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九七年五月英国工党赢得大选後,九八年九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又一举击败
基督教民主联盟,至此,当人们翻开欧洲的政治版图,可以发现在十五个欧盟国家
中,十三个已是奉行社会民主主义(当代又称民主社会主义)的左翼政党单独执政
或联合执政,保守的据点只剩下无足轻重的西班牙和爱尔兰。如果把目光从欧洲移
向全世界,还可以发现社会民主主义早已越出了欧洲的藩篱,冲向了全世界。当今
已有一百四十几个属於社会党国际的成员政党,活跃在六大洲的许多国家。
社会民主主义为什么会具有如此之大的活力,它的源流、发展如何?它做过
哪些工作,有过哪些成就和失误,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还应予指出的是,这
个研究的意义主要并不在学术上层面上,它在现实上将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付量的。
一向以来都有关心中国民主事业的民众问及民运人士,你们要推翻、要结束
中共的一党专政,我们赞成。可是推翻了,结束了以後,你们怎么做呢?你们行吗
?你们怎么治理这个国家?确实,我们应该回答这些提问,我们应该有更高的抱负
和自我期许,应该及早为将来走向政坛,治理国家作好社会理论上的准备,而且一
旦我们给予提问民众以令人信服的回答,那我们也就拥有了发动民众的有效武器。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源流
有不少人认为社会民主主义来源於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或篡
改,这其实是误解。
马克思、恩格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介入工人运动。一八四七年他
们与“ 正义者同盟”的诸领导人一起把该组织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恩格
斯为同盟撰写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一八四八年二月,马
克思为同盟撰写了纲领--“共产党宣言”。三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
党在德国的要求”,这些文献的问世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表明了共产主义
亦即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系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并且运载这一主义的政治实体
为共产党,其变更社会的方式倾向暴力革命,即“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
建立自己的统治”“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通过暴力推翻全部的现存社会制度才能达
到。”
一八五零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发生分裂内斗,维利希(德国巴登起义指挥官
,恩格斯当时任其副官)--沙佩尔(曾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派别把马克思、
恩格斯等开除出同盟。马克思的拥护者们也把他们开除出同盟,并把同盟的总部从
伦敦迁往德国科伦,然而就在这场内斗的尘埃尚未落定之时,一八五二年,普鲁士
警察机构就炮制了一个科伦共产党人审判案,对同盟大肆进行诬蔑和迫害,在这种
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马克思建议解散同盟。
同盟解散後,共产党这一政治组织称谓消声匿迹了。那么是从什么时候起共
产党才又在世上叱咤风云呢?那是在一九一八年三月经列宁提议把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布尔什维克派更名为俄国共产党,以表明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血脉真传,紧接其
後欧洲乃至亚洲许多新成立的左翼政党和从社民党中分裂出来的激进一翼都以共产
党命名,并於一九一九年三月成立了“共产国际”。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共产党
一党专政的噩梦。
从一八五二年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散到一九一八年俄国共产党立名,其间横隔
了大半个世纪的岁月。要问,在这段不短的历史时期里,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如何
?
一八六四年九月,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并选举出临时中央委员会。在三十
几名委员中,约一半是英国人,他们多为工联主义者。其他有老欧文主义者、老宪
章派人士,还有新雅各宾主义者,蒲鲁东主义者,巴枯宁主义者等等,马克思以德
国工人代表的身份与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还被授权起草纲领性文件《成立宣言
》,然而若把这个纲领与《共产党宣言》相比较就可发现它向後退了许多步。不但
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不提了,就连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不见诸文字。之所以这样是
由於第一国际中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繁多,各具政治实力,马克思在撰写《成立宣言
》时,不得不迁就这一现实。从而也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第一国际未能取得主导
,非但如此,甚至连马克思的代表资格都受到质疑,蒲鲁东主义者曾提出只有体力
劳动者才有资格参加国际,意欲将马克思等排除在外,不过并未获成功。
在稍後的运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极力要把公有制的精神载入国际文献,这引
起了极大的争议。尤其以土地所有制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国际法国支部的领导
人托伦认为土地私有制是自由、幸福的源泉。他提出“土地归农民,信贷归工人。
”并断然谴责:“废除土地私有制是粗暴的共产主义。”
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後,关於暴力革命的问题亦引起争论。一八七
二年的海牙大会上,法国代表瓦扬等提出要用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瑞士代
表吉约姆则认为无产阶级那样夺取政权後自己也会变成资产阶级。
除了思想观点上的争论外,有的代表主张削减国际领导机构的权力,认为
它只应作“通讯和统计中心”而存在,而工联主义者和巴枯宁派又都在谋求夺取国
际的领导权。在这种情况下,一八七二年国际总委员会遂从伦敦迁至纽约,而这样
一来它对欧洲工人运动的影力就大大减弱。经过几年的半停顿状态,一 八七六年宣
布停止活动。
而就是在第一国际总部迁移和停止运作之时,欧洲各国雨後春笋地出现了新
