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号-读书 石若虚简介 石若虚文章检索

 
也谈<中国六四真相>的真假.........石若虚
 
 

      自从今年元月九日《天安门密件》(Tiananmen  Papers)英文版出版,并在
海外中文报刊上刊登了部份章节的中文内容之后,“张良”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
安友等人合编的这部中共高层文件究竟是真是假,一直成为网上和媒体的争论焦点
。因为中文原件没有出版,由西方报刊翻译回来的译文又出自台港背景的译员笔下
,一时议论蜂起,性急者长篇大论一一指出哪些词汇如“运作”、“管道”之类不
可能出自一九八九年的中共大老之口,或者不信邓小平会说出“担心被软禁”的话
(在中文原文中,实为“被管制”),由此断定这本文件汇编必为伪作,大演“三
岔口”。现《中国“六四”真相》中文版厚厚的上下两册终于由明镜出版社(www.m
irrorbooks.com)出版发行,我们终得以一窥庐山真面目,可以从这些原文来评判究
竟是真是假了。

      这本书是以时间为经:用“编年体”形式,从胡耀邦去世的四月十五日(均
为一九八九年,下同),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闭幕的六月二十四日,逐日实录;
以档案性质为纬:每天的文件资料的顺序,首先是中央高层会议决策记录;其次是
安全部、公安部、外交部、新闻机构和各地上送的动态,描述学潮和民众请愿情况
和重点事件;再次是海外反应及媒体报导。资料虽然繁杂,但还算眉目清楚。令笔
者出乎意外的是,这些文件,基本上没有报送机关的刊头和编号、日期时间,以及
出处,也没有保持文件原有的格式。尽管“张良”风险压顶,不可苛求,义愤填膺
,未宜深责;出版社或许也受到篇幅、技术等诸般制约,但不能不说是遗憾,给考
证其真伪,带来了麻烦。甄别判断文物档案的真假,一般不外乎几条途径:推敲文
物来源;探究披露者的动机用心;对照其文字和思想特徵;求证其它来源对人物事
件的记载;以及运用各种方法包括高科技手段,鉴定纸张、油墨、字体、行文格式
;搜寻有关的能相互参照的人证物证旁证。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
个案,以上这些途径很难用得上:虑及现在仍在中共治下的文件提供者的安全,编
纂者不能泄露文件来源;据称“张良”带出来的绝非中共体系报送和下发的文件原
件形式,因此无从验证纸张、油墨、也不确知印刷字体、格式;由于中共一贯黑箱
作业,对决策过程严格保密,很难找到相关人证物证旁证;又因为这些文件不是会
议录音、原始记录,是经过中共秘书整理的,便不可能保持语言特徵;因为所有中
共官员都有坚硬的官式用语包装层和保护壳,他们的思想差异要分辨起来也格外困
难。如此说来,说真,拿不出过硬证据;斥伪,也只是“跟着感觉走”,本书的真
实性,只是由黎安友、林培瑞和夏伟等几位美国教授在用他们的人格、眼光、学术
声誉和专业素养在作担保了!──换句话,如果相信这几位教授的人格、眼光、学
术声誉和专业素养,就相信这部文件汇编的真实性;如果不敢或者不愿相信他们,
也就不敢或者不愿相信其真实性了。

      其实则不尽然,这部书如此丰富,不仅“鼻子眉毛一把抓”。以笔者所见,
上面所说三方面资料中的后两方面,即各机构向中央上送的反映,和国外媒体报导
,如果只用黎安友教授建议的考察“材料本身所体现的真实性”,不论从内容、角
度,还是从行文、语气,大陆出来的读者,基本可以断定都确证当年中共内部文件
的摘录。不过,人们关注的重点却不是这两方面,这两方面的文件牵涉许多人,验
证的难度不大,相应的,对于揭开六四事件真相的价值也相对较小。人们关注的是
上述第一方面,即中央高层会议决策记录,它们的真实性究竟如何?

