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号-专题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巨大的机会与挑战..............本刊记者
 
 

                 ——尹尊声教授谈中国进入WTO的问题


  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八日中美两国就中国恢复关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的“复关
”问题开始的第一轮谈判算起,至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止,长达十三年的谈判终於划上了一个双方满
意的句号。中美两国官方和学界、商界基本上对此结果作出了肯定,国际社会也大
多发出了积极的评价。在这个时候,记者采访了前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现西
东大学商学院管理系教授尹尊声先生。

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是全球一体化

记者:听朋友介绍,您一直在追踪研究中国进入WTO的课题,是这一方面的专家。我
想先请您对中国与美国双边协议的签订这一件事情作一个总体的评价,您是否赞同
现在流行的一种所谓“双赢”的说法。
尹尊声: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是向全球一体化过渡,这个趋势是不以哪一个国
家的或者哪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技术的发展和通讯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交流
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这也为世界贸易的一体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可以预见的将
来,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额度都会大大提高。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置身於WTO之
外,它的经济就不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
国家,都在想办法使得自己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取得一席之地。这就是为什么美
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要如此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运行。WTO是一个国际上
的经济管理机构,相当於政治上的联合国。对不发达国家来说,也需要一个跨国的
经济管理机构来保证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的有序的发展。

记者:按照您的意思,这种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无论对美国这样的发达国
家来说还是对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尹尊声:是的。这里可以回溯一些历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美国就有意
成立WTO这样的组织,但是没有能够成立得了,只达成了“关税贸易总协定”,并设
立了办公机构。那个时候的总的目标也也是要推动战後的整个经济复兴及自由贸易
,消除关税壁垒。实际上关税贸易总协定就是WTO的前身,不过那时候大国的操纵要
比现在更加厉害。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延续。我曾经就此
写过一篇文章。在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之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越来
越高,特别是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了相当的注意,权利
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在这次西雅图会议上,估计发展中国家可能会联合起来争取在
国际贸易中更多的权益。这也表现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在各个国家贸易
增长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好处。

记者: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民主国家顺应这样的潮流的态度可以理解;而中国
作为一个由共产党一党掌握政权的国家,对WTO所表现出来的热心,可以说成是对世
界潮流的顺应,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甚至还可以说成是对一党专政
政权和对共产党一党利益的维护。
尹尊声:共产党是执政党,维护中国利益也就是维护党的利益,我觉得这不能对立
起来。中国在共产党的执政下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八十年代前闭关自守的方式已经
被证明是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顺应潮流的,这实际上已经
背离了原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这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从有利於国
计民生的角度作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记者:说顺应历史潮流与维护国家和党的利益的一致并不错,不过历史上确实有过
中国共产党为了一党私利而没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情况。可不可以这样说,在今天的
中国,共产党已经不可能再倒退到旧的不开放的道路上去了。
尹尊声:我原来没有准备谈政治上的问题。我觉得中国加入WTO只是一个经济现象。
从政治上看,实际上这可以追溯到共产党最初的共产主义信仰。从二十世纪初开始
的共产主义,到世纪末已经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明
智的执政党作出了一个合理的选择的时候,我们不会因此而去责问它既然现在选择
这条道路,哪么当时为什么不作这样的选择?人类发展道路不是优化选择过程,而是
一个随机的过程。不光是中国,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制度选择也是这样,是许多因素
造成的。我们不应在这个时候去非难中共,问它原来为什么不这样做;只要它现在
做得对,就要采取赞成的态度。