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们的名称多为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社会主义工人党
等,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曾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也曾给第一国
际以一定的思想影响,那么对於成立於七、八十年代,结集於八十代末“第二国际
”旗下的各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则大有被遗弃的感觉,这里面最鲜明的表现
是第二国际各政党基本或完全摒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二国际的龙头老大,思想理论最为丰富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从它产生的那一
天起就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执。它的每一个纲领都受到马克思、恩格
斯的批判,其中以“哥达纲领”最令马克思疾首痛心,他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
,但却无以公开发表,直到一八九一年(马克思去世後八年)才经恩格斯的力争得
以公诸社会(该文撰於一八七五年)。尽管如此,仍然遭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强烈
反弹,连素以持重著称,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颇佳的李卜克内西也说:“德国社
会民主党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拉萨尔主义者,他们是社会民主党人。”其党
团成员格里伯说得更干脆:“德国社会民主党不赞同马克思关於无产阶级革命的观
点。”
第二国际各成员党所信奉的社会民主主义不象“共产国际”各成员党所信奉
的共产主义(又名科学社会主义)那样有明确的创始人,它的源流十分庞杂,也可
以说十分丰富,唯其如此,致使社会民主主义有多元化的基因;有创新的活力,有
适应现实的本领,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功能。
社会民主主义形成於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它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英国工
联主义、法国蒲鲁东主义、路易·勃朗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它成熟於十九
世纪末叶,新渗入的思想养份有英国费边社观点;法国可能派思潮和德国伯恩斯坦
主义,二十世纪初的凯思斯理论对於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也起有重大作用,社会民
主主义没有明确单一源头,它是由许多小溪汇流而成的一道奔腾不息的江河。
从一八八九年的第二国际到一九二三年重建的“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再到一
九五一年的社会党国际,这条江河的流域面日益广宽,孕育着二十世纪的当代文明
,故世界政坛已有这样的论调,二十世纪是社会民主党的世纪。
如果说当今一些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早已把马克思主义弃之敝屣,那么德国
社会民主党则仍然留给了它一席之地。在该党一九八九年的柏林纲领中列举德国社
会民主党的思想源流时有了五项内容:“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启蒙运动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社会学说,以及工人运动的经验。”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
导人究竟是尚还念及他们党的创始人与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一番情谊,还是为了标
榜他们兼容并蓄的多元化精神,抑或对党内左翼人士作一些安抚?很可能都兼而有
之。
二、多元化的民主理念根植骨髓
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分歧点在於工人阶级如何取得政权。马克
思主义主张暴力革命,社会民主主义主张“和平长入”。表面看东两者尖锐对立,
但若从其历史背景上去考察,就可知它们各自的产生都是有其道理的。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欧洲各国无产者受着深重的经济剥削,而当权
者对他们的反抗都予以严厉的镇压。普选权远未确立,无产者无以渲泄自己的愤慨
。也找不到其他改变自身苦境的道路,在这种情形下,他们选择用暴力推翻全部现
存社会制度来求得翻身解放是很自然的事情,故此,无论是布朗基主义的密谋革命
暴力,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革命暴力都具备产生的土壤。
工人群众一次又一次决然的抗争,惨裂的巷战,街垒旁起义者和政府军相互
层叠的尸体终使当权者逐渐明白过来,不可以再任由资产者肆意盘剥无产者,不可
以把无产者完全排除在社会公权力之外。
一八七一年法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政府之间发生了一场血腥的拼杀,七十
年代末,资产阶级政府对曾参与巴黎公社运动的流放者、监禁者、流亡者予以赦免
。从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法国工人的周工作时间逐步递减了十小时左右
,而工资额则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在英国,四十年代工人阶级掀起了三次大规模
的宪章运动要求实施普选权未果,而在一八六七年和一八八四年国会两次主动进行
选举制度的改革。至一八八七年,工人群众终於拥有了普选权,并且从一八七六年
到一八九二年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七。德国的情况更有其特点。
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拉拢工人阶级为其统一德国的政策出力,早在一八六六年普鲁
士当政者已给予民众普选权,一八七一年德国统一後的第一部帝国宪法也确认在全
德实施普选制度。
经济生活的改善减轻了无产者对资产者的愤恨。普选制的广泛实施更把无产
者从街垒战场引向了竞选会场,工人阶级的觉悟分子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纷纷
组织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这些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再也不会象布朗基那样
在密室里策划武装起义,而是在大庭广众中向工人群众发表演说,号召工人阶级把
自己的代表选入国会。从此,两上阶级的代表在国会里的唇枪舌剑代替了起义工人
与政府军的枪林弹雨。人性中趋利避害,留恋生命的天性在无可抗拒地起作用。既
然用选票亦有可能获得社会公权力,那又何必要去流血牺牲呢?
