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号-透视台湾 春炬简介 春炬文章检索

 
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方案..............春炬
 
 

                   国中有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方案


  一、目前海峡两岸提出的三种方案都难行通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这是海峡两岸领导人和海内外华人都异
常关切的头等大事。迄今海峡两岸主要提出了三种的方案,看来都是一厢情愿,难
以为对方所接受,难以进行政治谈判,即使谈判也无法达成协议,因此都难行得通


      邓小平於八十年代初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用以和平谈判解决
台湾、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他原先指望在八十年代首先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
问题,进而再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他於一九八十年一月十六日的讲话中曾经把“
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与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以及加紧四个现代化建
设并列为八十年代的三件大事来抓。他说:“我们要力争八十年代达到这个目标。
”可是香港、澳门已於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七年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达成协议,并
且於一九九七年和一九九九年按照“一国两制”方案回归祖国,建立特别行政区,
实现高度自治。唯独台湾问题事与愿违,现在还悬而未决,其中自有许多复杂原因
。关键在於这个“一国两制”方案,不承认台湾还存在一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而在台湾约有80%的民众却认同“中华民国”及其国民政府。最多只约有20%的
台湾人要把中华民国称为台湾共和国。他们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胜
利、废除了封建帝制後孙中山先生领导建立的,後来蒋介石统治的中华民国国民政
府败退到台湾,迄今已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治
理下,台湾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都有较快发展。台湾大多数民众心目中存在“
中华民国”情结,他们无论如何要求在统一後保留“中华民国”,把保留“中华民
国”作为国家统一的底线。因此他们不能接受大陆领导人提出的港澳式的“一国两
制”方案,认为这样是“矮化”了台湾。尽管邓小平早在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中已经提出“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法,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
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看来这已经有别於港、澳模式。但是台
湾大多数民众还是不能接受。他们之中有人对我说过:“摘下了中华民国牌子好比
砍掉了头颅,还留下四肢五脏七腑有什么用呢?”台湾人民有过“日据时代”被日
本人统治半个世纪的悲惨经历,一九四五年回归祖国後又有过“二二八”事件等国
民党白色恐怖、威权专制的痛楚遭遇。他们自认为“养女”般的苦命生涯养成了“
硬颈”精神。简言之就是不怕打压。越是有外来的打压,就越是增强他们的逆反心
理和反弹力量。所以大陆用文攻武吓强制台湾人民接受现在的“一国两制”方案是
行不通的。这一点已被一九九六年和二000年两次总统选举,中共文攻武吓反而增加
了当选票数的事实所验证。看来应该从台湾民情民心的实际出发,向前发展邓小平
理论,寻求“一国两制”的新方案,新模式,使之易於为台湾广大民众所接受,这
样才能和平解决问题。

      台湾朝野和海外华人近几年来频频提出要以“国协”、“邦联”或“联邦”
的方案来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比之蒋经国执政後期完全否定邓小平提出的“一
国两制”、坚持与大陆“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原则、要用“三民主义统
一中国”,可以说已经有了新的回应,已经前进了一步。但是这些方案仍然难以被
中国大陆领导人所接受。台湾所谓“国协(commonwealth)是指某独立主权国家因某
些政治、经济需要而形成的国家集团,如“东南亚国协”、“大英国协”、苏联解
体後的“独立国协”。这些主权国家集团在大陆另有  法,称之为“东南亚国家联
盟”简称东盟、“英联邦”、“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邦联”(con
federation)是比“国协”联系更加密切的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它在成员国之
间设有邦联会议或首脑会议,协商决定一些共同事项,各成员国都拥有完全独立自
主的对内对外事务的主权。如十八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国由十三州的合众国、一
二九一至一八四八年的瑞士和一五七九至一五九五年的荷兰联省共和国,都属於邦
联。不论国协或邦联,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而台湾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时还是
属於福建省管辖的一个府,至清朝才独立建省,至一九四五年回归中国後也是一个
省;尽管它当今科技、经济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但是它作为中国一个省的地位是
历史形成的。在近现代国际法中,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是不可分割的。中国
大陆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难以接受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况且国
协或邦联内部联系非常松散,公民没有共同国籍,随时可能解体。至於说到联邦(F
ederation),那要区别几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当今大陆译为“英联邦”那样的联邦
,如前所述,那本来就是国协、独立主权国家联盟。另一种是前苏联、南斯拉夫那
样的联邦,苏联包含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南斯拉夫下属六个自治共和国(当今的南
斯拉夫联盟下有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苏、南都是为了解决国内复杂的民
族问题而采取联邦制,给予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较大的独立自主权,但是它
们都并非完全独立自立的主权国家。中共自一九二二至一九四八年也曾经借鉴苏联
经验,在自己的纲领和宣言中多次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後要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的主张,但是自从有了一九四七年五月成立内蒙古民族自治区的经验後,就改变了
看法。一九四九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後,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实行区域自治。当今
台湾岛上98%的居民都是汉族,没有必要采取苏联、南斯拉夫式的联邦。如果台湾
属於中华联邦的一员,那么新疆、西藏、内蒙古等民族自治区就会纷纷要求上升为
中华联邦的成员。那样这种联邦制对於有两千多年中央集权传统的广大中国人民来
说,也是难以接受的。还有一种是当今美国、德、奥、澳、瑞士、巴西等国的联邦
制,那是为了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的关系,在维护中央集权的前提下给予各邦、州
更大的独立自主权,但是各邦、州不许拥有自己的军队,不许拥有自己的党政军系
统,中央政府也不给各邦、州留有名额。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方案应先给予台湾
的权力不是远比当今德国、美国等国的邦、州更多更大吗?所以台湾与大陆完全没
有必要实行这种联邦制。