中国在WTO上的不同声音

记者:这个问题的提出倒不是故意去挑剔共产党的毛病,而是中国官方在WTO的问题
上的态度有一种变动起伏的过程。说近一些,从朱熔基访问美国到现在,中间经历
了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世人曾经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担心,认为中共当权者是否
会在这一条明明是有利於国家和人民的道路上再次後退?
尹尊声:在这一点上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正在从“一言堂”到“多言堂”的过渡。
在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上,已经不是一言堂了,不是一个人的意见可以凌驾於其他人
之上。现在从朱熔基访美以来出现的各种反弹的声音,表明国内政治不再是一种声
音,不同的声音可以听到一些。这可以从两方面看,有人可以据此说共产党内部不
团结,是坏事;也可以说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民主的成分在提高。我的看法是,共
产党不是铁板一块,在目前其他国家的共产党都已经垮台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作
为唯一执政的大党,审时度势,作出了合理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党内党外有
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也是好事。

记者:今天主要不是讨论中共党内政治,但是我也觉得听到不同声音总比只有一种
声音要好。在这一点上,我正想向您请教的是,在中美双边谈判结束後中国外贸部
部长石广生的一些说法与副部长、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的说法有些不一样。石广生
刚刚说中国可以在今年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天龙永图就对记者说中国加入
在年底是不可能的,要到明年上半年。当然这可以理解为一个技术问题。此外不知
道您有没有注意到,龙永图在谈话中比较多强调中国在谈判中“在原则问题上没有
让步”,“坚持了国家利益”等等。
尹尊声: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中美的双边协议确实不代表中国已经
加入WTO正式加入要等到明年。石广生为什么说年内可以?这是不同的估计。石广生
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来说,中国已经与加拿大达成协议了,
比较费一些周章的可能就是与西欧一些国家的协议,其他国家都不会成为主要的障
碍。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推演出中国年底加入的结论。另外一种估计是,现在西
欧国家在电讯工业等部门反而倒要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这样就超出了中国和美国
达成协议的范围,如果这样谈判时间可能就会拖得比较长,比较保守的估计就是会
拖到明年一月。石广生在访问欧洲的时候话说得漂亮一些,是一种非常策略的说法
,总不能在谈判的时候说得非常悲观吧。从这个角度来说石广生、龙永图两个人的
说法没有根本上的悲观或者乐观的分歧。龙永图是谈判代表,但是决策的应当是石
广生或者更高层次,中国官员不得到授权不会乱讲话。

记者:两个人说法不一当然不会是个人的意见,这里是否反映中国党内或者高层中
对这个问题有估价上的差别?
尹尊声:这种分析我觉得不对,这把中国政府和党的机构的谈判决策看得太自由化
了。中国官员代表国家进行谈判的时候,不管内部有多少不同声音,说出来的必须
是代表政府的意见。

记者:但是这两个人的说法确实不一样。
尹尊声:我的理解不是政治上的不同声音,而是技术上的。国内在签订协议时候,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普遍的反映都是比较正面的。我在“美国之音”作节目的时
候,有国内听众直接打电话来,很少有人认为这对中国是灾难,大家很清楚,中国
政府做了一件顺应潮流的事情。

加入WTO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记者:顺着这样的思路,您能不能说说中国加入WTO在经济上的影响?
尹尊声:从比较狭义的方面说,中国加入WTO之後,在国际贸易上面会得到许多方便
。目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每年都要被审查,这对中国很不利。对非WTO的成员国,美
国的关税比较高,在纺织品上限制很大,加入WTO之後,这些贸易和关税的壁垒都会
削弱,对中国的出口有好处。另外,WTO的协议要求中国做大量的市场经济方面的改
革,中国的市场会更加适合外国的投资要求,这样就会使得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更多
进入中国的市场,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比较直接的影响。我认为更加主要的
是,如果加入WTO,代表中国加入世界一体化经济的进程,更加适合现代世界经济模
式,中国再要回到原来的计划经济就更不可能了,这是更加本质的东西。我觉得这
个意义比在投资和贸易上的意义更为重要。

