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之旅》以朴实而感人的文字见证了一个汉语流亡者对良知的坚守,
对人权、自由的真挚追求,见证了我们这个将死方生的大时代。
12年前那个谎言掩盖了真相的时刻,作者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她凭的只是
一个教师和母亲的爱心、一个公民的良心。其实尘埃已落定,飞蛾投火的结局早在
意料之中。但她无法容忍野蛮的暴力对无辜生命的剥夺,失去生命的悲痛淹没了她
对强权的恐惧。她因此而身陷囹圄,告别了心爱的讲台。但她始终没有低下高贵的
头颅,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懊悔。《“六.四”灾难》记下了她3年政治犯生涯中的
点点滴滴,记下了一个中国女性在遭受政治迫害时的凛然风骨。
即使在被迫流亡异国他乡的岁月里,她又何曾忘记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在夜幕遮掩下的浩劫。她曾为横尸街头的无辜死难者失声痛哭。她曾为自己的悲伤
与愤怒丧失自由。在听不到母语的异土,《年年“六.四”》,她都写下了她深情
的悼念和沉痛的谴责。
当多少形形色色的流亡者忙于争名夺利、忙于招摇撞骗、忙于欺世盗名的
时候,作者把她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藏高原,投向了那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达赖
喇嘛的圣者人格深深地感染着她善良的灵魂。《人权之旅》、《西藏生死》、《北
欧巡礼》等,留下了她为人权呼喊的足迹。透过这些文字,我以为她对人权的热情
,完全出自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早已超越了民族、语言和宗教的界限。
我读过作者未收入《人权之旅》的一篇文章,自述一个不懂政治的女教师
成了“反革命”,曾让人跌破眼镜。她说:“在失去故园流亡异乡的今天,我仍然
认为自己是不懂政治的。如果政治意味着争权夺利,那我永远也不屑去懂。但是,
当政治意味着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人权的关注,意味着一份社会责任和义务
,我怎么能不去关心和参与呢?
“既然我们注定要在一个铁血的世界里生存,既然历史要用残酷的事件抹
掉往日女性的浪漫,我也就被迫用肩膀扛起黑暗。凭着自己的本心,对强权说出真
理,在需要的时候拍案而起。虽然理想主义者的战斗从来就没有回报,但是人生因
此不虚此行。”
我把这些话看作解读《人权之旅》的一把钥匙。她之所以毅然踏上人权之
旅,就源于她对政治的理解──这不是权力的角逐和拼杀,不是阴谋和阳谋,而是
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这不是狭隘的政治选择,而是生活的选择、做人的选
择。与做人相比,任何制度都是从属的。因此,她在天亮之前就踏上旅程,去寻求
更加美好的生活,“人生因此不虚此行”。我想,这也是《人权之旅》一书最大的
价值所在。一句话,就是对传统的、以权力为指向的狭隘政治的超越。在面临社会
转型的时刻,在一个经历过无数次王朝更迭的古老国度,如何才能摆脱周而复始的
恶性循环,如何才能把中国带入一个文明、健康的新时代,这本书的出版起码提供
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以争取人权而不是夺取权力为目标,执着于捍卫人的基本
权利,而不是热衷于改朝换代。把目光放远一点,把视野放宽一点,在海内、外“
彼可取而代之”式的梦魇仍不绝如缕的今天,这本书无疑也是一剂清醒剂。我深信
,任何狭隘的政治都是暂时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从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到从容辗转于军阀枪弹下的刘和珍君们
,从被残杀的林昭、李九莲到幸存的林希翎、王容芬,从始终坚持社会批判的肖雪
慧、何清涟到将“流亡之旅”作为“人权之旅”的茉莉,中国女性在20世纪留下了
可歌可泣的记录。
我祝愿作者在21世纪早日结束流亡之旅,回到她魂牵梦萦的故园。我相信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杀戮,还有不公正,还有政治迫害,她就不会停止她的人权
之旅,停止她的呐喊、她的抗议、她的关怀。(2001年6月10日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