畅销书受到
国内一些权威媒体的青睐,比如新华社发布消息啦,工人日报、中华读书等报以小
篇进行一边倒的褒扬性评介啦,等等,而是因为听说他们代表着广泛的民意,尤其
是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当代若干重大问题的见解、立场和情感、价值取向。平日
里常常不知究底就被人给“代表”了,这会又冒出几位民意发言人代表中国民众和
知识分子纵论国际国内大事。作为中国公民一分子,而且好歹也是知识分子,自然
有兴趣瞧一瞧这次又在哪些问题上被人家给代表了一回。
      翻开书,目录就让人着实一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天当死、黄天当立”
、“准备打仗”这样一些充满你死我活斗争意味的标题。开卷下去更令人惊异,作
者借助煽情的文字、随意性的断言和可疑的论证方式倾泻而出的竟有如许多的仇恨
和无名火,它们到处喷溅,连一份雅俗共赏、格调健康、读者众多的叫《读者》的
杂志也不知触了什么霉头,撞上这个无名火,被咬牙切齿地扣了顶“小小资产阶级
精神乐园”的帽子,罪状是满足了“文化水平一般但又不安於现状的小人物们的虚
荣心”,而这“没有背景”的民意代表是多高水平的大人物,小人物们读份杂志与
虚荣心有何瓜葛,没有披露。无名火也溅到女性身上,因为这民意代表断言:是小
子们在默默地为祖国服务,而丫头们犹如一闻到陌生人手里的香肠就弃主而去的狗
,会毫不迟疑地“扑向白种人的怀抱”。不过,这个结论得自哪里的权威统计,民
意代表还是秘而不宣。当然,民意代表声明过“不会那么无聊”,写本书就为了说
这些。使命重要着呢,仇恨之矢是射向美国人,射向美利坚民族,杂志、丫头在其
笔端下的遭遇不过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罢了。至於杂志、丫头们怎会成了与
美国人相干的池鱼,作者是毋需对读者作合理性解释的,读者们也毋须对这类断言
吃惊,因为要读这本书就得学着点习惯於许许多多这种不加证明或者充其量给点可
以论证的结论。
      这是题外话了,还是问到作者在美国人问题上表达的民意吧。提起美国人,
作者似乎有点不知怎样能倾泻出自己的轻蔑和怒意,从民族到个人,到青年一代语
无伦次地骂了个遍:“美利坚确实是一个实在没有底蕴的民族”,“美国人心灵上
普遍的闭关锁国”,年轻一代“注定是葬送他们大国地位的八旗子弟”、是“孤陋
寡闻的一群”……。读到这些,不由得要惊叹作者化艰辛为轻松的本领,竟然可以
把下结论变成天下最轻而易举、最潇洒的事,不必去苦苦探询、思索、求证,更不
必考虑什么逻辑性、可靠性,仅仅举证一个美国青年的母亲对中国的不了解,就得
出这么一大堆八杆子打不着的关於整个民族、关於整整一代青年的结论。这些结论
够可怕了,但大概嫌用语不够粗野,不足以表达情感,索性市井一般破口大骂:“
美国人太讨人嫌,给脸不要脸”,为了总结这种“不要脸”发展到“整个民族品德
”和“意识深处”是个什么状况,发明出了“贱胚心理”这种可与当年纳粹谩骂犹
太民族使用的“下贱种族”、“犹太猪”一比高下的种族歧视语言;至於总结美国
文化,作者不用发明,干脆直接沿用真正称得上关闭锁国的清王朝权要指斥外来文
化和科技的专用词:“奇技淫巧”……
      至此,已是疑窦丛生。因为稍许有正常判断力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民意代表是
在谩骂加侮辱,而且并非如其中一代表声明的专指美国政要,而是冲着整个民族及
其文化,冲着他们的青年一代。如果说这样的谩骂和侮辱代表了广泛的民意,岂不
等於说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精神素质和道义水准已经低下得很有些不堪了吗?但这显
然不是事实。尽管我国近几百年由於诸多原因相对落後,但作为历史悠久、有着灿
烂文明的大国,雍容、宽厚、自重、自信的特性在民族心理上有很深积淀。不仅是
承继着我们民族精神文化深厚底蕴的人,就是一般稍有教养者也不会不懂各国人民
彼此相处之道。无论各国政府之间在经济、政治或其他问题上有分歧也好,摩擦也
罢,都不能成为人民之间彼此仇视的理由,人民本身的接触、交流、相互尊重和理
解是人类社会和平、健康、繁荣的最重要条件。可以指责、抨击政要,但不能侮辱
一个民族、一国人民(其实,纵然对那些常常只有永恒的利益计较而难以有对公理、
正义的真诚信仰的政界要人,谩骂、侮辱也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因为这类作派总
是与缺乏底蕴和自信相联系的);不论是美国人侮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还是我们去