记者: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中国加入WTO会促使中国社会经济真正的改革。在这个
过程中,国内有些官方人士或者经济专家曾经担心中国的加入会对中国的民族产业
造成冲击,甚至打垮民族产业。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说法,不知道您对这个问
题的看法如何?尤其是所谓的“民族产业”,现在说来这种提法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尹尊声:这种说法在一九四几年或者一九五几年提出来,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在
那个时候,中国作为几乎百分之百的农业国,所有的工业品都是进口的,中国要发
展自己的工业,而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业。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中,一个很
大的特点是各种经济成分的互相组合,在国内来说是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混合,
还有中国资本和外国资本的组合。如果说一个企业百分之五的资本是外国投资,还
可以说是“民族企业”,如果有百分之三十是外资,还算是“民族企业”吗?如何定
义民族企业?这种观念已经不适合於九十年代或者下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趋势了。强
调保护“民族工业”无异於作茧自缚。

记者:我想说的是,在现在看来,所谓的“民族工业、民族产业”也许已经没有什
么意义了。
尹尊声:是没什么意义了。民族、国界、领土对国际政治和国家主权来说很重要。
但是对经济活动来说,意义越来越小。比如欧盟成立之後,各国的“民族工业”也
就失去了意义,国界在经济生活中也逐渐失去了作用,北美的情况也差不多,世界
其他区域也在向这个趋势发展。

记者:其实加入WTO对所谓民族工业的影响来说也是两方面的,拿中国的纺织品来说
,如果美国的配额慢慢取消的话,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肯定有很大好处,中国纺织
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是相当强的。
尹尊声:实际上中国加入WTO对美国企业也是一个冲击,所以在WTO的谈判中美国工
会就起来反对。实际上,自由贸易会使外国的廉价劳动力产品冲击美国就业市场,
在美国对这一点也有不同的声音,当然这种冲击不会像对中国的冲击那么大。

记者:您刚才说中国加入WTO的意义是带有根本性的,所以这对中国社会政治方面的
影响也很大,您可不可以说说在这方面的影响?
尹尊声:目前来说不是很明确,因为TWO不是政治事件而是经济事件。随着中国在经
济上与国外交流越来越多,中国老百姓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对西方的民主制度和
思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就会渗透到中国社会中去。我认为,这对
社会的制度会产生巨大影响。加入WTO之後,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也会有影响。比如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投资贸易的提高,私有资本、私有财产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老百姓拥有私有财产,他们就需要民主制度的保护,这种要求就会从经济领域延
伸到社会政治上。我认为这就会推动中国的民主化的进程。世界一些人权组织对中
国加入WTO采取赞同态度,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中国不加入WTO,不开放,继续关闭
,外面的新鲜空气如何进去?

记者:WTO谈判的难题对中国来说,主要是市场的开放度的问题。
尹尊声:对外国来说主要是中国市场开放度的问题。反过来,中国也要求外国市场
对中国的开放,比如对中国纺织品的控额,也不能借口中国的产品太廉价而要加以
限制。既然贸易开放,中国也就有相应的权益,这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不过目
前西方报纸上强调的是中国市场的开放度。

记者:中国二十年来说了很多改革开放的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开放主要就是市
场的开放,如果没有市场的开放,也就说不上什么改革开放了。
尹尊声:开放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政治上的开放,一个是经济上的开放。加入WTO问
题主要是经济上的开放。现在对於中国来说,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知道,基
本上没有消息上的过滤问题,起码问题不哪么严重了。我在八十年代初出国的时候
对於外面所发生的事情真相知道得不清楚。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和其他传播渠道使
得国内老百姓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的了解程度非常深入。原来中国与一些社会主义
国家结盟,与资本主义敌对,现在也放弃了,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再哪么重要了,与
西方国家的交流也大大增加了,这是政治上的。从经济层面看,计划经济逐步过渡
到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进入国际市场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办事情,而
不是按照党的意志来办事情。

