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号-封面主题:九一一与世界政治 陈破空简介 陈破空文章检索

 
反恐 全球演变与中美关系..........陈破空
 
 

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在纽约和华盛顿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亡
。恐怖袭击以美国的经济中心(世界贸易大厦)、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和政治中心
(白宫或“空军一号”)为目标,直接而猛烈地撞击了美国的心脏地带。之后,恐怖
分子或极端分子继续以炭疽病菌挑战自由世界,威胁平民生命安全。以美国为首的
国际反恐联盟形成之后,正在阿富汗展开艰苦的打恐战争。世界格局和中美关系,
处于新一轮微妙的演变之中。

“九一一”副产品:全球经济再受打击

“九一一”之前,美国经济已经步入低迷的周期,恐怖事件令美国经济雪
上加霜。在美国本土,航空公司纷纷倒闭或大量裁员,预计今年航空业的亏损高达
120亿美元;炭疽病菌发生几星期之内,仅美国邮政系统,损失即以数十亿美元计;
一些银行与保险公司面临破产,单单美国的资本市场,一周内损失就超过1000亿美
元;华尔街股市在遭受重创之后,时涨时落,徘徊于低位。连带影响的旅游业、酒
店业、零售业等等,均出现大幅滑落。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0.4%的负增长
,是美国十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为此,美国经济正式进入战后第十一次衰退。
国民经济年产值高达8万亿美元以上的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对
全球而言,美国经济的任何震荡,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谓“城门
失火,殃及鱼池”。据估计,“九一一”惨剧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万亿
美元。
在中国,第90届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即今年度的秋交会,遭到二十年来
的最大挫败:与上届相比,与会客商和成交金额分别锐减9.4%和15.4%。显然,“九
一一”事件,是导致广交会业绩大幅度滑落的直接原因。因为,在本届广交会中,
美国和中东地区的与会客户和交易额减少最为严重,该两地区与会客商人数分别减
少18.2%和50%,成交金额也分别减少了22%和55%。而就在本届广交会举行前夕,总
理朱熔基信誓旦旦地说,有信心保持广交会的业绩增长;并声称:“九一一”事件
对中国经济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朱熔基还打破惯例,亲自主持了本届广交会的
开幕式,以示“打气”。
朱熔基所说的机会,就是人们普遍谈论的“中国机会论”:当恐怖主义威
胁世界和平的时候,反而凸显出高压统治下的中国,其内部环境的“安全”;当东
南亚国家因为阿富汗战事而呈现动荡的时候,外资改向流入中国的趋势将得以强化
;美国和西方国家出于建立广泛“反恐联盟”的需要,不得不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从而使北京政权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人权批评和政治改革压力;等等。然而,事情并
非如此简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溶入全球化的行列,中国经济已经不可
能超然于世,而必将与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广交会的挫败,动摇了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神话。而且,这一挫败,只是中国经济渐露衰败的一个缩
影。
在中国经济产值的构成上,出口总值占国民经济(GDP)的23%;而出口总值
中,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占21%,鉴于美国经济滑坡,中国经济、尤其外贸出口方面受
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今年第三季度的宏观经济增长,已经明显不如前两个季度。国
有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今年1到8月,国有企业的盈利增长曾高达14%,但九月份,
却反而下挫15%,使1到9月的盈利增长迅速缩减为8.4%。今年9月份,无盈利国有企
业的亏损也出现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扩大,以至于1月至9月,国有企业亏损比去年
同期增加了3.4%,预计全年国有企业亏损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连续几年,维持中
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仍然是政府投资、发行国债、和社会消费开支的被动增长。这一
模式看来将持续下去,比如,当局今年内可能再增发800亿建设国债,明年再增发1
500亿国债,以维持经济增长,进而维持“社会稳定”。鉴于财政部等今年已经发行
4015亿元人民币债券,人们担心,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赤字财政时代。
就在广交会遭到空前挫败的同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0个成员体
首脑正云集上海,举办盛会。上海规模巨大的焰火表演据称创下吉尼斯大全记录,
江泽民等人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但中国经济已经显露一系列败象,清醒的人们
不禁疑问:中国经济的表面繁荣还能持续多久?