谩骂美利坚民族,都是对人类基本道义的破坏和人类尊严的亵渎。我敢说,在侮辱
另一个民族和人民这件事上,自诩的民意发言人肯定不能代表中国人和中国知识份
子。而如何面对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勿庸讳言,我们民族确有人十分下作
,但多数人自尊而又心态正常,不会愚蠢地把民族尊严和人的尊严与以开放的态度
吸纳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立起来,也不会裹夹着一股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或抱轻贱态
度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游移,也就是说,既不会动辄神经质地剑拔弩张,装腔作势地
要抵制美货什么的,也不会以“傍大款”的心态曲意“承欢”。有意思得很,“傍
大款”和“承欢”的说法是某代表用来形容对美国的追随的。他在剖析何以有“傍
大款现象”时断言“有了钱,气质自然好”符合人类的真实心态,却又对其视为“
大款”的那个国家仇恨四溢。如果说他那颇有些势利的断言未必可靠,但其笔端下
透出的莫名恨意倒很符合那些一心“傍”款者失意後的心态,因为从心理分析角度
看,过度的情绪反应往往掩盖着某种因受挫而不得其所的热望。这样一种病态反应
肯定也不能代表中国人和中国知识份子。
      《说不》不能代表中国人和中国知识份子的还远不止这些。书中自始至终流
露出一种令人费解的情感两极化。最显著的是,某些作者一个劲渲泄仇外,以战时
状态对敌国的语言号召反美,但一提到曾入侵我国而又至今未清算历史罪孽的日本
,就完全变了个神态。不光自己毫不吝啬地把“礼仪优雅”,有着“丰沛的儒家血
统”、“更像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继承者”这些赞词抛洒给日本,表白对日本如何
“嗟叹不已”,还愤愤地指责国人“有一种轻巧的世界眼光,不大看得起日本”。
在就中日实现帮交正常化,中国主动放弃战争赔款一事发宏论时,一作者信口开河
,声称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赞同。继而又作悲天悯人状:“如果战争赔款成为日本人
民的巨大负担”,“我们用这笔钱时心理不是也不好受吗?”遗憾的是,作者的悲
悯对象丝毫不包括被侵华日军践踏、蹂躏、烧杀掳掠的亿万受难同胞,更甭提整个
东南亚的受害者了,也丝毫不以日本对战争罪行的反省为前提。当其与一日本小姐
翩翩起舞时小心翼翼提了提南京大屠杀,不料小姐恼怒得弃舞伴而去。被弃者非但
对小姐的无礼和不肯面对历史的态度毫无怪见之意,反倒自责:“也许是我太无礼
了。”然而,在五十年前由德、日法西斯制造的空前大劫难中,正是日军铁蹄的践
踏使我国成为受害最深、承受民族牺牲最大的国家之一。日军在我们国土进行灭绝
人性的大屠杀,犯下无可赦免的反人类罪,更给无数家庭和个人留下了难以愈合的
创伤。尽管五十年过去了,但绝不像这位在日本小姐面前碰了钉子的作者所说,“
事情早已过去,提这种事没有什么意义”。日本作为为人类制造巨大灾难的国家,
对其犯下的反人类罪是必须彻底清算的,否则就永远无法翻过那充满罪孽的一页,
无法取得与各国在共同道义基础上平等交往的资格。可《说不》的作者对这一基本
道义不感兴趣,他们另有标准。原来,据某作者说,“在所有对美国说‘不’的声
音中,日本的最响亮”。又是美国!为了寻求反美同盟,作者甚至为日本“涤清战
败意识”叫好。只是,日本“涤清战败意识”并不单单表现在作者所说的“全面质
疑战後日美关系”上,它的真实含义恐怕要由另一些事情来作注脚,比如拒绝反省
战争罪行,篡改历史,把入侵说成入家门般的“进入”,政界要人年年拜祭战犯牌
位,军国主义分子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身着当年军装肩扛武
器吹着军号在靖国神社招摇过市,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示威,等等。还有,那些
一听到有人提起日本灭绝人性的屠杀罪行就恼怒失态的日本人(如那位小姐)也是极
好的注脚。不过要为“涤清战败意识”的真实含义找最切近的注脚,大概应是刚刚
发生的钓鱼岛事件以及自民党政客刚刚宣布的把参拜靖国神社作为竞选纲领这见事
。对这一切,任何一个正直而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是绝不会同作者一起叫好的;一些