      还有第三种实现统一的方案,那就是应从统一国号或修改国号入手。在台湾
有人提出:“中共建政之初,如果不更改国号,可能早进联合国二十年,也可能没
有今天两岸对峙的局面。”(见台湾【传记文学】1996年3月号第15页)这
是不熟悉历史的一种浅见。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早於1921年4月在广州召开国
会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推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从这时
起,中国就有南北两个对立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北洋军阀掌权的北京政府统治全
国大部分地区,为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南方孙中山的广州政府当时只管辖粤
、桂两省,并未为外国所承认,实际上只是地方性政府。1925年3月孙中山逝
世,7月在广州正式成立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政府。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
举行北伐战争,直驱两湖(湖南、湖北),12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实际
上仍然是地方性政府。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7月宁汉合流
。1928年2月南京的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北伐,6月占领北京,扫除了北京的
中央政府,定都南京,把北京改称北平。此後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才成为唯
一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汪精卫投敌後又在
南京搞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消灭了南京汪的伪政府,重
庆的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可见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曾经两次分裂为两个中央政府,并
不因为采取同一国号就能和平统一。这两次分裂都是依靠武力解决,才实现了统一
。如果1949年中共不更改国号,那么中华民国依然出现两个名义上的中央政府
。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管辖整个中国大陆,必然会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外交
承认;而台北的国民政府只统治台、澎、金、马狭小地区,它已经又由中央政府实
际上变为地方性政府,必然迟早会失去在联合国的席位,会失去世界上绝大多数国
家的外交承认。但愿这一次分裂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海峡两岸能够通过政治
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在台湾,当今有人主张以更改国号来实现统一,即“把中华民
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律简化为中国。中果两岸能有简化国号的共识与诚意,等於
拆除了互不信任的屏障,三通乃至百通就不会有什么猜疑与阻力了。”(见上引【
传记文学】同一页)在大陆,从1995年底邓小平还健在时起,中央领导人曾多
次传言可以考虑改国号和国旗以期尽快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如果把国号改为“中
国”,那么台湾的中华民国及其国民政府和总统等等当然都不存在了,台湾只能是
未来统一後中国的一个省或称特别行政区,台湾人民只能直选省长或特首。这样台
湾大多数民众要守住的保留中华民国称号的底线也不存在了。所以台湾朝野大多数
人未必会同意改国号的统一方案。

