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号-中国政情 金枫简介 金枫文章检索

 
朱熔基是否可以跨世纪...........金枫
 
 

   研究中共政治的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中共的人事制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
 劣胜优汰”的反淘汰机制,大凡有才华的能人多数都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权力
倾轧时中箭落马,最後剩下来的要么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要么是精於权术的险
恶之徒,所以,从这种背景看,精明能干的朱熔基在五十年代开始了长达二十二年
的右派经历,实事上已经为这种体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五十岁尤其是六十岁以
後他因为受到邓小平的垂青,而平步青云,成为中共权力核心政治局常委的成员,
最终成为中国年龄最大的总理,实在还是一个“异数”。笔者过去曾按照中共的政
治逻辑判断,朱熔基是不可能成为中共的总理。现实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这其中,
既有中国的持续开放的潮流已经形成了中共无法抗拒的惯性;也有朱熔基对自身所
作的调整,逐步让他的政治对手相信,他已经与中共体制融合成一个生命共同体,
用乔石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经济已经对朱熔基产生了依赖性。由於这种变化,在媒
体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朱熔基效应”,各种各样的朱熔基传略、或者论述朱熔基
与江泽民的权力关系、朱熔基与中南海政局的新书如雨後春笋层出不穷,其中有一
本是中南海的圈内人士以“萧政勤”笔名撰写的《朱熔基跨世纪挑战》,除了对朱
熔基坎坷经历和他担任总理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有独到的评析外,也爆出了朱熔基
最後成功的一个重大内幕。

朱熔基当总理爆出乔石辞官内情

    《朱熔基跨世纪挑战》披露,在去年夏天北戴河会议上,因为李鹏两届总理任
期将满,接替人选竞争十分激烈,当时朱熔基表态,由於自己年龄较大,加上一九
九一年担任副总理以来,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人,如果出任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将
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自己不做下届总理的候补人选。乔石代表杨尚昆、薄一波
、万里和他本人提出,他们一致认为朱熔基政治原则性强,又真正懂经济,过去几
年取得很大政绩,是下一届总理的最佳人选。江泽民、李鹏提出反建议,由李瑞环
出任下届总理。李瑞环年龄较朱熔基小六岁,精力旺盛,有地方经济工作的经验,
堪当大任。乔石认为,李瑞环学历较低,又没有主持过全国经济工作的经验,光凭
精力和热情难於胜任总理一职。
    江泽民、李鹏又提议由胡锦涛接任下届总理,理由是胡锦涛是未来总书记的接
班人,是中共第四代领导层的核心,作为一个国家的一把手,必须要懂得经济,因
此由他担任下届总理,朱熔基辅佐他也应该是最佳选择。乔石反驳说,胡锦涛过於
年轻,从无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的经历,由朱熔基辅佐反倒容易形成政出多头。再说
懂经济并不一定要主持国务院的全面工作,可以循序渐进的熟悉国家经济事务。如
江泽民在担任总书记前基本上也是搞党务,一任上海市长也未干完,更没有担任过
副总理、总理,总书记不是照样当得很好。胡锦涛还是应该以搞党务为主,兼搞经
济。
     江泽民、李鹏接着又提吴邦国作为下届总理人选,理由是吴邦国在主政上海时
期有政绩,又当过几年副总理,有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经验和能力。人又年轻,能
担任两届总理,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国务院工作的连续性。乔石对此不以为然的说,
吴邦国任副总理时间不长,也无特别突出的政绩,很难说具有掌握国务院全面工作
的经验。而且年纪轻,威望不够,难以服众。而朱熔基主持国务院工作已经好几年
了,中国各经济部门,中国的经济工作对他已产生依赖性,由他出任下界总理,能
很好地保持中央经济政策、经济工作的连续性,减少新旧总理交班磨合期所引起的
不必要震荡。
    为了保证朱熔基出任下届总理的提名获得通过,乔石主动提出自己年龄已高,
九届人大就不再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职务,腾出这个位置安置由总理位置
上退下来的李鹏,最後一团和气的解决了李鹏卸任後的出路,通过了朱熔基接替总
理的提名,乔石仍然是排名第三的政治局常委。
    但到了九月中旬,十五大前的最後一次重要会议,敲定原先所酝酿的中央委员
名单和涉及九届人大的一些人事安排,会上突然有人发难,说朱熔基的实际体重比
正常体重轻十几斤,显见身体素质差,不适合担任下界总理,接着有人附和,要求
重新讨论下届总理人选。
    乔石力排众议说,朱熔基都快七十岁的人了,哪能没有一点小毛病,江泽民、
李鹏有心脏病,不是也干得好好的。朱熔基干两届可能年纪是大了些,但干一届,
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现在国家还很需要他。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纠缠这件事。
为了表示自己推荐朱熔基是出於公心,乔石表示愿意退出中共中央委员会,从领导
岗位上完全退下来,并建议由朱熔基顶替他作为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三的位置。此建
议最後获得了通过。
    萧政勤的这段描述,不但透露了朱熔基出任总理是“异数”,而且也披露了朱
熔基在上任後第一次记者会上,讲出那番“地雷阵和万丈深渊”惊人之语的隐情;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十五大後外界对乔石的许多误解,足见乔石等对朱熔基今
後在制约江泽民、李鹏的期望,而且此举很可能打破中共政治权力的“僵局”。不
过,这同时业曝露了中共权力机制的一个严重危机:虽然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年了,
传统的反淘汰机制也成了改革的对象并正在逐步被突破。但是“优胜劣汰”的规律
远远还没有获得政治法律的制度性保障。乔石的辞官力荐朱熔基的“义举”,最後
也并没有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共党内至今为止还认为中南海对此没有令
人信服的“说法”),江泽民七十以外获得连任,其他领导人今後如果到了七十岁
坚持不退,除了道义上的批评并没有法律制度上的制约。