如果说在英国有悠久的阶级妥协传统,在德国有民族调和精神,那么躁动的法
兰西人终究走到了选举箱和会议桌旁则尤其能说明这一重大的世事变化。
马克思是幸运的。一八八三,年在这一变化尚未成气候时马克思得以较平衡
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然而比马克思多活了十二年的思格斯则深受这一变化的精神
折磨,刻舟求剑,世事向前发展了,恩格斯却仍召唤人们去跟着他,重拾昔日的憧
憬。於是响应者寥寥,且不说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取得主导地位的英国和历次纲领
都受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即使在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关
注下,并得到他们赞许的法国工人党,最终也挥别了“昔日的憧憬”,不但法国工
人运动的右翼代表人物布鲁斯曾说:“我们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渗透到公共权力中去
的策略。”而且中间派代表人物饶勒斯也说:“我们应该把议会选举这个资阶级政
治欺骗工具变成工人阶级的解放工具。”“社会党人参加政府,这是从政治上剥夺
资产阶级的开始,”甚至连左翼领袖孟德在当选为众议员後(一八九三年)也兴致
勃勃地向选民发表声明说:“通过使你们的意志变成法律,社会的改造就将合法地
实现。”他还指斥暴力革命观点,宣称普选权是和平地解决一切问题的工具。革命
已经不必要了。另一位左翼领袖、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在一八九二年市镇选举胜利
後也兴高采烈地说:“再过几年,工人党就要合法地、和平地成为政权的主人。”
几年後,他甚至为米勒兰入阁事件辩解,说:“这是对社会党力量的公开承认,承
认它有能力提供治理国家事务的人材。”“曾被描绘为无恶不作,没有祖国,鼓吹
凶杀和盗窃的社会主义者被召唤来拯救共和国,这真象一道闪电给人民思想照亮了
一个新的前景。”
恩格斯欲挽狂澜於既倒,他力争公开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他
为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的再版写了导言。他写了“爱尔福特纲草案批判”。他力
陈工人阶级掌握武装,进行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
要性。然而形势比人强,恩格斯终於有所醒悟了。一八九二年底,他在给拉法格的
信中说:“街垒和巷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必须制定新的革命策略。一
个时期以来,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拿不出一个意见。”一八九五年三月,
即恩格斯去世前五个月,他为再版马克思“一八四八至一八五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
争”写了导言。这篇导言虽然保留了一个“决战的那一天”的说法,但通观全文,
其主流意识实际上已放弃了暴力革命而承认利用普选权是“无产阶级的一个崭新斗
争方式”。
恩格斯去世後的次年,比恩格斯年轻三十岁,被他视之如子并被他指定为其
手稿继承人的血统工人子弟伯恩斯坦开始了他全面重释社会主义的作业,作为一个
人,他深具人性,不愿让老人家在世时受到过度刺激,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他终
究要把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
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议会道路已经在社
会民主主义理念中扎根,而认同议会政治也就认同了多元化的民主政体。社会民主
党不谋求一党之特权,不谋取本党一党专政,它遵循多党竞争的政治游戏--谁能
得到多数选民的拥戴,谁便主持政权,使用社会公权力,结束纳粹噩梦以後,半个
世纪来,欧洲的安宁、繁荣社会中、下阶层境况大幅度的改善,都与此有极大关系
。
三、憧憬让位於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革学说有两大支柱,一是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二是生
产资料公有制。前一项虽被社会民主主义摒弃,後一项则被接受下来。除德国社会
民主党对此态度较为暧昧外,其他各党都较清晰地认定社会剥削的存在,社会财富
的分配不公,盖源於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一八八九年,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时,
会场上就有一个巨大的横额标语“从政治上、经济上剥夺资本家阶级,实行生产资
料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实现社会公正这是社会民主主义长达一个
世纪的憧憬,只有一有可能,他们就要把这一憧憬变成现实。
早在十九世纪末,因支持米勒兰入阁而备受左翼责备的法国社会党中右翼领
袖饶勒斯就在议会中提出过国有化方案:“剥夺占有矿山的资本家寡头。”、“组
织新的开发方式……保障国家对矿山的所有权、劳动者的独立和对劳动的公正报酬
。”他还提出制糖业国有化,由组织起来的工人在国家监督下经营。
对国有化表现得最为执着的是英国工党。一九四五年工党大选获胜执政後,
立即展开了它的国有化抱负,它把煤炭、煤气、钢铁、电力、铁路、航空等六个部
门的大企业收为国有,使国有企业在这些部门中的比重达90%以上。一九七四年工党
威尔逊政府又再次掀起国有化高潮。对飞机、船舶制造业实行国有化,对石油工业
实行大量国家渗股。
英国工党的国有化措施很快就收到了近期效果。失业率降低,曾多年保持2.
