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成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行“特区”
台湾是中国大陆的一面镜子,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是镜子。这么多年来,
海岛上的种种经验和教训为大陆人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和借鉴的素材。从国民党一党
独裁到开放报禁、党禁,从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小龙到扫荡“黑金”,从立法院的肢
体冲突到这次总统选举中执政五十年的国民党下台,让位给在野的民主进步党。无
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都给人们有益的启示。有台湾这样现成的样本和现代民主政
治发展的“特区”,可以说是大陆中国人的幸运。
◎政权通过选举和平转移是对民主制度的最大考验
说不出太精确的原因,也许是出於对海峡两岸有一个安定和平的未来的期望
吧,我与许多来自大陆的学生学者一样,并不很想看到这次台湾总统选举的结果是
陈水扁上台。但是,陈水扁当选总统这一个事实,毕竟清楚地标志着台湾实现了政
权和平地从一个强大的执政党向原先弱小的在野党转移,这不仅是台湾民主化进程
中划时代的一步,在整个现代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了不起的大事。民主政治
有许多标示性的东西,比如言论、出版和结社的自由,议会立法机构对政府行政权
力的制衡,司法独立,执政党容许反对党合法存在,秘密投票、公平竞选等等。其
中最主要的一项也许就是国家或者政府的权力可以通过公平选举和平转移。在一些
历史学家的眼中,一八零一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托玛斯·杰佛逊当选为总统,表明美
国民主制度通过了一个重大的考验,因为这是美国政治中政党竞选的发端;依据这
样的观念,去年印度尼西亚总统选举中瓦希德取代哈比比,是印尼的民主制经历了
考验(当然它不是选民直接选举);这次台湾大选则是台湾的民主制度经受了重大的
实质性的考验。 国民党在选举中失败了,也认输了;开票结果出来,落选的
方面马上发表讲话,对当选者表示祝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连战举行记者会,承认
失败,向陈水扁祝贺,呼吁陈“以大格局带领国家”;无党籍独立总统候选人宋楚
瑜在支持者的集会上向陈水扁和吕秀莲道贺,指出“民主就是要尊重人民的决定”
,民众共同期盼的是台湾民主的成就,这是“大家尊重和追求的最高价值”。整个
台湾社会平静地接受了选举的结果,至於选举之後几天发生的一些“动乱”,不过
是国民党内部民众对作为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在选举失败中的责任的追究,并不是
对选举结果的抗议。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人们非常自然地会想:台湾全社会理性地
接受了民主选举造成的政权转移的结果,大陆社会是否可以和平地接受这样的重大
变动?强大的执政党愿意与在野党和无党籍候选人公平竞选,大陆共产党何时敢与反
对势力竞选?国民党败选了就认输,共产党如果选输了,它输得起吗?
◎军队国家化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国共打仗,一方被称为“国军”,一方称为“共军”。“共军”指的
是共产党的军队,“国军”指的是国民党的军队。现在台湾的军队也称为“国军”
,不过此“国”非那“国”,军队不是国民党一党的军队,而是中华民国的军队,
是国家的军队。国民党败选,新总统选出,台湾军队的参谋总长汤曜明上将马上发
表“国军的立场与使命”的谈话,指出国军是国家的军队,军队依据宪法服从国家
元首。他代表军队向未来新的三军统帅效忠。尽管不少军队将领对陈水扁以往的“
台独”倾向表示质疑,但是从整体上,军队所依据的是中华民国宪法,宪法规定“
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个人、地域及党派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总
统统帅全国陆、海、空军。”国民党曾经掌控了几十年的军队依据宪法作出这样的
表示,是作为民主进程重要内容的军队国家化的结果。军队国家化是现代民主社会
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而也是这次台湾政权和平转移的重要保证
。中国大陆的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要将军队国家化的内容尽早写入
宪法,并付诸实施。这样,在任何社会变动中,军队就不会成为某一政党或者利益
集团的工具,也就可以避免发生由於动用军队参与国内政治而造成的各种惨案。“
六四”在中国就将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在这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瓦希德上台之
後在削弱军队将领干预或参与国内政治的力量方面也提供了有效的经验,无论是台
湾经验还是印尼经验,对中国大陆未来都至关重要。
◎民主政治的“多数”是规则多数
据统计,在这次选举中陈水扁、吕秀莲的得票数为四百九十七万七千七百三
十七票,相比於宋楚瑜、张昭雄的四百六十六万四千九百三十二票及连战、萧万长
的二百九十二万五千五百十三票,他是“多数”;但是在一千二百七十八万六百六
十名投票人中间,陈吕所得票数只占百分之三十九点三,还是“少数”,对於一千
五百四十六万二千六百二十五个选举人或者两千七百多万台湾总人口来说,他们的
得票更是少数。就是说,“少数”台湾人选出了统治“全部”台湾人的总统。当然
,选陈水扁的“少数人”要比选宋楚瑜的“少数人”及选连战的“少数人”要多。