防止朱熔基成为“邓小平第二”

   萧政勤与一般国内作者不同,他除了正面肯定把朱熔基的施政风格、个性素养,
也把他放在一个国际和历史的时空背景中加以比较,从而向读者也向朱熔基本人发
出了一个明确的警告:防止朱熔基成为“邓小平第二”!
   “六四”以後,朱熔基还是上海的第一把手时,《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记者
纪思道陪同他们的老板访问上海,受到朱熔基宴请款待,席间纪思道就直接问朱熔
基,对外界把他称作“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有何感想,据纪思道事後向笔者描述,
朱熔基的神情十分惶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把话岔开了。
    这么多年来,朱熔基似乎已经想好了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通过萧政勤之笔公
诸於世了,他表示:“如果说中共高层哪一位最像戈尔巴乔夫,大概应该说是赵紫
阳。赵紫阳不论是在任总理期间,还是任总书记期间,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了许
多构想,其总的思路是朝着民主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对待
‘六四’学潮上,主张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加以解决,可以说赵紫阳是中共高层最
具现代民主思想的人物。而且戈尔巴乔夫是‘失败的英雄’......赵紫阳也是如此
。赵紫阳与戈尔巴乔夫政治理念相同,结局一样,所以他才应该是中国的戈尔巴乔
夫。”
    将“中国戈尔巴乔夫”的称号封给赵紫阳以後,朱熔基便顺理成章的对号入坐
成了“邓小平第二”。仅管萧政勤笔下的朱熔基是现任中国领导人中颇为开明、最
具现代色彩的政治家。然而他通过江泽民在外访时以作秀营造“开明”形象掩盖保
守本质的例子指出:“开明不完全是政治理念,它也许仅仅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
运用的手段”。由於朱年事日高,位居总理之职不过一届之久,加之政治体制改革
属於江泽民掌控的范畴,不容许朱熔基置啄,其他制肘因素也颇多,故也只能是心
有余力不足而已。朱而立之年被打成右派,忍辱负重二十年,故对中共的专横难免
不生怨恨之心;同时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他肯定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感触甚深。
然而,他对邓小平有知遇之恩,况且总理位置是中共高层最具实力的人物才有资格
担当的。朱不会自毁自己的根基。学叶利钦虽也是一法,但是中国目前尚缺乏苏联
当时的条件及政治气候,加之时间太长,风险太大,对朱熔基来说是下策。
    一九九0年朱熔基访问新加坡,并与李光耀会谈。这次访问使朱熔基认为新加坡
模式值得中国借鉴。朱返国後向邓小平等人汇报了自己的观感,并总结了新加坡经
济飞速发展的经验。这些想与邓小平的治国思路不谋而合。所以萧政勤指出:朱熔
基是主张“强人政治”、“权威主义”的。而且,“从朱熔基的所作所为看,他的
性格和作风具有明显的强人特征”。在“六四”期间处理上海纵火烧火车的嫌犯时
,为了表明自己镇压有力,朱竟不惜践踏法律,不安司法程序办事,从抓获到宣判
死刑仅化了八天时间,比北京的宣判速度还快五天。由此可以看出,朱熔基仅仅把
法制当作一种手段,而非积极追求的目标及遵守的准则。
    在萧政勤眼里,朱熔基是深谙中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所主张的“法、术、势
”之道。象他上任之初的“约法三章”,通过立法和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将中国
经济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他刚直中透出机敏,善於运用权谋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同时他又善於造势,以形成自己的权威。“他的权威与江泽民不同,不是中共元
老封的和树起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显示出高於他人的才干以及取得突出的政绩获得
的,在这一点上,他和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一样,其权威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只要有可能,朱熔基肯定会成为一个政治强人。”事实上成为“邓小平二世”,
也是朱熔基的心愿。他们两人的经历和政治理念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都是主
张“经济至上”的务实派,邓小平的名言是“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朱熔基则强调“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要共产党搞的就是社会主义”。
但是,一般相信邓小平也许是中国最後一个强人,他生前除用个人威望对共产党进
行整合外,也注重用制度来进行整合,只是未能贯彻始终,当然派系也是他整合的
辅助手段。邓去世後,权威整合已经不可能,制度整合谈不上规范,尚需要一段很
长的路要走,所以派系整合成为最重要的手段。朱是中共高层中派系色彩最弱的,
如果需要并有可能,他将独树一帜。
    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当大家还沉浸在“小平您好!”的迷思里的时候,是魏京
生及时提醒世人,要警惕邓小平成为新的独裁者。由於中国尚未实行真正的政治体
制改革,更谈不上政治的民主现代化,所以中国人民尽管已经付出了“六四”那样
的沉重代价,魏京生二十年前的警告,至今还依然是困扰中国人的梦魇。
  《朱熔基跨世纪挑战》一书是由“太平洋世纪研究所”在香港出版的,这个研究
所是由原《人民日报》评论员、参与赵紫阳鲍彤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的核心成员
吴国光主持的,从该研究所已经出版任慧文的《中南海权力交接班》、吴国光的《
逐鹿十五大》和《赵紫阳与政治改革》等一系列分析北京政情的政治读物来看,本
书所揭示的中南海政情,应该说也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且看朱熔基如何超越中共悖论