5%以下,工人生活稳定,收入提高。社会财富分配向平等方面发展,战前最富有的
1%的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56%,到一九七二年比率下降为27.6%。
然而,国有化的弊端也逐渐表现出来。首先是政府给原企业主的补偿费偏高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其次,在国有化企业中工人并不能成为企业的主人,既未
能参与企业管理,也不能参与利润分红,因此当工人对现状有所不满时,照样会诉
诸罢工。工党政府对罢工持反对态度,於是恶化了工党与工会的关系,从而使工党
流失票源。而与此同时,国有化企业的“铁饭碗”又使工人在安全感中磨蚀了上进
精神。再次,国有企业由政府委派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并不承担经济後果,故低效
率,官僚主义随之产生。其次,英国的这种国有化,计划化明显具有“苏联模式”
的痕迹,过份忽视市场经济的作用终使经济发展迟缓。
当公有制的憧憬被现实所矫正时,英国工党能够走出公有制情结,逐步调整
了他们的政策。五十年代末期,工党已经在检讨国有化计划。六0年在工党年会正
式声明“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经济中都有其地位。”尤其在八十年代,工党理论
家和领袖们已声称工党不固守某种国有制形式,明确承认市场对发展经济的积极作
用。一九八九年工党年会决定,除关键的公共服务业外,放弃劳动的国有化政策,
发展混合经济,重视市场作用。
法国社会党比英国工党迟了三十六年执掌政权。故此它在实施其国有化的政
策时吸取了英国工党的教训。譬如法国国有企业脱离政府管理机构的控制,以市场
导向来进行运作,又明确表示不反对私有制,提倡一种私有制占主体的“混合经济
体制”,密特朗曾保证说:“一个广泛的私有部门将继续自由活动和发展。”一九
八七年法国社会党举行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以前的执政经历进行了总结,确认
终止国有化进程,扩大市场经济,减少政府干预。
从一八八九年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的那幅大标语到一九八九年英国工党年会
的决定,足足一个世纪的岁月,社会民主主义终於从瑰丽的梦想回到了现实。
四、只有社会民主主义才能救中国
源远流长的社会民主主义虽然流派繁多,但却都具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
多元论,政治上多元,经济上多元,坚持这个多元,同时也就拒绝了专制。
本世纪中叶以後,社会党国际把自己思想体系的名称从社会民主主义改为民
主社会主义,这改动并非即兴之作,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鉴於苏联和中共一方面宣称它们在实行社会主义,一方面却把专制制度强加
於人民头上,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感到有必要与之划清界线。
一九五一年,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声明”指出:“共产主义妄称继承了社会
主义传统。但事实上它歪曲了这个传统,使之面目全非。”一九五六年,社会党国
际又再次声明强调:“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共产党人完全歪曲了社
会主义的思想”,“我们相信民主制,他们则不。”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托马斯
说:“民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要分歧在於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民主本身
是有价值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使民主能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共产主
义则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直到阶级完全消灭为止。”
於是社会民主党所奉行的民主牌的社会主义,与苏共、中共的专制牌的伪社
会主义即使在名称上亦都是泾渭分明了。
半个世纪来中共专制政权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祸。直到八九年
它还胆敢用机枪、坦克屠杀和平集会的学生、市民。九十年代,中共为了让人们忽
视它政治上的反动和血腥,遂搞所谓经济改革。但由於在一党专政的结构下,党政
不分,政企不分,致使在生产领域中,无论是国营企业或私营企业里的工人都遭受
着早期资本主义泰罗制的野蛮剥削和压迫。在交换分配领域中钱权勾结,致使贪污
受贿横行,吏治高度腐败,整个社会两级分化,道德沦丧。
资本主义社会仅有民主的外壳而漠视社会公正,社会主义以整个“社会”为
其“主义”,它特别崇尚社会公正、正义、平等。民主社会主义则使之更加完善。
今天,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中共的专制,伪社会主义仍然
横行於世,这的确是整个进步人类的耻辱。我们中国民主运动的参加者应加紧研究
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成果,创建我们中国的社会民主党,发动广
大民众为早日把中共的专制,伪社会主义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而奋斗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