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交流与合作
胡平先生:您好!
我们是达兰萨拉的流亡图博人。读阅您主编的《北京之春》,深感欣慰。
我们沉感贵刊表现的内容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真实现状。无奈我们很难持续
赏阅到你们的刊物,为此遗憾倍至。在此冒昧向您求索今后各期刊物,渴望能满足
这一要求,感激不尽。
同时,我们中文爱好者也於今年五月在流亡者民间成立了“博中政治研究
中心”。预计年底首刊发行,做为交流和学习的论坛。我们本着博中民族求大同存
小异的态度,希望在民族交流与合作上能有所贡献。
由于中文及理论水平有限,我们在刊物的采编、撰稿等方面有很大的困难
,望有机缘能得到您的赐教和垂顾。衷心期待您的回讯。
此致
吉祥如意!
博中政治研究中心 於十月十日
唤起难民朋友们的共鸣
《北京之春》编辑您好:
收入到十一月号杂志,十分感谢。此期中“何处是乐园——福建偷渡者在加
拿大”一文阅後感触很多。我本人也是因不满中共专制腐败和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而在温哥华申请难民。周围有许多全国各地来到加拿大的“难民朋友”,这使我感
到无论中国政府怎样表白自己的人权良好,但是百姓为了逃避那个没有民主、自由
、公正的国家而甘冒风险,远涉重洋,这已经说明了中国国内的人权状况究竟如何
了。象“何处是乐园”一文中所写的,这里的中国难民们都在辛勤工作,实现着各
自不同的梦想。“衣锦还乡”恐怕是大多数人共有的梦想,这使我感到困惑和忧虑
——在一个没有民主的专制国家中,纵使“衣锦还乡”,权利又靠什么去保护呢?
!许多人总说不关心政治,其实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却时刻在关心你。只有在民主
的国家中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权利不受政府的侵犯,在专制国家中,“衣锦还乡”也
许只会成为水中捞月和一厢情愿的事。我知道在温哥华有许多难民申请者都很喜欢
看《北京之春》,我希望贵刊能唤起难民朋友们的共鸣,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良
知,为了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权利,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代价是值得的。
谢谢!
(加拿大)臧林 十月二十六日
偷渡并不只是为了钱
《北京之春》编辑部:
“偷渡”这个词几乎和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了,在中国移民潮中有合
法的,也有非法的。从“金色冒险号”到“多佛港惨案”事件,震惊了世界及所有
华人社会,由此我们福建因偷渡而出了名,各类报刊连翻报导关於福建发生的偷渡
案件。
福建并非全国最贫穷省份,它在三十个省份中产值排名第八位,因而内地大
批打工仔为了赚钱涌入福建,为什么福建人又甘冒生命危险偷渡海外?其主要原因
并非全是为了钱,而是不满中共极权统制,在没有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反抗之中的
人民由於惹不起官方而远走他乡,还有一部分人是由於对极权统制制度挑战而遭受
中共迫害,被迫离别家乡和亲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毛泽东曾宣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度
被赤色宣传蒙蔽的福建人,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中国从海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
今日又被迫偷渡外出。他们的最终归缩是何处?我想应该是一个尊重法制、人权和
自由的民主新中国。
福建籍读者 微显
感谢大家对王策的支持
《北京之春》编辑部:
来信收到,谢谢大家的关心与资助,现在我的玄晕已好多了,拄着拐杖能
在室内走动,估计还得一个月左右才能痊愈,恢复正常。
感谢您们对王策一贯的支持与帮助,王策被捕後,有关的文章都是在贵刊发
表的,但愿王策在大家的声援、营救下早日获得自由。
遥祈
撰安
唐洵中 上 十月十八日於马德里
(【编者注】王策夫人唐洵中不久前车祸受伤,本刊曾去信慰问,这是她的回信。)
怀念卜少夫先生
编辑先生:
卜少夫先生逝世,至表哀悼。
卜老於四个月前曾给我一信,谈及拙著《红楼梦与政治人物》,并表示此
书引起他的“思绪游荡”,可见当时他还想大有一番作为的。
贵刊读者中卜老的朋友很多,特将此信附上供参考。
司马璐 二000年十一月六日
【附】卜少夫信:
马义兄,谢谢。
赐赠大作《红楼梦与政治人物》,令我惊异,足下对红楼梦研究之深,令我
敬佩!这部小说,伟大作品近三百年无数学者钻研,从各种角度,都能发掘出它的
奥妙处,可以诵读无穷也。足下给我一个思绪游荡的机会,不过“政治人物”好象
仅限於红朝。
匆颂,笔健。
弟 卜少夫 敬上 二000年六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