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号-封面主题 路边简介 路边文章检索

 
中共白皮书与两岸关系.............路边
 
 

      就在台湾总统大选进入最後阶段之时,中共当局发表了题为《一个中国与台
湾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点是,中共在原先提出的对台动武两
条件(台湾宣布独立和外国势力入侵)之外,又提出了新的第三条——如果台湾无限
期拒绝谈判,中共将对台湾动用武力。
      白皮书的发表引起强烈反应。本来,在这次台湾总统大选中,三位主要候选
人——连战、宋楚瑜和陈水扁对两岸关系都采取低调态度。虽然他们各自对两岸关
系的目前定位都和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大同小异,但他们都没有突出这一论题,而
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如何改善两岸关系和如何加强两岸沟通上面。白皮书的发表,由
於它刺激了台湾的民意,反而使得这几位候选人的态度转为强硬。中共也许希望借
白皮书影响台湾的选情,但问题是,未来不管谁当选为台湾的新总统,在台湾民意
的约束下,都不可能按中共的曲调起舞。如果中共打算通过白皮书来加速一国两制
统一台湾的步调,那么效果可谓适得其反。
      美国的反应更加强烈。事实上,台湾方面的强烈反应是受到了美国的影响的
。美国参众两院的态度自不必说,国务院也明确表态,警告中共,如果对台动武会
招致“最严重的後果”。克林顿总统强调,两岸之间的问题,必须在获得台湾人民
同意的情况下和平解决。严格地讲,“必须获得台湾人民同意”这一条也不新鲜,
因为台湾早已落实主权在民的原则,政府是人民选的,政府提出的任何决策必须得
到人民的同意,因此,从肯定两岸问题必须和平解决这一条出发,逻辑地就已经蕴
涵着实现统一必须获得台湾人民同意这一层意思在内了。不过,克林顿现在把“必
须获得台湾人民同意”这句话明确讲出来,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使得中共当局妄图
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遭到了进一步的否定。
      一些大陆朋友对美国一直介入两岸争端表示很不理解。他们说,既然美国已
经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凭什么还要通过“台湾关系法”呢?承认一个国家的
主权,同时却又与它的一个地区建立军事同盟关系,还要把这件事变成法律,这不
是干涉别国的主权吗?
      这种批评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好比一个女
人责怪丈夫,既然和我结了婚,凭什么还要给另一个女人寄钱,分担她的生活费用
?这不是破坏婚姻、破坏家庭吗?问题在於,另一个女人是丈夫的前妻,当初离婚再
婚,说好的一个条件就是要继续保障别人的经济安全,而这个条件当初你也是接受
了的。
      我们知道,早在一九六四年,法国决定承认北京,但条件之一是北京不得破
坏法国与台湾的关系。北京当然不会喜欢这个条件,不过权衡利弊得失,它还是答
应了。可以想见,如果当时台北接受这个条件,国际上就可能出现“两个中国”或
“一中一台”的局面,对台湾其实比较有利。但是当年的蒋介石政府坚持“汉贼不
两立”的原则,下令撤回大使,与法国断交。不消说,台湾方面事後一定对当年这
个决定後悔不迭。这样,到了华盛顿与北京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时候,台北已经不可
能再维系与美国的正式邦交;而在美国方面,正象基辛格在回忆录里写到的那样,
“没有一个国家比台湾更不应该受到即将面临的待遇”,因此,美国在中断与台湾
的外交关系的同时,无论从什么角度讲,都不能不承诺保护台湾的安全。当时的台
湾,对美国的态度自然十分不满,但是万般无奈,别无选择。中共当时的态度则相
反。中共知道自己从此举中获益极大,生怕台湾问题成为和美国建交的障碍(毛泽东
会见尼克松,一开口就讲到台湾问题可以放置一百年),并不在意美国的“台湾关系
法”。如此说来,今天的中共要把美国承诺保障台湾的安全,反对大陆对台动武说
成是“干涉内政”,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二十几年过去了,世界又发生了
很多重大变化。冷战结束,美国已经不再需要“联中抗俄”;中共倒行逆施,顽固
坚持一党专制,国际形象十分恶劣;台湾则实现了自由民主,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赞
赏与同情。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要威胁对台动武,又怎么能不招致普遍的反对呢?□

相关文章
作 者 :路边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8月20日14:2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