    经历坎坷、大器晚成的朱熔基,无疑是现今中南海最具魅力的一位领导人,随
着他出任总理,也揭示出邓後中国的诸多悖论:中国正在出现走出强人政治的现代
化趋势,实际上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不是靠强人,而是要仰仗政
治民主与法制健全,但现在海内外的舆论情不自禁的在创造一个新的神话,把朱熔
基当作了一个大救星,并将党和国家兴亡成败系於他的一身;
    被打成右派长达二十二年、对中国经济具有力挽狂澜的朱熔基,无论是他对经
济发展与自由环境关系的深刻洞察,还是对包含发育市民社会的市场经济的不懈追
求,都与他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浸润、及使他拥有“红色沙皇”称呼的擅长大刀
阔斧的行政手段相矛盾,即在朱熔基身上目的和手段的冲突是显而易见;
     这次大刀阔斧裁减国务院机构,对於缓解政府庞大行政开支的压力、对日益严
重的腐败采用似乎是一种釜底抽薪的策略,并且为他的所谓“新政”争取到最广泛
的社会支持奠定基础,但是因为回避了党政分开的实质,甚至连当年赵紫阳取消各
部位的党组、取消政法委员会之类的党政分开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这种机构改革
很可能陷入换汤不换药、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
     让胡锦涛出任国家副主席,将倡导依法治国的乔石排挤出最高权力圈子,江泽
民这一招的底牌是为中南海贴上“跨世纪”、“年轻化”的标签,这如果是一条选
拔接班人的干部原则,从朱目前的情况看,他作为政治局常委也是投赞成票的,但
是他自己现在以七十高龄出任总理,创造了中共历史上担任总理年龄最大的记录,
这又恰恰啊与他自己认同的干部年轻化原则背道而驰的;
    大陆社会对於朱熔基的反映是非常两极化的,与老百姓的拍手称道相反,党内
的既得利益者却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他雷厉风行、疾恶如仇的个性也使得他的干部
关系一直处於非常紧张的状态,早前关於暗杀朱熔基未遂及其暗杀其家人的报道,
反映出这种矛盾已经激化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如今他出任总理一职,到底是有助於
中国走出潜在的动乱困境,还是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或激化新的矛盾冲突?
    要看朱熔基如何超越这些悖论,分析这些年来他与江泽民关系的演变,应该给
人一些启发。早在八十年代,江泽民与朱熔基就在上海合作共事,江担任第一把手
市委书记,朱是第二把手担任市委副书记兼市长。他们两个的分歧矛盾公开化的程
度,在那时曾到达过空前的地步。
    处世圆滑的江泽民赢得了李先念、陈云、邓小平等元老的垂青,但是他喜欢买
弄作秀的作风却不为上海市民所喜爱,当时上海人送给江泽民的一个绰号叫做“三
点水”,这固然是他名字中有两个字都是水字旁的缘故,但上海人习惯上把个性轻
浮的人称作“十三点”,“三点水”由此引申出来。那时候上海市民还编过一个江
泽民在上海担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的“十大政绩”,如上海油漆厂重大火灾;文
化广场重大火灾;浓雾天在外滩陆家咀轮渡渡口发生踩死人的惨剧;在上海市区内
发生火车相撞、火车出轨、火车道口发生火车与公共汽车相撞造成多人死亡的惨案
;甲肝病疫流行成灾;等等,所列的“政绩”都是上海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

    与江泽民相比朱熔基的作风被称为比较精明务实,邓小平说他懂经济,上海的
干部拿着书面报告或笔记本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朱脑子里掌握的情况却比这些负
责具体工作的干部还清楚,为此上海的干部时常遭到朱熔基的当面斥责,这些下不
了台的干部因而去向第一把手江泽民告状,按照中共的惯例,组织人事大权都是掌
控在第一把手手中,所以朱熔基对於不称职的干部也无法如愿的进行调动或解职,
这可能更激发朱熔基增与官僚队伍的冲突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不愿苟且的朱熔基似乎是耻与江泽民为伍的。按照惯例所有的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都是在康平路市委大院办公的,外滩的市府大楼只是象征性的挂
挂牌子,但朱熔基上任不久就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外滩的市府办公楼办公。此外朱
熔基除了强调“党政分开”、也在各种场合提醒江泽民管好党务,不要干预具体的
政府工作。江泽民担任上海市长时安排他的前任汪道涵当“上海市政府顾问”,朱
熔基当市长以後就安排退休的原香港新华社副社长李诸文担任上海市政府的外事顾
问,而改任汪道涵为市政府的经济顾问,将市政府顾问的职权分而治之。