宋楚瑜得票总数比陈水扁少三十多万,但是在台湾二十五个县市中,宋楚瑜
得票领先的有连江、金门、澎湖、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花莲、南投、
台东十一县和新竹、台北、台中、基隆四市,总数为十五个县市,陈水扁领先的是
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宜兰、屏东七县和嘉义、台南、高雄三市,总共
十个县市。如果台湾按照美国总统的选举办法,以美国五十个州的“选举人”制来
计算台湾二十五个县市的选举结果,哪么宋楚瑜就会远远超过陈水扁而当选为总统
。规则不一样,同一个选举的结果就不一样。
按照另外一些民主制国家的选举规则,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者才能当选为总
统,倘若不超过半数,就要举行第二论投票(例如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如果台湾采
取这样的选举规则,让在第一轮投票中领先但是都没有超过半数的宋楚瑜与陈水扁
在第二论选举中再对决一次,结果将是如何?许多人会轻易地说出一个答案。当然,
这些都是虚拟的问题,没有现实意义。许多人喜欢说民主政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是多数政治,这话虽然说得过去,不过一定要指出,这个“多数”不是任何意义上
的自然多数,而是规则多数。民主政治中“规则”最重要。
从这一点出发,中国的民运人士看来需要考虑,在中国大陆未来的民主进程
中,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方式,是采取美国方式,还是俄国方式,还是台湾方式?幅员
广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大陆,可能采取俄国或美国的选举方式更加妥当一些。
◎退後一步道路更宽广
投票前三天,中国总理朱熔基在北京的中外记者会上发出严厉的警告:“谁
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我们能够允许自古就属於中国领土的台湾
从祖国分裂出去吗?绝对不能!”“中国人民一定会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统
一、民族的尊严。”“有人要让台独势力上台。台湾人民现在面临紧急的历史时刻
,何去何从,切莫一时冲动,以免後悔莫及”。中共虽然没有如同一九九六年大选
的时候那样打飞弹,但是话说得够重的了。
投票前夜,陈水扁在集会上提出五大保证追求两岸永久和平。第一是捍卫国
家安全,确保台湾主权;第二是改善治安、消除黑金,从事改革,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是在当选总统後将不是一党的总统,而是全民的总统。就职後将辞民进党中常
委职务,不参与民进党党务运作。第四是在当选总统之後,立即成立跨党派小组,
面对两岸的紧张关系,拿出积极善意,与中国展开谘商沟通,未来两岸谈判不是一
党谈判,而是全民谈判。第五,在当选总统之後,透过跨党派小组,化解歧见,凝
聚朝野共识。虽然陈水扁还是维护了民进党和自身的某种尊严和脸面,但是与以往
高呼“台独万岁”的强硬姿态相比,毕竟是大大後退或者软化了。
有些观察家在分析陈水扁胜选的原因时认为,中国总理朱熔基在台湾投票前
的那番强硬的讲话造成了反效果,促使有些选民投陈水扁的票;也有人认为是陈水
扁在接近投票日的时候发表的柔性的言论使得一些原来担心陈水扁会带来战端的选
民放下心来投陈水扁的票。可能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不过,从一般老百姓的角度
来看,总是希望安居乐业者居多,喜欢“硬碰硬”的比较少。对一个正常人来说,
逆反心理与顺从心理同时具有。选举行为基本上是一种肯定行为(不像示威、抗议基
本是一种否定行为),在选举行为中,顺从心理所起的作用要大於逆反心理。因此,
说陈水扁的退却战术在选举中起了吸引选票的重要作用,更加可信和合乎情理。再
看看胜选之後的陈水扁与民进党:陈水扁在“当选感言”中表示为了台海的和平与
稳定,“愿意以最大的善意和决心,进行全方位、建设性的沟通与对话。”选举後
的第四天,民进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就修改原有党纲中“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
和国”的条文,以及相关的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建立台湾共
和国和制定新宪法的条文进行了讨论。这里有一条清晰的逻辑延续线索。“退一步
海阔天空”。政治需要後退,高明的政治家懂得什么时候後退及怎样後退。
◎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定位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在选举後期中公开支持陈
水扁,成了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赞扬他在关键时刻“铁肩担道义”,发挥了
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怀和面对黑金政治的“清流”作用,有人批评他在选举中没有
恰守学术界的中立立场,与政治保持距离,也有人说他仍然信奉“学而优则仕”的
传统观念,还想谋取高官。本文不拟探究李远哲“挺扁”的种种充足理由或者原因
,也不从道义和个人品德上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就社会的角色分配的宏观层面来发
表意见。从社会角色的相对定位而言,李远哲的做法并不值得大陆知识分子仿效。
近代中国学术界历来被迫或者非逼迫地与政治靠得太近,从而损害了学术界乃至整
个社会的发展。从健康社会的发育和发展来说,知识界、学术界与政治界交叉混杂