全球化,西化,美国化

“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英等国全方位调集海陆空大军,对本拉登恐怖集
团和庇护这一集团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致命打击。这一重大军事行动,志在摧
毁中东恐怖分子的大本营,但也将极大地改变世界战略格局。
就美国来说,“九一一”事件,正如百年前的“缅因号事件”,和半个世
纪前的“珍珠港事件”一样,狂猛的外来突袭,给美国以懵然而沉重的打击,却也
意外地给美国制造了机会。如果说“缅因号”事件,迫使美国结束“不干涉主义”
,从美洲和世界各地彻底驱逐了西班牙殖民势力;如果说“珍珠港事件”,迫使美
国中止“孤立主义”,卷入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击日本、德国于灭顶;那么,“九
一一”事件,迫使美国更深地介入中东和中亚事务,不仅将极大地瓦解国际恐怖主
义,也必将极大地改观世界战略格局。
美利坚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被推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九一一
”事件,使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记录。通过追查和冻结恐怖集团的
资产,世界金融系统和银行系统正按照美国标准予以规范;更严格的航空管制措施
,也使国际航空业的运作标准趋向统一。说得更远一些,未来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
经济活动,都将受到更美式的规范。而所有这些,虽然都被置于美国的标准之下,
理性的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是客观的、不由自主的过程。全球化,西化,美国
化,正在融为一个同义词。这是人类文明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美国的反恐行动,
并没有等待联合国的决议。这又是一个标志:联合国的作用正在下降。事实上,尽
管联合国赢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许多时候,在联合
国大会中,左派的、潦倒的、野蛮的、专制的、甚至流氓的国家群充当了“多数”
,在一国一票的机制下,它们往往能操纵联合国的决议,左右联合国的进退,无数
次地令联合国屈从于邪恶势力。正是在这些流氓国家或准流氓国家的操纵下,谴责
人权迫害案一再得不到通过;人权的倡导国甚至被淘汰出局;弱小的民主政权长期
不得加入联合国;等等。种种荒谬,不一而足。
不管一些人愿意还是不愿意,在巨大而广泛的“反恐联盟”形成之际,一
个世界政府的雏形正渐渐浮现,轮廓缓缓成型。那就是:和平与民主的堡垒,自由
和强大的美国。美国被迫作出自卫反击,美国也必须作出自卫反击。它具有反击的
实力。当然,针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俄罗斯,从事件发生
的一开始,就表现出坚定的反恐立场,并对美国的军事行动予以有力支持和配合。
但是,正奉行“强国路线”的普京当局,对阿富汗的介入,决不简单。其一,俄罗
斯在中亚地区有切身利益,决心继续维持在该地区的区域影响力;其二,车臣分裂
势力,及其与中东恐怖主义的勾结,一直令莫斯科头痛,普京有意借用美国被袭、
国际反恐联盟形成的有利时机,予车臣分裂势力以进一步的打击或孤立;其三,前
苏联曾入侵阿富汗,并遭到惨痛败绩,今天俄罗斯有机会再度介入阿富汗,大可报
仇雪恨;其四,莫斯科决不愿意看到中亚事务被美国单独主宰,而决与美国在这一
地区分庭抗礼,达成势力均衡。为此,莫斯科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两年前俄国曾在
科索沃突然出兵,抢占地盘;今天如法炮制,派出特种兵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阿富
汗。突然加大对阿富汗北方联盟的支持,抢先援以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意在巩
固阿富汗境内的亲俄势力。以其传统盟国印度在南边牵制巴基斯坦,压制巴基斯坦
或其他亲西方势力的作为。
阿富汗其他周边国家的表现,则更为复杂。印度,全力支持美国反恐,却
防范在阿富汗出现有利于宿敌巴基斯坦的政权,并希望美国关注印巴在克什米尔问
题上的冲突;巴基斯坦,冒着得罪国内狂热回教势力的风险,站在支持美国反恐的
最前线,却最担心俄国、伊朗、印度等国趁机影响阿富汗;伊朗,被改革派主导的
德黑兰,一方面继续高唱反美高调,另一方面却巴不得美国一举摧毁塔利班,这些
年,后者更令伊朗痛恨。作为邻国,伊朗也希望争得在阿富汗未来政府安排上的发
言权,所以,如俄国一样,全力支持北方联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包括塔吉克斯
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甚至更远的吉尔吉斯、格鲁吉亚等国,都纷纷为
美国反恐大开绿灯,开放领空领土或同意驻军,使美国势力首次挥入前冷战堡垒。
之所以如此,一则有俄国的首肯,二则这些新独立的中亚国家,本来对美国态度暧
昧。借机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是他们的真正心蕴。同时,恐怖主义在中亚地区如瘟
疫般蔓延,直接威胁了这些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联手打恐,此其时也。

战略格局重组:对中共的“全包围”