朱熔基与江泽民关系的分分合合

    目前外界评价江泽民与朱熔基的关系有一个盲点,比较多的看到他们之间的性
格差异,及各种矛盾分歧,其实他们相互间还有合作与利用、甚至结盟的非常重要
一面。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共政坛上驰骋的江泽民与朱
熔基并不是永恒的敌人,也并非永恒的朋友。
    当然,江泽民与朱熔基最大的分歧并由此转为合作的契机,是发生在八九年的
六四。江泽民因为一贯的看风使舵,早在八八年就通过的上海的“老同志”向赵紫
阳发难,胡耀邦去世以後他又拿倡导改革开放的《世界经济导报》开刀,在当时已
经白热化的矛盾冲突中添火加油,相对来讲朱熔基没有直接在第一线公开为江泽民
帮衬,采取比较低调的态度,在江泽民五月下旬到北京参与六四镇压的决策和行动
,朱熔基开始主持上海的全面工作以後,他组织工人到社会上去搬路障、纾缓交通
压力,却又不让工人与学生冲突;以给工人发放所谓的“安定团结费”来防止罢工
等,这一系列手段相当程度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後来的“清理清查”中,据
说他又坚持了不给卷入运动的知识分子判刑的底限,创造了一套与北京采取血腥镇
压截然不同的模式。这也成为他後来在中共政坛上叱咤风云最重要的政治资源。
    但是江泽民与朱熔基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正是从六四开始的。在六四发生後不
久,朱熔基通过上海电视台向上海民众发表了一个慷慨激昂的讲话:历史实事是没
有任何人能够隐瞒的,实事真相终将大白!这一讲话赢得了上海市民的敬佩。在得
知江泽民接替赵紫阳的位置以後,朱让人连夜将自己的电视讲话送给江泽民“审阅
”,江泽民也明示这样的讲话老同志面前如何通得过去。朱熔基心领神会,第二天
将电视讲话录像改为:真相已经大白!重新送北京。由此不仅确立了江朱之间新关
系,而且也为朱後来在关键时刻赢得老人支持,奠定了基础。
    此外,江朱两人也有不少共同点的是人们不该忽略的:
    一个是他俩都是早都存有进中南海施展抱负的志向,在服侍政治元老方面他们
所下的十分“务实”的功夫,堪称仲伯之间,这是当年怀有理想主义的胡耀邦、赵
紫阳所不及的;
    二是在采用专政手段维护中共专制体制方面,他俩同样是十分“果断”,且不
说江在北京直接参与六四决策,上台大肆镇压异议人士,朱在六四後把三位参与运
动(焚烧火车)的市民,其中有包括不能承担刑事责任的低能者,以非法律程序的
从重从快判处他们死刑,在全国开了以刑事处决的方式处置八九民运参与者的先例
; 
    三是在控制新闻舆论方面,江以封杀《导报》起家、後又将披露他在党代会讲
话稿给香港媒体的新华社记者吴士琛及妻子判处重型,朱也用同样的方法判处了香
港记者席扬、北京自由撰稿人高瑜等人的重刑;
    四是他们都非常注重表面形式,江泽民被人称作是讲空话、套话、官话、洋话
的“四话干部”是出了名的,并在上海搞了不少所谓的“面子工程”,而朱熔基在
决定黄浦江上到底是建桥还是建隧道的时候,最後的标准是要做让人看得到的事,
所以选择了投资更大的建桥并且请邓小平题字;此外为了恢复昔日上海不夜城的风
貌,他强令南京路上沿街店面不到晚上十一点钟不准关灯,并采用新光源把外滩的
高楼大厦照得通明,只是朱做的比江要更不着痕迹罢了;
    五是,在为上海帮制造声势方面,他们也有分工合作,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
脸,江总是不厌其烦的否认有一个上海帮存在,而朱则是在各种场合直言不讳的抬
举上海干部,说上海干部的素质就是比其它地方干部的要高,因为有这种合作,吴
邦国、戴相龙、陈至立、韩抒滨、曾培炎、龚心翰、刘吉、周瑞金、赵启政等上海
干部才得以大举进京,抢占重要岗位,致使上海帮羽翼日渐丰满。
     由此可见,这些年下来,江朱的矛盾分歧尽管还依然存在,但从整体上看与他
们的关系,已经与在上海共事时期有所不同,显然其相互的合作利用、甚至结盟已
经成为主要方面。江泽民的圆滑与平衡方面的长处,正是个性刚直、锋芒毕露的朱
熔基需要仰仗的,而朱的敢做敢当、精明强干,又是江支撑大局所要依赖的。中南
海的这两位当权者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互相需求是很明显的。虽然,朱熔基虽然同样
有邓小平等元老支持的强大背景,而且也有广泛民意的丰厚资源,但他作出了与江
结盟的选择,这次当选总理也应该不会缺少江泽民的一票,显见他们的合作到了一
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以江泽民为首的上海帮主导中南海政局的情势又上升到一个新
的台阶。
     江泽民与朱熔基这种从过去的分歧冲突到现在的以合作利用为主的关系演变,
基本上可以看出朱熔基在面对上述悖论时所做的抉择。朱熔基之出任总理,或许就
是江朱从六四以後发展起来的合作关系达到了顶峰。问题在朱熔基当了总理以後,
人们倒是要加强观察这种关系会出现什么样新的变数,江朱的关系会不会从顶峰下
滑?