,不是一件好事。在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结构中,学术与政治应当保持距离,各有
分界。看一看“规范的”(我不喜欢使用“成熟的”这一修饰词,因为“成熟”就意
味着是老了)社会的例子,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甚众,鲜有听说谁要想去争一个国
务卿或者什么部长当当的;在普通的社会观念上,也不是认为“国防部长”一定比
“大学校长”光彩,“行政院长”一定比“研究院院长”了不起。在正常的民主社
会中,最有权的,最有钱的,最有名的,各有所归。
毫无疑问,知识分子当然要象爱因斯坦那样关怀社会,不过,积极地说,知
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他对权力(包括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的批判立场,消极地
说,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知识分子最主要的工作是坚守本位,不要轻易涉及
自己不懂的领域,尤其是社会政治领域。由於知识分子的清高,他们常常被称为是
“清流”。面对现实政治的浑浊,如果以为将作为清流的知识分子注入“浊水”便
可以导致清明,这是一种误解,结果反而可能是“同流合污”。如同山泉,在山则
清,出山则浊。正确的做法是让清流与政治权力继续保持距离,保持批评的立场,
时时向政治的浑浊中投入批判澄清剂。这个问题对於长期沉浸在官本位体制中的大
陆知识分子来说更加重要,在未来社会转型中,中国知识分子一定要有清醒自知的
态度。
◎选总统不是选“好人”
选举前在美国举行的一次侨界的集会上,一个宋楚瑜的支持者在回答另外一
些人利用兴票案对宋的攻击时说,“选总统不是选圣人”。这话说得很得当。圣人
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所以可以把这句话改成“选总统不是选好人”,当然,谁
都不会将这句话理解为是在主张选“坏人”,其意思只是说,选民们主要考虑的是
候选人适合不适合当总统,而不是考虑候选人在道德或者其他方面“好”还是“不
好”。在克林顿犯了哪么多“生活作风错误”之後,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不主张将
他拉下台?原因就在於克林顿还是一名合格的总统。在台湾大选的五组候选人中间,
比较起来,独立候选人许信良可以说是一个好人,在个人政治经历、操守上几乎无
瑕可击;在内政、教育和两岸关系方面都提出过很好的见解,在竞选活动中的表现
也可圈可点。选举结果是许信良得票很少,这表明台湾的选民的选举理念是很清楚
的。
◎多一些政策辩论,少一点摇旗呐喊
人们喜欢将台湾的选举与大陆、美国领导人的产生制度相比较。台湾的总统
候选人(甚至市长、县长的候选人)要上台都会在竞选中弄得很累,这一点像美国。
克林顿在竞选中喊哑了嗓子,似乎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通过一番全力拼搏再
获得大权,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也还说得过去。比较起来,中国大陆共产党领导人
掌权太轻松。他们不要竞选,不要演说,不要与对手辩论,不要向选民许诺,不要
筹措经费,只要拉拉关系在加上一些大阴谋小诡计就可以了。邓小平接班,江泽民
接班,中央和地方官员上台都是这样,这太不公平。
再将台湾选举与美国比较,似乎还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美国竞选中也有民众
集会,也有标语旗帜,但是更多的是竞选者在电视和其他媒体中的政策辩论,集会
中挥舞的旗帜也比台湾街头飘扬的要小得多(相比之下,台湾总统竞选人基本上没有
政策辩论,相互聚头也只是各说各话的“政见发布”)。如果未来中国大陆像今天的
台湾一样竞选,集会造势,摇旗呐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扫街拜票,打躬作楫
,大摆宴席,赠送夹克,成本可能太高,秩序可能太乱。也许采取美国方式更好一
些,这些选举技术层面的问题,中国民运人士极需斟酌。
◎分裂没有好下场,民运人士宜停止或延迟内斗
海内外中国民运人士还值得从这次台湾选举中汲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分裂
没有好下场。许多人认为,国民党这次失败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宋楚瑜不离开国
民党或者说国民党不把宋楚瑜赶出去,国民党在选战中不会输,这种说法几乎是无
疑义的。中国海内外民运人士的内斗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从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的角度来看,从中国早日实现政党政治、公平选举的角度来看,民运人士实在有必
要早日组成一个能够与共产党抗衡的,或者说能够与共产党竞选的在野的政党或政
治力量。而要胜选,必须停止内斗;退一万步来说,为了胜利,也必须延迟内斗。
如果真的想在未来民主社会的执政党中获得一个施展自己政治抱负(或者说是为社会
大众服务)的职位的话,现在内斗太早。看看民进党,面对执政的国民党空出来的哪
么多官职,其主要干部全部填进去,还填不满中央政府的部长以上的职位。海内外
民运人士中想为民主事业而争权夺利者(不说是为个人争名利),实在需要忍耐再忍
耐,到竞选胜利之日再争也不迟,中国幅员辽阔,从中央到地方,有多少重要位子
在等着你,到时候民运队伍倾巢而出还占不完呢。重要的是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以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前两句歌词,值得中国
民运人士深思,如果真的要做一个政治家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