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号-封面主题 任不寐简介 任不寐文章检索

 
合肥学运说明了什幺...........(北京)任不寐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英语国贸专业的三名三年级女生,出校门沿人行横
道线穿越马路时,被一辆带挂大货车撞上,造成两名学生殒命,一名学生昏迷。在
事发地,一学生表示,肇事车辆违章闯红灯是酿成这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但《新安晚报》的报导却认为死难者的不幸是由于她们闯红灯造成的,引起学生
愤怒。该大学上万名学生到政府大楼示威,同时到《新安晚报》报社示威。《明报
》报导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包括严惩肇事者、做好高校门口
交通安全工作、各高校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新安晚报》也表示将在1月9日头版对
于不实报导做出公开道歉,并更正本月7日的不实报导和处理有关记者。目前,事态
似乎已经平息。 
    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起“学生运动”。它的发生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
一、所谓大陆的“群体性事件”根本和“动乱”无关,而是关乎社会公正和宪法权
利问题的。恰恰是由于政府及其喉舌的“为所欲为”,才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
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用武力弹压示威和抗议就根本不是为了什幺社会稳定,
而是为了权力自保。 
    第二、合肥事件的“妥善处理”表明,政治决不是“三个代表”和“为人民服
务”所定义的政治,而是一个“讨价还价”的公共过程。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示威的
压力,上述处理结果是不可能发生的。人们应当记住,没有一位官员愿意主动地为
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因此,公民捍卫自己的权利就不可能依靠“代表”们的“政
治觉悟”,而需要依靠自己的“政治觉悟”,即捍卫自己权利的公民意识。在这种
意义上,我愿意把合肥事件视为新世纪中国自由运动的良性开端,或者将之视为香
港抗议23条立法运动在大陆的某种延伸──一个迟到的春天正在来临,它被阻挡了
13年之久。 
    当然,我们不能对这个季节盲目乐观。当今中国,不公正问题此起彼伏,但有
哪些抗议行动取得了当事人满意的结果了呢?去年大庆等地发生工潮,示威领袖却
面临重刑的报复。那幺为什幺合肥事件达成了相反的结果?关键是这次学生运动的
目标是有限的,是政府在一定程度内可以“妥协”的。但尽管如此,“秋后算帐”
也不能说完全可以避免。由于这个体制是反政治或非政治的,由于几十年来的政治
小传统,它的心胸还难以宽容“自下而上的政治”,因此,人们必须密切关注“合
肥以后的日子”。 
    不过某些乐观的估计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对合肥事件的处理也检验着“胡锦
涛政府”的政治水平和开明程度。总的来说,这次事件及其处理给了人们某种不同
于江时代的印象。这些不同在政治上意味着什幺,人们还将拭目以待。 
    此时大陆正是严冬季节,千里冰封,满目荒凉。遵命中的数万家媒体对“合肥
事件”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象黄河封口一样闭口不言。从这种意义上说,合肥的
大学生实在只是取得了有限的成果──他们的声音并没有传到应该传到的地方。换
句话说,不是《新安晚报》,而是“《新安晚报》们”才是自由和公正真正的敌人

相关文章
作 者 :任不寐
出 处 :北京之春
日 期 :2003年7月14日2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