高瑜与朱熔基“冤家路窄”

    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头。高瑜和朱熔基大概算得上冤家路窄了,朱熔基上任
後首次出国访问,在巴黎应邀出席雇主联合会早餐座谈会的时候,遭到无疆界记者
组织成员近距离向朱熔基抛撒抗议北京当局囚禁女记者高瑜、要求释放高瑜的传单
及高瑜的照片。自出访以来一直笑脸相迎的朱熔基,终於露出了紧绷的“铁脸”,
这与他当选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意气风发的情形,恰成对比;而他的随从人员对香
港记者动粗、并恶言恐吓,更使得怜惜自己形象的朱熔基被大大的扣了一分。
    其实法国记者对朱熔基采取这么激烈的抗议方式,也是有缘故的。现年五十三
岁的高瑜,与朱熔基的渊源很“深”。高瑜原为北京准官方的“中新社”资深记者
,早在一九八零年代初期以来,就开始为香港《镜报》等报章杂志撰写“专稿”。
八十年後期何家栋、陈子明、王军涛在北京接办了原属经团联的《经济学周报》,
分别出任正副社长和总编辑的,并邀请高瑜担任副总编辑,一九八九年“六四”事
件後,该报被查封,主要负责人都被整肃,陈子明、王军涛被打成八九民运的黑手
判刑十三年,高瑜也被囚禁一年零三个月。 
    高瑜在九零年出狱以後,成了中国大陆当时为数不多的自由撰稿人中的活跃分
子。这在没有言论自由的环境里,将要面临的风险,相信她是预见得到的,所以那
是一个需要非常勇气和毅力的选择。在一九九三年度她被美国自由表达基金会授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也邀请她前往访问研究。就在她准备飞往美国的前夕,突然被
北京国安局拘捕。翌年十一月,被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判处六年徒刑。 当时高
瑜不服,但是上诉依然被驳回。据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因为这个案子是包括朱熔基
在内的中南海当权者亲自过问的。朱熔基亲自督办的类似案件还包括香港《明报》
记者席扬被判重型的案子。
    後来,从知情者那里进一步了解到高瑜案件的内幕,原来在王军涛在北京坐牢
期间,为了抗争中共监狱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办案人员的违法乱纪,多次绝食并患上
肝炎等疾病,高瑜通过自己的关系,取得了王军涛的真实“病历”以及化验报告,
除了公诸於世,还通过自己的同学、当时任中央办公厅处长的高潮,向有关中南海
领导人反应了王军涛的病况,引起了上面的注意,王军涛得以在一段时间转入医院
治疗,而且中共在内部也解除了一位负有责任的北京市公安局处长的职务,後果不
可谓不严重。高潮後因大邱庄禹作敏案件被捕,供出了曾代高瑜传信反映王军涛情
况,高瑜因此再度入狱。 所以,高瑜案实际上是一次政治审判。
    去年世界新闻自由日(五月三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不顾北京当局
的公开抗议和威胁,将第一届吉尔莫·卡诺国际新闻自由奖,颁给由仍被中国政府
囚禁的中国大陆记者高瑜。这是第一位中国记者获得这项殊荣,早前她还获得了世
