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号-读者.作者.编者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来信选载
 
 

  克林顿访华引起震动

  编辑先生:您们好!

      一向少有问候。不久前克林顿总统来访,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克氏年
富力强,读书颇多,学富五车,思维敏捷,可能会在中美关系上有些新的举措(不
知海外学人是怎么想的?),希望国举上的新举措会给老百姓一些好处。

  祝  撰安  望复

  (北京)於天  九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对沈良庆文风的意见

  《北京之春》编辑先生:

      贵刊一九九八年四月号(第五十九期)登载了安徽沈良庆先生大作:“杀人
权、神权及其他”。文中沈良庆先生就台湾作家李敖对“六四”事件的看法及他本
人对西藏问题的看法发表了高论,作者独到的分析和雄辩的论述,使文章颇有说服
力。

      然而,沈良庆先生在文中用“两只小狗争骨头”、“向过往行人汪汪叫”和
“向他人摇尾乞怜”等这样侮辱人格的字眼来类比“不一定就是义士”的异见人士
,实在有伤文风。
      沈良庆先生在谈到中世纪的“教权主义”和“宗教不宽容”时,用“淫威”
“桎梏”来描述“宗教裁判”,用“血腥和罪恶”形容基督教。基督教是包括天主
教、东正教和新教的统称,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信徒普及到世界各地。人类文明
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众所周知。同其他信仰或主义一样,基督教也有不足的一面。然
而,如果基督教正如沈良庆先生所说具有“血腥和罪恶”的特征,恐怕这一宗教今
天已无人信奉,早已被历史所淘汰。沈良庆先生对基督教作出这样的评论只能是不
负责任的谩骂。

      笔者孤陋寡闻,对台湾李敖先生一无所知。但只要他是一个人,他就具有人
的价值和权利。不管他的政见如何,应当尊重他的人格。沈良庆先生在文章最後表
示想“一睹此公并不年轻的胴体”,并说:“此公竟然裸体招摇过市”不知是否属
实?此类语言出现在探讨民主和人权的论坛上,未免不登大雅。

      上述拙见,书呈参考,是否有当,尚祈指正。

  顺颂:

  撰安!

  纽约  杨若敬上

  一九九八年八日二日


  另有一场感人的活动

  编辑先生:

      《北京之春》一九九八年七月号关於中国民主正义党英国支部与中国民联阵
自民党英国分部悼念六四活动的报道,使我想起了另外一场更深切更感人亦更令人
愤慨的悼念六四活动。

      一九九八年六月四日,民联民阵民联阵英国联合会在中国大使馆门前举行了
“勿忘六四”烛光悼念活动;参加活动的除了税力、黄辛彪、开元、金晓炎、姜逸
明、吴忠阳、金辉、张逸雨、邱帆等联合会二十多位成员外,还有来自各界的华侨
人士,新闻媒体共五十多人;人们在大使馆前摆放素色的鲜花,点燃蜡烛,萤萤的
烛光追悼为中国民主自由而牺牲的人士。然而,这一合情合理合法的活动,却为中
共大使馆不允,他们招徕外交保安警察加以阻止,经过多次交涉,活动才得以如常
进行。中共这种压制民主的行径,人们无不感到愤慨。希望能借《北京之春》的一
点篇幅,将中共的丑恶行为公之於世。

  民联民阵民联阵英国联合会

  黄辛彪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七日□

相关文章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2月13日19:5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