      前一段时间,在争论本书的真假时,有一派力主其真的人的论据是:一万五
千页文件,如造假得要多少人夜以继日绞尽脑汁?这么个弥天大谎要撒得圆圆满满
,让人看不出一点破绽,要花多高的精力成本,岂非费力不讨好?由此推论:这些
文件必是真实的。但他们忽略了这种可能:如果想造假,哪里需要造一万五千页假
?完全可以有省力高效的思路,即: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五的文件用不着伪造
,不妨直接把真货搬来,而只需把造假的心思集中到那百分之五、之十的文件上。
有了大批货真价实的经得起推敲的文件档案垫底作掩护,造起假来才能够取信于人
。打个比方,售卖假钻石项链,钻石造假就行了,何必连项链上每粒廉价珍珠都造
假?可见,谈这本书的真假,其实关键只是看上述第一方面文件的真假细看这些高
层会议纪要,还可再分。其中有不少是以前中共通过喉舌公开过的,像赵紫阳“五
四”讲话,在亚州银行会议上讲话,以及与苏共党魁戈尔巴乔夫的谈话,邓小平六
月九日接见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等等,这些内容没有什么真假需要辨明
。要追究真实性的,是那些过去中共一直守口如瓶的会议,如政治局会议、政治局
常委会、八老会议的记录、纪要。这些在全书中大约占百分之五。