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记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国内有一种说法是,对中国加入WTO的事情中国的产业
界、学术界、政府部门还有民众的态度“从各执一端到渐趋平和”,这是担任国务
院研究室研究员的李晓西说的。对这一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了解?
尹尊声: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的具体背景,但是中国加入WTO对不同的产业部门或者说
是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影响。沿海的与内地的意见就不同。对中国沿海比如苏南
、上海这样一些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来说,如果美国的限制减少,他们就会得
到很大的发展。而对另外一些工业,比如像汽车工业,市场开放之後就会因为缺少
竞争力受到的损害就会大一些。就这一点来说,每个人的立场也会不一样的。(记者
:不同企业的经理、老板甚至工人,位置不一样会有不同的态度。)从中国总的国策
来讲,中国加入WTO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市场开放了,外国产品进来与国内产品竞
争,老百姓的选择就越来越多,作为消费者肯定会得益。但作为一个工人,每一个
人的感受会不一样,(记者:某些产业的失业率也许会因此而提高,)对,这是从两
个层面来说的问题。本来有些企业发工资不多,但是还可以延续一阵子,现在外国
产品进来的话,没准在三、五年之内就关门了,这个企业的工人就没有工作了,这
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对这些人来说,就会感到加入WTO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损失。

记者:您看WTO问题与大陆、台湾两岸关系有什么影响?
尹尊声:中国加入WTO,台湾也争取加入,这对中国的统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
在台湾问题上的国际外交是成功的,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国家或者说是主要的大国
都承认“一个中国”。反对经济自由往来的是台湾政府当局,就是不同意“三通”
,这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从经济上看,产品进出口贸易和人员往来都要通过香港
转口,成本就会增加很多。从这一点说,台湾政府将来会受到商界的很大压力。台
湾如果以单独的关税经济区域加入WTO,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样中国大陆与台湾
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应该消除。这样一来“三通”的问题包括直接通航的问
题马上就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台湾当局希望争取国际空间的时候,它也不能不
考虑到国际影响,如果不“三通”,对外国投资者带来很大的不方便的话,就会引
起各国的反对,哪么台湾的国际空间就会缩小,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政治上李登辉
提出了两国论,在经济上我想他可能会灵活一点。

记者:最後我想问的是,您估计到明年上半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前,还会不会发生
什么变动?
尹尊声:是指中国方面?目前看来不大会有什么新情况发生,中国不会突然变卦,加
入WTO不是朱熔基或者江泽民个人的意见。在未来的一些国家同中国的双边谈判中也
不会有什么意料不到的问题发生,因为美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实际上是一个范本,
照抄就行了。美国争取到的权益,其他国家也可以得到,美国没有拿到的,其他国
家也得不到吧。

记者:可不可以这样说,中国要进入WTO,必须将中国国内的经济体制向国际主流方
向靠拢改变。在经济上要有适应新情况的调整。
尹尊声:中国加入WTO,因为市场要开放,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这方面要做的改革的
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比如金融市场改革方面问题很大,如果做得不好,中国希望在
WTO上得到的利益就会大打折扣。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的开放,保险业的开放,中
国在这些服务性产业方面缺乏经验,搞得不好就会输给对手。尽管外国只能拥有不
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股权,但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这种百分比控股并没有什么实
际意义。中国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降低关税的期限只有
五至七年,过得是很快的,在十年中,中国应当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如果搞得不
好,会带来麻烦。总之,现代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不是计划经济,是按照市场
的规律办事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的许多行业不是按照市场经济办事,而是由
政府垄断,这种情况不改变不行。参与竞争,特别是中国参与国际的竞争,给中国
带来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说机会,就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发挥,比如国
内的保险业,在外国企业没有进入之前是一潭死水,外国企业进去之後,中国的几
个保险公司觉得不好好干的话就不行了,在过去的两三年内,在上海、广州等地,
中国保险业市场中外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这就是说国际竞争给中国企业注入的活力,这就是竞争的好处,如果不改革应变
,就会死掉。中国必须完善市场机制,把指令性的东西减到最低限度,以提高竞争
能力。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挑战。总的说来,不管中国进入WTO是快是慢,总是一件
好事情,利大於弊。
记者:谢谢您所提供的深刻评论,祝您新年愉快。□

相关文章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8月20日19: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