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号-读者.作者.编者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北京之春》简讯:赵紫阳致函十五大
 
 

《北京之春》简讯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九日

 赵紫阳致中共十五大公开信
 钱其琛证实赵紫阳上书
 许家屯亲笔函建议十五大重评六四
 金尧如等:赵紫阳的信“千真万确”
 于浩成等十人致十五大代表
 封从德等人的公开信
 刘宾雁等:支持赵紫阳 重新评“六·四”


 赵紫阳致中共十五大公开信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在九月十二日,即中共十五大开幕当日,向大会主席提
交了一封公开信,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事件。
      公开信全文如下:
      十五大主席团并转交全体代表们:
      这次召开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在二十世纪最後的一次代表大会。再过两年多
的时间,就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值此承前启後,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我衷心祝愿
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请允许我向大会提出一个对“六四”重新评价的问题,请予审议。
      令举世震惊的“六四”事件已经过去了八个年头。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两个
问题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回答。
      第一,那次学潮不管存在甚么偏激、错误和可指责之处,但把它定性为“反
革命暴乱”是没有根据的。既然不是反革命暴乱就不应该采用武装镇压手段去解决
。当时的武装镇压,虽然迅速平息了事态,但不能不说人民也好,军队也好,党和
政府也好,我们的国家也好,都为当时的那种决策和行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消
极影响直到今天还依然在党群关系,台海两岸关系以至我国的对外关系中继续存在
。由於这一事件的影响,还使十三大开始的政治改革中途夭折,政治体制改革严重
滞後。以至造成在我国经济上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种种社会弊端迅速滋
生蔓延,社会矛盾加剧,党内外腐败惩而不止,愈演愈烈的严重情况。
      第二,对那次学潮当时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既避免流血又可以平
息事态呢?我当时提出“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就是为了争取这种结
局。我现在仍然认为学生中的多数是要求惩治腐败和促进政治改革的,并不是要推
翻共产党,颠覆共和国。如果我们不把学生的行动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接受
他们的合理要求,采取耐心的协商、对话、疏导,事态是可以平息下去的。这样就
不仅能够避免流血冲突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在执政党、政府和人民之
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沟通和互动模式,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我们的国家不但在
经济改革上取得丰硕成果,在政治体制改革上,也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局面。
      对於“六四”事件的重新评价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即使时间拖得再久,
人们也不会淡忘掉的。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在形势稳定时
解决比出现某种麻烦时解决好。现在全国形势尚属稳定,思改怕乱成为多数人的共
识,人们当年的那种激动情绪也逐渐趋於平静,我们党如果能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提
出重新评价“六四”事件的问题,并主持进行这一工作,是可以排除来自不同方面
的极端情绪的干扰,而把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的进程引上理性、宽容、和解,以及严
格遵照解决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着重总结经验教训,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
”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样就既可以使历史难题得到化解,保持国内局势的稳定,同
时也可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争取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希望我们党审时度势,早作
抉择。
      以上建议供大会审议。

  赵紫阳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二日


  钱其琛证实赵紫阳上书

      美国《华盛顿邮报》北京九月十六日讯,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十六日在和一
些美国杂志编辑的非正式聚会中,证实赵紫阳确实於中共十五大开幕第一天,即九
月十二日上书给中共领导人,请求对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重新评价,但钱其
琛表示大陆绝不会为六四事件平反。


  许家屯亲笔函建议十五大:六四必须重评

      据联合报系记者报导,前香港新华社社长许家屯九月十六日对中共前总书记
赵紫阳给十五大的信表示,完全同意赵紫阳这封信的内容。
      因“六四”事件出走美国的洛杉矶的许家屯,仔细看了赵紫阳十二日致十五
大主席团并转交大会全体代表的信的全文後,也发出“向十五大代表的建议”。这
是许家屯出走美国八年来,首次致函中共中央发表他对“六四”等政治问题的看法

      在这封许家屯亲笔签名的信中,他指出,所谓“六四”问题早已解决,“是
讳疾忌医,自欺而无法欺人之谈。即以党内军内而言,可以不计当年因反对流血镇
压而个人身心遭受的伤害,党和人民解放军从为人民服务而堕落为流血镇压人民,
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毁於一旦。”
      许家屯强调,如不重新评价“六四”,将不能面对以流血牺牲创建了党、人
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的先烈们;只有重评“六四”,才能为党和人民军队恢复名誉

      他引用毛泽东的话说:“谁镇压学生,谁就没有好下场。”毛泽东“说的是
军阀,岂知当今,共产党、人民军队在‘六四’中也镇压学生了,这是极为令人痛
心疾首的事,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许家屯建议中共十五大,“乘当前形势比较稳定,全国上下求稳怕乱之际,
主动解决,正是时机。”