      全书有这么几次两三个人之间的谈话,最启人疑窦。其中除五月四日赵紫阳
与李鹏的交谈之外,主要是涉及杨尚昆的五次小范围谈话。笔者没有能力一一辨识
真伪,此处只按时间顺序,逐段勾勒这六次谈话中值得玩味的内容,以待识者进一
步披沙沥金。●四月二十五日,邓小平做出“动乱”定性后,李鹏等人离去,杨尚
昆单独留下来,邓小平对他说:“这次学潮和反对自由化不彻底有关,和不搞反对
精神污染有关。如果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工作进行到底,也就不会出现现在这
种情况,特别是反精神污染,只进行了二十天就丢了。”这段话内容并不新鲜,新
鲜的是时间:早在赵紫阳从朝鲜回来对四二六社论表达异议之前 ,邓小平就对赵不
指名地表达了不满。●五月四日,赵紫阳的亚行讲话结束后,“与李鹏作了一次私
下交谈。李鹏一坐下,就对赵紫阳说,‘紫阳同志,你的话讲得很好,反应不错。
我在明天会见亚行代表时,也要呼应一下。’”赵紫阳首次系统地对李鹏阐述了对
“四二六社论”的异议:“似乎四二六社论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结子。我
们能否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开这个结子”?他提出这次学潮的两个很值得注意的特
点。一是学生提出要拥护宪法推进民主,反对腐败等口号。这些要求其实跟党和政
府的主张是基本一致的。二是参加游行和支持学生的人非常之多,各界人士都有。
“要尽快平息事态,必须首先应该着眼于大多数,把多数人的主流肯定下来。我觉
得四月二十六日社论有个问题,就是没有肯定多数人的主流”。“因此,我主张对
社论做些改变,”而李鹏表示反对,理由首先是“社论是根据四月二十四日政治局
常委会议的精神,特别是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发表的”;其次他也认为“这场学潮
的背景极其复杂”,“现在的学潮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反而出现非法学生组织公
开向政府要挟”。“老同志都认定这次学潮有极少数人在背后操纵,其目的很清楚
,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从这一点
来说,四二六社论的定性是正确的,不可能改变”。赵紫阳为迁就邓小平的定性,
又说“我不反对社论中‘动乱’的说法”,但“我们还是应该再有一篇东西”,“
着重采取疏导的方针,避免激化矛盾,这样可能更有助于事态的平息。”李鹏则很
明确地表示反对。以上谈话不仅观点,连口气都难以挑出破绽。赵紫阳和李鹏表述
自己的意见都充份说理,逻辑严密,两人也都有利有节。不管是哪一派要伪造这样
的谈话,都很难做到如此准确公正。●五月六日,赵紫阳拜访杨尚昆。谈话要点是
赵想说服杨支持改变四二六社论,他想用社论有损邓小平威信这一点来打动邓的这
位老朋友:“我听说北京市的广大干部和市民都很震惊,多数人不同意社论的看法
,骂小平同志”,“我们要维护小平同志的形像,不能把他的形像给损坏了”。杨
说:“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赵紫阳提出双管齐下:杨去找邓,“争取小平同志
同意改变对学生运动的定性”,“常委这边的工作我来做”。并透露几名常委中“
乔石、胡启立应该没有问题,姚依林、李鹏可能会听不进去”,隐约给邓、杨施加
了“反对邓小平的意见在常委会上将获胜”的压力。●五月十一日下午,杨尚昆去
见邓小平。蹊跷的是,六日赵紫阳就拜托杨去劝说邓,为何杨竟拖了足足五天?当
时情况日急,瞬息万变,拖延五天甚不合情理。杨尚昆在汇报中兜了一个大圈子才
把话头拐到了赵的意见上来,但他非常仔细地将自己只摆在反映者、转达者位置:
“赵紫阳提出要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学潮问题”,“赵紫阳认为,四二六社
论在对学潮的提法上欠斟酌,定性高了。”“赵紫阳主张,对这次学潮,要疏导、
分化,争取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把极少数反共、搞破坏的人孤立起来。赵紫阳希望
在适当时机对四二六社论的定性作一些改变。”邓小平果然问到赵的看法所代表的
力量有多大。杨说:“依赵紫阳的估计,乔石、胡启立可能会同意,李鹏、姚依林
大概不会同意。”邓小平说:“陈云同志对我说,‘处理学潮就应该像江泽民一样
有决断。’先念说,‘江泽民既坚持四项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政治敏锐,党性
强,有大局观。’”杨尚昆附合举例称道“江泽民在处理学潮上有一套”。这是本
书所收录的文件中,元老第一次提到江泽民,说明在学生绝食、赵紫阳被撤之前,
元老已在酝酿备用方案,对赵作两手准备了。邓小平借陈云、李先念推重江泽民的
话,引出杨尚昆的看法,隐隐有把江作为总书记的后备人选来权衡之意。但他此刻
还不打算就此抛弃赵紫阳,于是要杨尚昆安排,“我们三人认真谈一谈”。●五月
十三日上午,赵紫阳、杨尚昆到邓家汇报,这是赵在胡耀邦追悼会后第一次见邓小
平,他先以“汇报思想”的恭敬形式再次阐述对李鹏讲过的“这次学潮有两个很值
得注意的特点”,并陈述“要想平息事态,必须首先着眼于大多数,把多数人的主
流肯定下来”。值得注意的是,邓赵二人都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学潮的深层原因,但
想法南辕北辙。邓小平认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
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我们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我们的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