      二、国中有国—双方互让步的和平统一的新方案

      我想通过政治谈判,海峡两岸双方互让一步,就可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双
赢的和平统一的新方案。最简便的办法是大陆方面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是统一之後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後一部分,台湾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统一之後对外代表中
国的主权国家。这种国中有国的统一方案和模式,是双方互让双赢,在大陆方面退
让的一步是从不承认退为承认台湾还存在中华民国,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为统一後
的中国的一部分,赢得的是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了统一後的一个中国就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方面退让的一步是承认统一後的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不再坚持统一後的中华民国仍然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赢得的是在未来统一後
的一个中国中完整地保存了中华民国。那么台湾朝野要求扩大其国际外交空间的问
题怎么解决呢?这也可能通过政治谈判成协议,允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
台湾中华民国享有二级外交权。即在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中,台湾的中华
民国都可以派出自己的商务参赞、文化参赞等,另设办公室,单独处理所在国与台
湾中华民国的经济、文化等联系。如有更高要求,还可以设立大使馆的台湾分馆,
台湾方面可派出公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可增设台湾中华
民国分馆(简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台湾分馆)。在台湾分馆只能派公使,不能派大
使,否则就成为两个独立主权国家。至於台湾的中华民国要求加入联合国,可由统
一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提出,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中华民国增加一
个席位。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已有先例。从1945年联合国创立时起,直至199
1年苏联解体前,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与苏联一起,曾经在
联合国都占有一席。这样台湾岂不是极大地拓展了国际空间,真正拥有了全球宽阔
的“出头天”?当今台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好多钱财物资,只争取到29个
小国的外交承认,年年想通过一些小国的提议要加入联合国,结果注定是寡不敌众
徒劳无获。现在世界上已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邦交的国家包括所有大国在内,
共有161国。如果海峡两岸很快实现统一,那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中之国,
台湾的中华民国一下子就可以在190个国家都有外交空间,都派有正式的外交代
表,而且很快就可能在联合国拥有正式的席位。这样岂不是充分满足了台湾朝野多
年来梦寐以求的渴望。
      
      这种“国中有国”的统一方案,并不是变相的“两国论”,因为在国际上坚
持了统一後的“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则。“国中有国”既非国外有国
,也非国中并列的两国,亦非一国之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一个大国之中包容
一个小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内部主体和相对独立的局部的关系。这个相对独立
的小国在内政外交方面享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至於这个大国同其中所包容的小国
的关系,彼此之间所面临的共同或休戚相关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人数对等的政治
协商委员会来定期协调,作出决定,互相信守,贯彻执行。如果遇到尖锐矛盾和利
害冲突,只要本着互谅、互让、互利的原则,双方是不难存异求同,顾全大局,达
到妥协的。这种“国中有国”的方案,大陆方面在维护统一之後,“一个中国即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则,但是不再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在台湾保留了中华民
国。既然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茺
)可以留待後代解决,那么台湾的名称问题(称省或中华民国)更可以留待後代解
决。内容比之形式是更加重要的。既然在内容、在社会制度方面已经什么出了重大
让步,那么在形式、名称方面为什么不可再让一步呢?可以说“国中有国”已经不
是原来所讲的类似港、澳模式的“一国两制”,而是“一国两制”的新模式、新方
案。这种方案是作为处理台湾问题的局部的特例,不会象建立邦联、联邦等方案可
能会引发西藏、新疆等民族自治区的连锁反应。这种“国中有国”的方案,在台湾
方面保留了中华民国,但是名义上不再坚持中华民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而在实际上
都享有很大的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同时又与中国大陆紧密地连成一体,合为一国
。可以说“国中有国”不是国协、邦联或联邦,而胜似国协、邦联或联邦,也不是
原来台湾提出的“一国两府”,而是“一国两府”的新模式、新方案。这两府不是
对等的、并列的两个中央政府,而是一个大国的中央政府,另一个大国之中小国的
中央政府,两者各有不同的管辖范围,但又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按照
这种“国中有国”的方案实现统一之後,海峡两岸“一国两制”或“一国两府”长
期和平共处,和平协作,和平竞赛,和平竞争,留待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後,由
後代子孙依据我国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经验,来最终解决两岸社会制度和国
家名称的同质化、一体化问题。