界报业协会颁发的自由金笔奖和其他的国际新闻奖项。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
织在颁给高瑜的奖状中,主办机构表扬她多年来为争取新闻自由而努力,并以一己
的自由去贯彻新闻独立。高瑜的家人较早前表示:高瑜目前被囚禁在一个共关有十
二人的监房内,当中有杀人犯同住。而患有心绞痛的高瑜目前连阅读书籍的权利也
没有。春节期间她曾因心脏病发而晕倒,最近则患感冒长达两个月不见痊愈。
     中共有一个传统是:抓人容易放人难,高瑜案是中南海钦定的,最高领导人不
开口别人又有谁敢下令放呢?即便高瑜重病在身,国际社会也持续不断的呼吁,但
她却仍然不能依法享受“保外就医”的待遇。可悲的是,新闻媒体在宣传朱熔基成
为中国新的“大救星”形象的同时,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年他把我们坚持新闻自
由的同行,高瑜、席扬等无情的投入了监狱!我不知道那些对他抱有幻想的人,是
否就此可以清醒一点了;且不说朱熔基随行官员在巴黎对香港记者动粗、厉声恐吓
,单就朱熔基回答记者的提问,可能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失分了。记者问他
:“有人向你示威,你有什麽感受呀?”朱熔基回答“没听清楚”。记者再问:“
有人向你示威,你怎麽看呀?”这时已经走离发问记者有一段距离的朱熔基,拉大
嗓门回答:“没看见”!不管朱熔基是否听懂示威者呼喊的口号,聪明绝顶的他不
会不明白这些法国人抗议的内容,尤其是向他抛撒过去的不仅有传单,还有高瑜的
照片,他非常清楚中共大牢中的这位女记者目前的命运,就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中
南海当权者的“作品”。
    在对待新闻舆论方面,中共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只要坚决否认,实事就好象
不存在了。十五大记者招待会上,在被问及赵紫阳要求重新审查六四问题的一封信
时,发言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光春竟公然谎称没有收到;在今年两会的第一场记
者会上,有记者问到民间反对李鹏担任人大委员长的公开信时,发言人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主任曾建徽也是说没有看到;朱熔基在出任总理的首次记者会上断然拒绝为
“六四”平反,这次在法国又对要求释放高瑜的抗议示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愿意相信朱熔基在巴黎对记者说的话,不是他的心里话
,而是代表中共这个体制的声明。
    问题是,朱熔基是以务实和敢做敢为著称的,如今以这种鸵鸟式态度应对抗议
示威,形象受损被扣分是小事,比较顾他在六四时的表态和今天回避政治或敏感问
题到如此地步,令人不得不担忧:最後到底是朱熔基改造了中共体制,还是他自己
被中共体制所同化?!现实似乎已经表明,作为中共政治体制产物的朱熔基,也难
免有邓小平式的局限性,他本质上更像邓小平,在发展经济和压制不同声音、镇压
异议人士方面,他都是“两手硬”的!