作者表露的那种很类似被强暴後向施暴者献媚捧场的情感状态更是绝对代表不了中
国知识分子的。
      除了仇美媚日,作者流露於笔端的另一情感两极分化现象或许可以用傲下媚
上来概括。一方面是书中随处可见的脾倪众生的狂傲。且不说用於自己同胞的某些
侮辱性比喻。单说一涉及无权的普通人,开口“小人物”,闭口“小小资产阶级”
,在一连串“小”字的叠用中,轻蔑之意跃然纸上。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偏偏
又以民意代表自诩,以社会名义发言,却丝毫不想征求一下被他们如此轻蔑的小人
物是否愿意让他们代表自己。然而,个把几个人动辄以社会名义发言,本是权利吞
噬社会的特有现象。这几位发言人本身也许的确没有什么权力背景,但模仿起霸气
十足的权力话语来是很熟练的,“傍”权、媚权也是显见的。一提及权力系统,无
论是机构还是其中的成员,全然没了蔑视一切的疯狂,倒是憋足了劲地献媚,极尽
溢美夸张之辞地吹捧,用语微妙地拍马。只不过,被吹被拍者不一定乐於领受也不
一定便於领受,因为吹拍者的另一副面孔会让全世界热爱自由与和平的人民(当然也
包括中国人民)吓一大跳,特别是当其中有人提出一些充满杀气的主张时便是如此。
这类主张中最典型的有两个。一是进言“应提出一场战斗”。据进言者说战争对於
中国人民“意味着劳动”,意味着“道德整肃”,而且“小打不如大打,晚打不如
早打”,还向外界发出恐赫:“谁也别忘了,中国的人口是世界第一。”然而在涉
及战争时吹嘘人口,无非是说,“死得起人”。其间,对普通人生命的蔑视尽在不
言之中,某作者大概意犹未尽,干脆模仿“大日本帝国”、“大日尔曼民族”这些
过霸主瘾的称谓,也“大中国民族”、“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讲个不休。这些矫
情而野心勃勃的称谓加上战争恐吓,既把中华民族形容得须靠令人难堪的造作来夸
示尊威,又渲染成一头似乎随时想跃起来吞噬掉什么的巨兽。
      然而这不是我们民族的真实形象。中华民族的尊严毋需虚张声势地借助於“
大中国”之类称谓,这尊严在民族风格上向来是由谦恭、含蓄、不卑不亢这些特征
来体现的。中国人民从不惧怕战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就是证明。但中国人热爱
和平,决不想要战争。战争总是由人民来承担的,曾饱受战争创伤的人民知道战争
是怎么回事,它决不是劳动,劳动是建设性的,而人类活动中却没有比战争的破坏
性更大的了。这破坏不仅在物质方面,也不仅是生灵涂炭,而且是扭曲人性。人民
不需要用战争整肃道德,依靠战争也整肃不了道德。事实上,对当代中国人民和世
界人民以及所有负责任的政治家来说,正共同面临一个重大任务:制止和避免战争
这一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最大灾难和武装到牙齿的野蛮。
      如果说战争恐吓针对着台湾、美国或者别的可能不顺他们心的国家和地区,
那么对国内不合其意者又如何处置呢?一位民意代表如是说:“刹一刹那些动静”
。按他解释,这动静指国内的“嗡嗡吵闹”,但翻译出来也就是对各类问题发表意
见的声音,当然不是指附和他们的声音,而是不同声音者。至於怎样“刹”,进言
者没明说,也许指下“缄口令”,但是既然可以主张用战争来为部分台湾人“导拨
”迷航,既然可以吹捧历代帝王用战争来“说教”(岂不见他宣布“中国的战争正史
是一部仁义之师进行天罚的说教史”?),肯定也不忌讳纵恿枪炮或监狱什么的来“
杀动静”。然而,说话的自由(这自由肯定包括了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源於人的本
质特征,而且是写进我国宪法的公民权利。无论主张动静的作者建议用什么方式“
刹”,都是在唆使违宪,唆使剥夺公民的自由以至於禁止人的这一重要本质表现。
假如这也代表了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那就真把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看得如他
曾断言过的一样:很愿变成奴隶,变成以後还很喜欢。然而这却是一个以己度人的
大错误。
      写到这里,已该打住。可最後还得向《说不》的作者进一言:你们自己愿意
怎么说是你们自己的事,但最好慎言“代表”。□(一九九六年十月二日)

相关文章
作 者 :韦学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2月15日18: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