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号-读书 时鉴简介 时鉴文章检索

 
海外华人座谈<天葬.西藏的命运>..时鉴
 
 

                      剥离历史真相 解开汉藏死结

            ——海外华人座谈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运》


      “民族自决权写进了联合国人权公约,而中国既然加入了这项公约,那麽北
京就应该在西藏落实民族自决权让藏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民族自决权是有
条件的,西方既然不同意北爱尔兰、南斯拉夫的科索沃、西班牙的巴斯克的独立要
求,那麽对於对西藏不能采取双重标准。”
      正当流亡藏人在印度自焚绝食,达赖喇嘛前来美国与圣严法师举行佛教对谈
,西藏问题又一次引起世人瞩目之时,五月三日,由旅美学者组成的“大家俱乐部
”和明镜出版社在纽约联合举行了关於《天葬:西藏的命运》讨论会。来自中国大
陆、香港和台湾的旅美华人、藏人学者,围绕由大陆作家王力雄的新著所阐述的“
中国在历史上是否拥有对西藏的主权”、“中共对西藏是否实行了灭绝种族和文化
的暴政”、“藏人是否应该拥有民族自决权”“解决西藏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等问题,各抒己见,针锋相对,进行了激烈争论。

汉人所写最有份量的西藏问题新著

      在美国对一本中文学术著作举行专门讨论会,相当罕见。王力雄七年前曾经
以“保密”的笔名,推出政治预言小说《黄祸》,轰动全球。他十赴藏区、数易其
稿,写出近四十万字的长篇调查报告《天葬:西藏的命运》,全方位地考察了西藏
问题的历史是非、中共对西藏方针政策的得失,以及西藏问题症结所在。虽然他并
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但是他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严谨科学态度,努力突破汉
民族狭隘心态与共产党意识型态旧框架的思维方式,以及他深切关注西藏民族命运
的人文情怀,使这本有很强思辨性的巨著自三月初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以来,洛
阳纸贵,各方反响强烈,仅仅一个月就告售罄,立即再版。
      所有与会者,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达赖喇嘛、主张或反对台独者,都高度评
价这本书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少人表示自己受到震撼和深深感动。作家刘宾雁
感慨地说:这本沈甸甸的书,是社会科学学者将学术规范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的典
范。藏人阿沛·晋美认为:作者尊重历史、力求公正客观,尤其是关於不能用现代
主权观念来套古代的中国与西藏关系的看法,饶有新意,指出了北京与达赖流亡政
府对於历史的不同解释的关键所在。林保华(凌锋)认为:自己过去对西藏的看法停
留在一九五九年中共所宣传的“恐怖的农奴制”,而这本书使人耳目一新,也体会
到台湾、香港与西藏问题一脉相通,“中共不改变对人民的态度,我宁可支持台湾
独立,西藏独立”。许多人表示:王力雄在中国大陆信息封闭的条件下,顽强地去
剥离北京和达兰萨拉双方宣传之下的真相,厘清复杂的历史脉络,披露了大量不为
人知的事实,扩展了我们对西藏问题的视野。作者在书中三次引证了薛伟在《北京
之春》上的文章,使他非常高兴,他说,这不仅表明作者关注海外的各种思潮见解
,也说明中共难以隔断思想的传播。

西藏是否能进行民族自决?

      与会者也由对该书的观感,引发唇枪舌剑的争论。严家祺认为:西藏现在问
题非常严重,要害就是如何看待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拉萨事件。死了那麽多人,远
远超过六四,超过一九七二年的北爱尔兰冲突死难人数,但是中共迄今不对残酷镇
压这次和平反抗运动认错。曹长青认为:中共镇压西藏人犯下暴行,中国人也有责
任。达赖喇嘛指出四十年来藏人死亡一百多万,现在每年两三千人逃往印度,我们
不能袖手旁观。他认为王力雄对西藏前途过於悲观,是因为作者没有掌握西方最新
的思想成果,尤其是民族自决权思想。但这一看法遭到质疑。徐明旭则举出英、美
、法、西班牙武力镇压本国内部分裂的许多实例,指出西方在这一问题上是双重标
准,实质上是对中国抱有偏见。他还举出一九五○年和一九八七年西藏人口统计数
字的对比,批评达赖所说的西藏死亡人数过於夸大。胡平认为,国际公约中的一些
条款确实互相矛盾,这是因为人类追求的某些价值之间本身就有矛盾,民族自决权
原则是否能适用於西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前达赖喇嘛再三提出不要求独立,只要求自治,但中共当局迄今置之不理
,这种态度使与会人士均感不解。王军涛指出,有些中共官员认为,达赖已经年迈
,在他之後,流亡藏人内部将急剧分化式微。但是许多藏人却说,激进的甚至主张
暴力反抗的新一代藏人,将给北京造成更大的麻烦。从民族主义角度看,西藏的命
运似乎没有“解”,但汉藏领导人都需要有政治智慧来找到出路。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孟玄、洪哲胜、何频、陈军等人。
      现在大陆的王力雄给这次讨论会发来电子信件,感谢大家对这本书的关注与
指教,他指出在高度组织化和利益化的今日世界,仍然需要一些甘以“一介布衣”
之身份存在的独立思想者,期望大陆与海外更密切地结合,形成互补。□

相关文章
作 者 :时鉴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2月13日14:4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