“跨世纪”宣传与合法性危机

    这次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产生的新领导人,尽管把世人所公认的精明能干的朱
熔基选为总理、尽管在中共锋层看上去年轻的胡锦涛成为国家副主席、尽管中共自
己的宣传机器不遗余力的鼓吹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领导班子,但是它在本质上还依旧
是中共传统人治尤其是老人政治的产物。
    虽然,比较中共过去奉行僵化的原教旨主义(极端的意识形态化政策)和野蛮
独裁镇压,现今日随着社会开放、经济现代化,权力结构出现了益浓厚的技术官僚
色彩,各种政策也变得的更加务实,有了一种正面意义的发展;但是,人们不能不
清醒的看到北京仍在拼命拦阻政治体制改革,竭力维护专制政治本质,对此,享有
新闻自由的新闻从业人员,尤其需要不被中共自诩的“跨世纪”或贴上种种标签所
蒙蔽,丝毫不能放松舆论的批评和监督。
    北京当局也同样需要反省,利用对新闻的控制、或者通过所谓的“年轻化”企
图给自己的专制政治寻找“合法性”依据,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已经付出了惨痛的
代价,最终也是要破灭的。且不见,叶利辛刚任命的俄国新总理基里延科才三十五
岁、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现在才刚五十出头、英国现任首相布莱尔也不过四
十多岁,似乎从来都没有听到说:世界性的大国--俄国、或者唯一的超强美国,
因此就有了“跨世纪”的保障。由七十多岁的老人主导的中南海当权者,拼命的炫
耀自己领导中国“跨世纪”,对比之下,人治的本质反而暴露无遗。
    其实,“跨世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是由谁当政,“跨世纪”的
进程都不会停止。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发依靠的绝不是“五百年才出
一个”的圣人,也不是智商200的超人,因为只要是人,总是会犯错误的,甚至越是
被看作圣人或超人的人,所犯的错误往往更加严重,更不容易及时纠正,希特勒、
斯大林和毛泽东、邓小平,应该说殷鉴不远。在一个实行民主法制的国家,国家和
社会的进步应取决於健全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相关文章
作 者 :金枫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2月12日17:2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