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而和,为了中国社会的平稳转型
——《邓後中国:问题与对策》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如果与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
合并计算,可称作《欧洲中国学社丛刊》第二卷。它实际上是“欧工协”与《北京
之春》、“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在德国波恩联合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邓後中
国:问题与对策》国际讨论会的成果。但其编辑和出版,却是由新近成立的“欧洲
中国学社”完成了。
我们预期,该《丛刊》今後每年将至少出版一卷,以汇集欧洲和其他地区的
中国学人就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的课题所获得的最新研究
成果。为此,我们成立了丛刊编辑委员会,聘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一代学者作为本
刊的学术顾问;而资金募集和出版事务,则将由“欧洲当代中国研究基金会”承担
。
我们深知,自己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是,正如笔者最近在致友人的一首诗中
所言,“漠漠江湖苦万般,囊空未敢忘名山”,我们有十二分的热诚,愿意与在海
外仍然苦行坚持学术研究的学界朋友们携起手来,荜路褴缕,一起为自己开辟一片
独立的、自由的小小的学术天地!
与一九九六年在荷兰举行的那次《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讨论会相比,这次
会议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之处,那就是:因有“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共襄盛举,
使会议本身和这本文集都带上了鲜明的“和而不同”的特点!
“不同”是很自然的。
《北京之春》是目前中国异议运动之无可替代的理论重镇,也是海外中国知
识分子重要的言论园地之一。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则凝聚了一批中青年学者
专家,其中的一些人士,曾在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视的
作用——尽管他们早已流落在海外,但通常还是被人们视为“体制内”的人士。至
於以常征、胡立俊和叶国忠等海外华侨为骨干的“欧工协”,虽然看起来只是欧洲
的一个规模不算很大的草根性民间团体,但也在自己的周围团结了一批在专业、经
历和见解上各不相同,同时又非常关心中国命运和前途的知识分子。而且,笔者本
人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之一,既是“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
》的编委;又是《北京之春》的作者;更是“欧工协”诸领袖们的朋友。因此可以
想见,由这样一些背景有别、志趣各异的几批人合作,共同发起和组织一场大型国
际学术讨论会,不仅他们自己会就相关的论题展开争论,而且会议本身能够吸引来
的与会者,也必定是千人千面、人言言殊的。
会议的主题和五大子题,是由承当此次会议之学术顾问的笔者与胡平和陈一
谘先生共同设计和确定的,大体涵盖了邓後中国所面临的最迫切的全局性问题。自
会议的征文启事见诸报端之後,我们得到了许多学者、专家、留学生和各方人士的
热烈响应,足见这些问题确为大家共同关心和正在认真思考、悉心研究的课题。我
从四十多篇应征稿件中,挑选了十九篇;由於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颇有见地
的论作,只好忍痛割爱。这对会议的组织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抱歉和深感
遗憾的事!
入选的十九位作者,分别来自欧、美、亚三大洲的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与会
者最多时高达八十多位,似也可以称得上是盛况空前了!由此不难想见与会者“成
份”之驳杂,立场之殊异和观点之纷纭!会上、会下自然也就出现了十分激烈的争
论,甚至还曾发生了相当火爆的场面。然而与会者的绝大多数,毕竟是有较高教养
的知识分子,而且已经在自由、民主、宽容的环境里生活多年,对於程序正义具有
高度的共识。因此,这些激烈的争论非但没有打乱会议既定的程序,而且使许多人
对程序正义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看来,正如会议组织者事先所期许的,
举办和参与这类大型国际讨论会,本身就是我们这些曾经长期生活在没有言论自由
的社会中的人,学习民主的一种机会。
如何评价赵紫阳和如何对待“赵紫阳问题”,是此次会议争论的焦点之一。
这种争论本来是极正常的事,以後或许还会有争论。但是我以为,争论一要遵守会
议规则;二要就事论事,尽力避免“诛心之论”。否则,即不但很容易陷於互相追
究“动机”的永远扯不清的意气之争,而且也很难获得真正具有启发意义的成果。
因此,这通常被视为学术讨论和任何其他严肃讨论的大忌!这在今天,尽管已经成
为每一个读书识字的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起码的素养,但还是值得我们大家时时用
以警醒自己,并用以互勉的。
从总体上说,这次会议的进程是有序的,会议的气氛也是祥和的。从操作的
层面看,这无疑是因为制定、并坚持了会议规则;但从更深的层次看,这显然是因
为绝大多数与会者怀抱著一个共同的目的前来参加会议,那就是为了中国社会的平
衡转型。这一点,相信读者从这本文集也会获得印证。
或许,这里还应当申明一句,即我们在甄选论文时,当然是以学术水平为标
准的,但我们在此前提下,也尽量考虑了入选的地区和代表性。“兼容并收,文责
自负”,是我们选择论文的根本原则。因此,文集所收论文所阐述的,自然并不反
映、更不代表会议主办者和文集主编的观点。
为了召开这次会议,作为会议筹备组正、副组长的常征先生和胡立俊先生做
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刘明明女士和叶国忠先生的无私奉献,严克先生的辛苦奔波
,也是每一个与会者都亲眼目睹了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会议筹备组副组长仲维
光先生和他的太太还学文女士。他们冒着盛夏酷暑,承担了全部会议论文的复印和
部分文集的打字工作,为会议的按时召开和这本文集的出版,默默无闻地付出了极
大的辛劳。这种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极为难得的实干精神,令笔者由衷地感佩!我想
,这本文集的每一位作者也都会感谢他们的。会务组的/营生先生以及张冬女士和
她的丈夫贝华德先生,在会议期间鞍前马後的操劳也令人难忘。《争鸣》杂志总编
、著名的政论家温辉先生,不但向会议提交了精彩的论作,而且正如他曾经对笔者
慷慨承诺的,对此次会议也尽其可能地给予了支持,他的个人画展更为会议平添了
艺术魅力和轻松快乐的气氛。薛伟先生的真诚合作精神和一诺千金的处世态度,使
“欧工协”与《北京之春》的合作,不仅成效卓著,而且令人愉快!亚衣兄、仁华
兄、明蕾女士在会前为传播会议的消息,竭尽了自己所能;亚衣兄还为此文集提供
了大量照片。
作为会议的总主持人和这本文集的主编,我想在这篇序言中对以上人士表示
诚挚的感谢。不必说,会议的主办单位和文集的所有作者,都不会忘记时英出版社
的吴心健先生给予的慷慨支持。此外,我们也想对新闻界的朋友,如上面提到的三
位和祖慰先生、林琳女士、考伦科女士、方华先生、毛/先生等等在对会议进行采
访过程中的友好合作,表示谢意!
是为序。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谨识於荷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