党员和党部。”赵紫阳则说:“党必须适应新时代和新情况,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的基础上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解决问题。”他并打着邓小平旗帜提醒邓小平:“记
得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四年就曾经说过,党的领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要体现在积极领导
人民进行民主和法制建设上,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真正的法制国家。我觉得
,我们要利用当前这一时机,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一种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次谈话中,邓小平
并未明确提出任何处理方针,也未否定赵紫阳的看法,只是催促赵果断行动:“关
键是要解决问题。不要让人牵着鼻子走。”“要有决断力。”邓还抬出“老同志”
来:“老同志们心都焦急着呢。陈云、彭真、先念、王震还有邓大姐,包括我,心
里都急着呢。”又反覆强调了戈尔巴乔夫来访、而学生要绝食可能造成的国际恶劣
影响。实际上,邓小平这次谈话是告诉赵紫阳:给你最后的机会当机立断,“不管
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平息学潮,什么方法都行,但老同志已经等
不得了,如果你的办法再不奏效,你就得听我的了。就在当天,学生进驻天安门广
场绝食,在邓与元老们看来,等于宣告了赵紫阳方针的破产。●五月十九日凌晨,
赵紫阳去广场看望绝食学生。上午,邓小平打电话给杨尚昆要杨前来,非常生气地
对杨说:赵紫阳“哭丧着脸,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实在太不讲组织原则了,太没有
纪律了”。这次两人谈话,引人注目的是邓小平诉苦:“这次事件爆发以来,我承
受了多大的党内压力”。赵紫阳亚行讲话出来后,李先念“对我讲,这是另一个司
令部的声音”,“陈云、先念等都给我打电话”,责备说“学生去天安门就是中央
纵容的结果”,而赵却不体谅,“一点不配合”。又居然要杨尚昆评理:“在我们
的党内,我不应该算作是保守的。我恋权位吗?”邓小平居然表露了交出权力的意
见:“大家一直围着我,尊重我。重大事情要我拍板。我的份量太重。对党对国家
都不利。我是应该考虑退的问题了”。不过,他话锋一转,却将退不了的责任推给
其他元老:“事情明摆着,想退现在都退不了,先念、王震他们会同意我退?”这
次谈话最引起争议的,就是杨尚昆汇报“徐海东大将的儿子”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
对军委命令“表示执行不了”,这一段描绘竟有了过多坊间报导文学的色彩,说“
为了减轻邓小平已经很沉重的心理负担,杨尚昆不经意地”提起此事,而邓只是轻
描淡写地说:“军人,谁都不能违抗命令。徐海东的儿子也不例外。军队的事你去
处理吧。军纪一定要严,军心一定要齐。”不少人以此为例力斥其假:杨尚昆作为
军委常务副主席,怎么可能不知道徐勤先并非徐海东的儿子?笔者认为:杨尚昆对
邓小平讲错、对友人追述时记错、口误、友人对“张良”转述过程中出岔……这些
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并不是只能以“文件是伪造的”来解释这一失实的。比这个“
儿子”更解释不通的倒是:军队开动在即,治军一贯非常严格的军委主席和副主席
,对一个集团军军长抗命居然漫不经意!尤其是这个军长还是“将门之子”(尽管
不是事实),难道能不详加考究他抗命的动机图谋、下面有无响应,上面有无靠山
,受何人指使又指使何人,与军外、国外颠覆势力是否有联系、勾结,邓小平轻飘
飘说一句“军队的事你去处理吧”就一笔带过?这是绝对无法让人信服的。白居易
在《长恨歌》中说:“夜半无人私语时”,“词中有誓两心知”──“私语时”只
能“两心知”,两三个人的谈话,若非当事人,他人如何得知?以上所述这些单独
谈话,参加者都只有两人或者三人,按照常理和惯例,这种类型的机密谈话,不会
有秘书在场记录,不可能留下任何现场文字。那么,泄露的可能性只剩下当事人事
后对人追述了。一般来说,追述者是不会只追述谈话者所谈内容本身,而绝不涉及
谈话者的姿势、语气、环境、气氛的。尤其是“张良”这样的人──从他这本书的
序和后记、以及在媒体上发表的文字判断,他与同伴并未受过多少史学规范训练,
也不具备这类文件汇编所要求的专业质素,尽管他自己说“尽可能避免加上我们的
主观评论”,但行文中不小心掺入自己带有主观色彩的看法完全是可能的。尤其是
书中关于动作和心情的描述(例如上述赵紫阳与李鹏谈话中“李鹏一坐下,就对赵
紫阳说”,以及“为了减轻邓小平已经很沉重的心理负担,杨尚昆不经意地对邓小
平说”,显然都更像事后对人追述或者再转述时,混杂了追述者或转述者的情绪、
想像。难怪中共要从这些蛛丝马迹,去追查赵紫阳、杨尚昆、万里等人的家人,他
们的智商并不像人们所以为的那样低!综上所述,本书中就算真实性最启人疑窦的
部份──两至三人的谈话,我认为基本上也是可信的,真正有疑点的,数去数来,
只有五月十九日邓小平与杨尚昆的那一次谈话。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中国“六四”真相》中文版出版之后,文件的真伪理应受到更严格的检视
。不过这本书出人意外地已经在中共内部引起持续震憾,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对外
的强烈反应、对内的浩大动作,已经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这本书的冲击力,真不真的
问题倒在其次了!

相关文章
作 者 :石若虚
出 处 :北京之春
日 期 :2003年7月27日22:4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