相比之下,同是阿富汗邻国的中国,却显得尴尬和不自在起来。往者,北
京政权与中东恐怖集团或恐怖国家一直有着说不清的暧昧关系:向后者出售武器,
尤其国际条约所禁止的核子武器或高科技武器;向后者提供技术或经济合作;向后
者提供或交换情报。等等。
中国电信华威科技公司甚至与塔利班签订合同,为本拉登居住的地区提供
有限度的电话网络。最为巧合和严重的是,就在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九一一”当
日,北京当局与塔利班政权签订了“经济与技术合作备忘录”。即便是反恐战争开
始之后,有关中共勾结恐怖分子的报导仍不绝于耳:中共暗中支持塔利班;中共派
遣万名回族兵进入阿富汗;中共掩护本拉登及其凯达组织撤退;等等。种种传闻不
断,一时真假难辩,难道全属空穴来风不成?
不管怎么,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至少导致北京当局与阿富汗及其周边国
家的大宗军火交易难以为继。同时,鉴于阿富汗与中国西部有边界接壤,如果美国
通过军事行动,在阿富汗最终扶持起亲美的新政权,将使北京当局腹背受敌。设若
中共继续与塔利班或本拉登集团继续偷偷往来,则只会自绝于国际社会。假如阿富
汗恐怖分子被迫逃往中国,则可能与新疆独立运动结盟,同样对北京不利。一旦中
国西部边陲的动荡加剧,中国内地亦将不得安宁。 事实上,美国或北约的
势力进入阿富汗之后,中共便处于被“全包围”的空前状态:东边,日本和韩国,
均为美国的坚定盟国;北韩自顾不暇,并急于同南韩改善关系;离心力正盛的台湾
,是北京头痛的“烫手山芋”。东南边,各东南亚国家的普遍态度是,对中共,畏
惧大于亲近,对美国,则亲近大于畏惧。西南边,不管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乐
于同美国打得火热;北边,俄罗斯及其他几个前苏联国家,不久前才刚刚与中共组
成“上海五国联盟”,但联盟形成的次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宣称:俄罗斯有能力
单独应付国际挑战,不受任何联盟的制约,透露出参与联盟的象征性和假意;果然
,“九一一”事件一发生,莫斯科即鲜明地表态支持华盛顿,除中国之外的其他三
个“上海五国联盟”的成员国,也持同样态度,所谓“上海五国联盟”,顿时沦为
一纸空文,令中共颇显得孤立和难堪;俄罗斯并直接谋求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发言权
,竭尽保护其在中亚地区的区域利益,而径直将北京晾在一边。可以说,“九一一
”迄今,中共除了被迫在口头上空洞地(违心地)表态反恐之外,在阿富汗问题上,
几乎完全丧失发言权。
遭受恐怖袭击后,美国受到的同情和支持是空前的,几件指标性的事实:
北约首次启用“共同防御条约”,十九个成员国强有力地挺美,使中共挑拨性的“
舆论导向”第一次变得无机可乘;俄罗斯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予美国以坚定支持,
并以实际行动共同打恐;中共的重要盟国巴基斯坦,在未与中共通报和协商的情况
下,答应美国的全部要求,全力协助美国打恐;连美国宿敌伊朗、叙利亚、利比亚
,都含蓄地向美国示好;中共宿敌印度则大显神通,在美国反恐联盟中发挥重要作
用。所有这些,都表明,北京在中亚和南亚地区苦心经营的战略联盟几乎土崩瓦解

此时此刻,有人也谈论所谓“中美关系改善”的话题,但是,除伊拉克之
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加入了“反恐联盟”。如果说美中关系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改善
,那么,有多少国家与美国的关系都得到了改善?在反恐行动中,中共又有多少资
本,增添与美国关系的份量?提供领空领土供美军使用?还是提供人力物力以资协
助?的确,改善中美关系,是北京当局的苦心所在。加入国际反恐联盟,是北京的
最佳机会;十月份上海APEC会议,则是最佳场所。美国总统布什莅临上海,北京方
面收获最大的,便是布什那句“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北京为此喜极欲狂,在报
导中大肆渲染。台湾代表受到北京打压,美国出于策略考虑,也没有出面说话,北
京感到十分满意。然而,纵观中美首脑会,其间的分歧却十分明显。华盛顿方面,
在赞扬北京支持反恐的同时,却警告北京:不能以反恐为由,迫害少数民族;在肯
定中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却提醒北京: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应该并行不悖。北京方
面,一边表态支持美国反恐打恐,一边却重复了一大堆废话,什么打恐应该由联合
国主导啦,什么打恐不可伤及平民和无辜啦,什么要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啦,
即要求打击包括由北京定义和栽脏的新疆独立运动,等等。实际上显示了北京对美
国打恐,全球战略格局演变的焦虑和不安。
一句话,中美关系并没有因为反恐和APEC会议,而取得实质性的改善。倒
是美俄、美国与其他国家多边关系的互动,增添了中美、中俄、以及中国与其他国
家多边关系的变数。□

相关文章
- 给幸幸灾乐祸者....................武铭
- 为人类而战......................刘洪波
-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郑源
- 文明与野蛮之战....................胡平
- 海外民运组织发起签名悼念活动

作 者 :陈破空
出 处 :北春编缉
日 期 :2003年7月21日16:33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銆婂寳浜箣鏄ャ€嬬紪杈戦儴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鍦板潃: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鐢佃瘽锛�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