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踊跃订购,慷慨赞助
《北京之春》负责先生们:您们好!
我是贵刊的长期读者。顷读六月号编者的话,得知您们目前的财务比较紧张,
希望大家踊跃订购,慷慨赞助。
多年以来,我都渴望中国──我的母国能够实行民主,让人民过幸福的日子。
我支援民主,也就支援民运,也就支援为民运发言,为民主呐喊的《北京之春》,
我希望您们即使经济困难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让民主的旗帜倒下。
现在民运正处在低潮期。不过一场革命,一场运动总会有高潮期和低潮期。寒
冬之后必有暖春,低潮期过后必有高潮期。在高潮期许许多人涌进来,这没有什么
稀奇。在低潮期仍有一些坚持阵地、艰苦奋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那才可贵。人数虽少,却是精英。正是这些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希望
。
现在中国的民运已不像“六四”时期那样轰轰烈烈。可是民主思想更加深入人
心,最近六月二日洛杉矶侨报(由中共侨办创办的党报)周末头版头条登载一篇题为
“再说俄国的启示”的政论文。该文要旨是中国在学俄国靠拢西方,进行政治改革
实现民主。在党报上居然出现这样的言论,可见实行民主已属中国党内党外有识之
士的普遍要求。在国内现在也有一些刊物公开谈论民主,如《百年潮》、《炎黄春
秋》、《视界》等。江泽民的智囊刘吉也主张政治改革实行民主。虽然他所提倡的
民主和人民所要求的民主还有相当距离,但总比目前的特权专制要好得多。总之现
在中国人心思变已成一股强大的潜流。这股潜流终有一日会汹涌澎湃起来成为惊涛
骇浪,足以冲毁一切宫殿。我们对中国民主前途还抱有无限信心。不过我认为海外
民运在策略方面也需要有所调整,才能在华人社区中扩大影响。
谨致敬礼,并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读者 林爱民 顿首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北京之春》编辑:各位好!
非常感谢各位为中国民主化事业所做的努力。我是退休职员,从大陆来美探亲,
每次都要买《北京之春》看,而且尽量带回去,给志同道合的人看。你们不要感到
孤独,你们是中国的精英,当然是少数。但大陆的人无法找到能说话的刊物,所以
都沉默。由於“文革”的影响,人们彼此信任程度较低。中共安全部的特务在美一
定不少。你们要注意,大家要团结。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民主事业贡献力量,人们会牢记你们的功劳。
祝大家好运!
石效 02-07-16
“三个代表”也只能作秀而已
编辑先生:
为配合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保住总书记位子,中共主管意识形态部门开足马力
,把江的“三个代表”作为江泽民学说在党内外大肆鼓吹。殊不知,这恰恰暴露出
中共丑态。
“三个代表”除了自暴其丑外,更显露出人民已对中共的统治完全失去信心,
即对共产党根本不信任。民不信党,党不信党,正反映出中共专制统治所造成的结
党营私,假共济私充斥所到之处。
当然江泽民在十六大之际将“三个代表”粉墨登场,别有用意,即把江泽民学
说“三个代表”以党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以钳制“反党,反华人士”,以利大打出
手。当年毛泽东在“文革”倒行逆施最凶关头,发出了党组织应是“先锋队,战斗
队”和“伟大、光荣、正确”的指示,维护其万物独尊的皇帝地位。如今江泽民以
“三个代表”自居,也无疑是为了打击反对势力,巩固其“江山”而已。但是历史
告诉我们,毛泽东的“伟大、光荣、正确”已贻笑大方,成为笑柄,而江泽民的“
三个代表”也只能作秀而已。
(德国)郁力生
民运人士不是政治家
中国海外民主运动渐成强弩之末,并显出偃旗息鼓之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论者将主因归咎于民运人士的纲领不实际、组织不团结,甚至性格不宽容。有人恨
铁不成钢,更有人对之痛加鞭挞。
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了、但同时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民运人士中极少真正
意义上的政治家。这个群体缺乏众望所归、从者如潮而又左右逢源的人物,尚未形
成一个严密的政治组织,至目前还仅是一批有共同政敌和类似政见的异议人士。
这批人在中国推动过重要的政治文化思潮,领导过震惊世界的学生运动,其中
不乏杰出的思想启蒙者和文化先锋。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
的地位已被历史确认。
六四”前后,那些跟随追捧他们、后来又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不自觉陷入了一
个认识误区:一方面将这些思想先知和叛逆者作为精神领袖,另一方面又将变革政
治、改良社会的重任寄托在他们身上。当这些人被拘禁驱逐,不少追随者因为他们
未能“抓住时机”、利用“六四”前的形势大有作为而懊恼失落。直至这些政治偶
像成为流亡人士、其中有人在异国为生存和争取有限资源而暴露出软弱人性的时候
,他们在原来的崇拜者和同情者的心目中,就不仅是失败者,而且沦为有缺陷的普
通人了。此后,对民运人士的批评就与日俱增。
如果民运人士自离国就韬光养晦,通过各种姿态甚至“作秀”给国人以希望,
并不断在心理上满足民众多种诉求,那么他们一定不致如今日光环褪尽。而实际上
当时他们所做的是,向群众对偶像不切实际的期望和严苛的指责展开反击。特别是
当某些批评者将“政体” 和“国家”混为一体,认为民运为中国抹黑,民运人士言
之为民族劣根性反唇相讥,伤害了众人的民族感情而招致围攻。全无政治家的策略
和世故,只有一派迂阔的书生意气。
这种思维模式,显示出相当部分民运人士仍然在思想和哲学的层次上审视和处
理中国问题,不惜让自己变成孤独的文化斗士。在性格和行为取向上,他们更偏向
鲁迅而非孙中山。要求他们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的操作者是不切实际的,从
这个角度量度他们的言行也是不公平的。
一个民族的政治家不成熟,说到底是因为民智不开和社会滋养不足。当我们批
评某些政治人物难孚众望或品行不佳,同时又真正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那么,我
们应该问问,我自己能为这个民族作点什么。如果我们没有牺牲的兴趣或勇气,至
少我们有可能为出现伟大的政治家制造一种有利的氛围。
陈冀辉
再接再励把刊物办好
北京之春编辑部:
贵刊封面设计一向较好。今年八月号的尤其好。在炎炎骄阳下,一个赤膊
上身的无 家可归者扑跪在路边向人乞讨。衣着整齐的人们在扑跪者旁边匆匆而过,
视而不见。
一个多么震撼人心的镜头。这说明了:1、中国大陆的贫富悬殊何其严重。
2、中国社会的同情心何其缺乏。3、《北京之春》编辑者很具获取反映国内现实的
照片的能力, 而且在选用时慧眼独具。
我曾发现有的民运刊物常以某些人士的头象作封面。我大惑不解。这样作有
什么作 用呢?我甚至担心这样作会拉大民运刊物和一般群众的距离。民众有可能会
认为民运刊物只不过是在为那些人士“造势”而已。 希望《北京之春》编辑部的同
仁们再接再励把贵刊办得好上加好。
一读者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