 金尧如等众口一词:赵紫阳的信“千真万确”

      现居美国的前香港《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前赵紫阳智囊陈一谘和现在香
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吴国光等人称赵紫阳致十五大的信,经他们向北京多方查证,“
确有其事”。据赵紫阳在北京的家人证实,赵紫阳的确在中共“十五大”开幕首日
,写信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事件。
      消息说,赵紫阳在邓小平去世後,即考虑写信给中共中央要求重新评价“六
四”,今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权回归和九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都是中共高层重视的
两件大事,在此之前,若就个人在“六四”事件的功过提出申诉,难以引起应有反
应,因此将写信时间定在十五大开幕日。
      金尧如指出,赵紫阳之所以选择在十五大写信,“因为这是他最後的一个机
会了”。

于浩成等十人致十五大代表

中共十五大全体代表:

      得知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九月十二日发表公开信,提议重新评价“六四”事
件。此举出於公心,深明大义,体恤为国,大得人心。我们完全赞成赵紫阳的意见
。在此共同呼吁诸位代表认真审议这一提议,使用党章所赋予的权力,以良知、人
格和道德勇气做出决策,以期理性、和平地解除这一笼罩在中华民族八年之久的政
治阴影,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二十一世纪享受繁荣、稳定和自由而清除障碍。
      “六四”事件是民族的悲剧,它对我们国家国际形象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破坏
是令人痛心,无可估量的。这个问题早一天解决,中国政局的长治久安就早一天来
临,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就早一天达成,中国在世界各国大家庭中的应有光荣地位
就早一天实现。我们相信,在这个问题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权利,应该高於任
何个人的既得利益。
  此致
敬礼!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五日

 于浩成  戈  扬  金尧如  吴国光  陈一谘  郭罗基  刘宾雁  苏绍智  严家祺 
 罗  孚

 封从德等人的公开信

 中共十五大全体代表:

     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於九月十二日发表公开信,提议重新评价“六四”事件。
信中赵紫阳强调:“定性反革命没有根据”,“可以不流血地平息”,“主动较被
动解决好”。这三点不仅是前总书记赵紫阳个人的真知灼见,是他对待八九民运的
正确态度,而且八年来的时间证明是正确的。
      八九年广大青年学生为了关心国家命运和要求政府惩治腐败、推进改革而走
上街头,并以和平方式自始至终。赢得了广大中国人和全世界的支持、同情和好评
。年轻人总是满腔热情,关心国事,这是民族赋有生机的表现。但是,八九民运最
终以悲剧结束,不仅令世界震惊,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和政治改革蒙上阴
影。
      历史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多元时代,正迈向新的世纪。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无不对中国的前途抱有良好的愿望。中国应该走向世界,成为国
际大家庭中受人尊重的成员。因此,要求治理国家的领导以民族前途为已任,尊重
事实,讲求真理,重新评价“六四”事件。
      作为一群直接参加过八九民运的年青人,我依然深爱自己的祖国,依然希望
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正,政治民主。我们认为前总书记赵紫阳关於重新评价六四
事件的提议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希望十五大的每一位代表以中国的前途为
念,以博大的胸怀,深远的智慧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并能为尽快重新评价“六四”
事件作出贡献。
  此致
敬礼!

 封从德  易丹轩  熊  焱  高光俊  张晓军  谭力量  税  力  项小吉  唐柏桥 
 闻  晓

刘宾雁等:支持赵紫阳  重新评“六·四”

      据报道,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赵紫阳於九月十二日给中共十五大写了一封信,
提出重新评价“六四”,我们表示坚决支持。
      在八年前的那场震惊世界的民主运动中,赵紫阳反对暴力镇压,主张在民主
与法制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被迫辞去总书记的职务,表现出令人尊敬的道德勇气。

      我们讲人权讲自由讲民主讲法治,首先要保护民众用和平的方式表达意见的
权利。这是中国走向宪政民主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重新评价“六四
”,才能迈开这关键的第一步。
      我们呼吁:海内外所有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人,团结起来,为实现这关键
的第一步而共同努力奋斗!

  刘宾雁  严家祺  陈一谘  胡  平  王军涛  刘  青  韩联潮  郑  义  傅申奇
  万润南
  吴方城  项小吉  王希哲  于大海  薛  伟  陈奎德  萧  强  吴仁华  陈破空
  唐柏桥
  刘晓竹  吴学灿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七日 □

相关文章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4日2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