      这种“国中有国”的体制,史有先例,可资借鉴,但是不能照搬,今要创新
。中世纪欧洲的查理曼帝国曾含有诺曼底公国,在意大利国家之内的热那亚、威尼
斯共和国存在过好几百年。我国唐朝西北有高昌、东师,东北有渤海、安定,西南
有南诏、大理,宋朝有西辽、西夏,明朝有後金,清朝有南明。在古代农业社会,
各国之间联系少,还没有国际法,“国中有国”是各自独立自主,并未有争取国际
外交承认为主权国家之举。最终大多是小国被大国吞并掉,也有小国自强奋起灭掉
大国取而代之的。转轨到近代工业社会、出现了国际法和主权国家的国际认同后,
较为典型的“国中有国”厥为奥匈帝国。原奥地利帝国除奥地利族占统治地位外,
还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民族,各少数民族合占
78%,其中匈牙利族的势力最大。在奥地利帝国内长期民族纷争不已。在一八六
六年奥普战争中,奥地利被普鲁士击败,匈牙利族乃趁机要求扩大自治权,要求匈
牙利王国成为奥地利帝国中的一个独立王国。于是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
帝国。匈牙利王国作为奥匈帝国的“国中之国”,有自己的国王、宪法、议会和政
府,但是对外并非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派出外交代表之权,
所以匈牙利王国政府不设国防部和外交部,国防和外交由奥匈帝国国防部和外交部
统管。其他各部由帝国和王国政府各自组成。王国政府并不是帝国中央政府管辖下
的地方政府。王国是帝国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两者是近似联邦的复合但又不是邦
联或联邦。大帝国与小王国每年各派出六十议员共同商讨并决定双方有关的问题,
每隔十年双方共商对外贸易问题。奥匈帝国从1867至1918年,维持了五十
年之久。由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内部民族矛盾长期无法弥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奥匈帝国站在同盟国一边,後来被协约国打败,奥匈帝国终於在1918年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後分崩离析,分立为奥、匈、捷、南、罗五国。如果我国未来采
取国中有国的统一方案,不会是奥匈帝国的翻版或复制品,而会是具有很多新的特
点。第一,奥匈帝国是二元君主立宪国既有皇帝、国王,又有议会,两者都是资本
主义制度;我国将是二元民主共和国,两者分别为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奥匈帝国的国名含有奥、匈大小两国;我国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含
有“中华民国”四个字在内,将来无须再改国名。第三,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
帝法兰西斯约瑟夫於1867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我国未来的国家主席并不兼任台
湾中华民国的总统,反而台湾由公民直选产生的总统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第四,奥匈帝国的匈牙利王国不拥有军队,无外交权,我国台湾的中华民国拥有二
级军权和二级外交权,国民政府之中仍设国防部和外交部。第五,奥匈帝国是为解
决民族矛盾而采取“国中有国”模式,终因民族矛盾未能解决好而土崩瓦解;我国
是为解决1946—1949年内战中遗留下来的主体和局部的关系而采取“国中
有国”模式,海峡两岸人民大都属汉族。这种主体和局部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好,将
互补互利,极大地增强我国现代化的动力和实力,加速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这种
超奥匈帝国的“国中有国”的新方案、新模式,将是当代新历史条件玻我国人民政
治智慧的新发展和新创造。如果要改国名的话,也可考虑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以体现“国中有国”。

      但愿当今海峡两岸不要纠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如何表述上,最好的办法
不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而是“一个中国,搁置表述”。因为在尚未实现统
一之前,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的理解必然是有所不同的。在统独问题上,目前
台湾是少数人奉行独而不统,更少人倾向统而不独,大多数“人主张保持长期以来
形成的不统不独的局面,等待大陆的民主自由得到大发展、科技经济更上一层楼之
时再谈统一。然而大陆朝野在收回港、澳之後却急於要尽快最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不能容忍不统不独的局面长期久拖下去,否则就要用武力统一。尽管用武力未必
就能顺利急统,甚至还会造成急独,然而动武显然会使两岸人民蒙受重大损失,而
且还会破坏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这种悲剧我们无论如何是要尽力避免的。当
务之急是促使海峡两岸领导人尽快进行政治谈判。当今泡制“两国论”的李登辉已
经下台,新上任总统陈水扁已不提“两国论”,并已多次表示愿意同大陆领导人会
谈。基於这种新情况,中国大陆领导人最好要有促进谈判早日进行的新举措。如果
中国大陆国家主席能够发出请柬,“邀请中国台湾的中华民国新任总统先生到北京
谈判国家统一问题”。那么这就会使台湾广大民众如沐春风,如逢甘霖,他们不能
不敦促新总统尽快成行。要是大陆领导人不能先迈出这一步,如果台湾领导人能够
主动表示“中国台湾的中华民国新任总统愿意到北京同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先生谈判国家统一问题。”这也会在大陆引起巨大轰动。在两岸政治谈判中,
各种统一方案都可以摆动到桌面上进行比较。很可能这种“国中有国”的方案最简
便,也最容易为双方所接受。也许台湾朝野会感到这样做法和这种方案是屈辱。然
而千万不要忘记了古汉语中“大丈夫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和“小不忍则乱大
谋”等古训,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政治文化遗产的精粹。如果不善於暂时忍受屈
辱,可能就会引发玉石俱焚的战争,如果善於暂时忍受屈辱,就显得更有政治智慧
和政治谋略,更懂得政治艺术和政治玄机。作为炎黄华胃,台湾民众不能在台湾已
获重大进步之後,只顾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首先要帮助大陆发展。只有尽快实
现国家统一,台湾才可能就近在一国之内通过各种渠道最大限度地促进大陆的发展
,尤其是民主自由的发展。因为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只有充分吸取资本主义民主自
由的精华,才能有效地铲除封建主义专制专断的糟粕。台湾民众如果因为大陆的民
主自由如牛步缓进就急於弃之而去、走向独立,那么这不仅未尽到华夏同胞守望相
助、疾病相扶持的兄弟手足情谊,而且还会战祸临头。如果大陆被迫大动干戈,结
果必然是海峡两岸人民都遭殃,得益的仅是海内外一小撮反动派和死硬派。我们千
万不能做亲痛仇快之事。所以当今台湾稍微受点委屈,才能主动化解两岸敌意,打
破两岸僵局,促进国家统一,加强两岸互动,从而振兴中华、腾飞世界作出重大的
别人无法取代的新贡献。台湾民众当会有全局观念和世界眼光。被誉为“国际智星
”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此早已预见到富有国家统一传统和政治文明经验的中国,二
十一世纪必将推动世界的大进步。美国科学家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从科学发展来
看,“二十世纪是犹太人,二十一将是华人的世纪。”二十世纪犹太人涌现了诸如
爱因斯坦等杰出科学家,二十一世纪的爱因斯坦之辈很可能较多出现於中国。“二
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是某些西方人对我国的过奖与过望。然而纵观世界上
下五千年,直到十五世纪,中华文明还一直名列世界前茅。此後中国逐步落後了。
十九世纪是中国苦难沉沦的世纪,二十世纪是中国苦斗自立的世纪,二十世纪将是
中国崛起自强的世纪。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海峡
两岸尽快三通和统一是非常有利於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於世界的。因此海内外华
人寄厚望於台湾民众。

      当今中国大陆民主自由还不充分,民间学者一得之见难以为官方决策者采纳
,也无法在社会媒体上传播,以唤起民众热切关注和探讨。而在海外台、港、海岸
等地以及在美国等东西方国家,我衷心希望这种“国中有国”的和平统一的新方案
能够广为流传,以引起广大华人和东西方智士的重视。如果这种“国中有国”的新
方案能够得到实施,那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别有天。这将是三赢、三全
其美的新创举,即中国大陆人民、中国台湾人民和美国等东西方各国人民三方面都
赢了,都得到了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好处;同时这又是达到三输、三败其中的好办
法,即台湾的台独势力、美日支持台独的右翼势力和中国大陆急於用武力统一的极
左势力都输了,都遭到了失败,战争、动荡和分裂的坏处都得以避免。
      海峡两岸的关系应该是:热为好(热情往来),和为贵(和平统一),谈为
上(谈判是上策),通为先(三通先走一步),统为终(最终达到统一)。有道是
:欲要跃进,必先後退(西哲黑格尔的名言是:“为了更好的一跃而後退”)。当
今海峡双方是各执一端,剑拔弩张,不退不让,故步自封。只有某一方有更高的政
治智慧,主动先退一步,才会堵塞自通;然後双方各退一步,必定海阔天空;“国
中有国”方案,统一梦圆其中。

二000年五月九日於新泽西州平原镇

附言:文刚写毕,喜读【世界日报】五月七日“民意论坛”刊出科罗拉多州人口学
者陈景励先生《‘国中有国’应可一试》一文。不过他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
要改为“中国”,而作为“中国”国中之国的台湾的中华民国不妨改为“中华自治
国”或“台湾自治国”。如果两岸都不改国号,一切保留现状不变,只要把中华民
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中之国这样岂不是更加简便、更容易为两岸所接受吗?

相关文章
作 者 :春炬
出 处 :北京之春
日 期 :2003年8月17日23:1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