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号-理论探索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思想动态
 
 

4-5月思想动态

  
萨斯瘟疫
    突然爆发的萨斯瘟疫掩盖了伊战引发的思想争论,毕竟,在对待萨斯这个人类的敌人面前,没有太多大是大非。不过,各个阵营内部的小型讨论也在继续:“到底谁买单?”
  关于中央财政应该承担诊治SARS的一切费用的呼吁,同属于自由主义阵营的王怡与秋风进行了辩论。身在四川的王怡认为,此呼吁有违自由政体的有关权力划分及制衡的结构与程序;而在疫区北京的秋风则强调,在极端状态下,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公共安全问题,只有国家才有这种强制权,通过动用中央财政及时而普遍地控制疫情传播,自由主义者在坚持自由政体的结构和原则的同时,政治实践应当是审慎度势的。
  “洪水模式还是瘟疫模式”——
  当北京的学者们被围在了每天近百人感染、近千人隔离的紧张疫区的时候,上海的朱大可可以分析的更加准确点:当中国领导人以“洪水模式”开展反对萨斯的人民战争的时候,“这种所谓的群众运动不是别的,就是把民众以公共集会、团体行动和各种身体亲密接触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以推行执政者的非典意志”。但可惜的是,在瘟疫面前,“群众运动就是SARS病毒的可笑的同谋。”事实上,“隔离与孤立,就是“瘟疫模式”的基本纲领。它是我们应对SARS的唯一正确的危机管理方式。”
  “萨斯瘟疫是中国的911”棗希望当局以任何机会为契机进行政治改革的冲动一直没有在思想界淡化。半官方色彩的《中国新闻周刊》刊发杜钢建、陆学艺等十位学者的访谈,反思在萨斯战役中政府的失误,鼓励当局以此为改革新起点。胡锦涛撤掉卫生部长、北京市长在普通中国人心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虽然3月整肃媒体风刚过,一些学者又勉强重新拾起对政治改革的希望。
  
公安命案
  
  针对4月25日广州外来人员孙志刚因缺暂住证命丧收容所一事,即便不搬出宪法对人权的诸多美好规定,一般中国人的反映也是类似的,“丧尽天良”。如果不是萨斯瘟疫横行数月,这件事情会成为很长时间的一个焦点。十年来,关于暂住证问题、收容遣返制度问题以及派生的大量人权侵犯事件已经让媒体的评论版和封面故事给说烂了,以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法律专家萧瀚指出,公安警察涉嫌犯罪侵害公民权事件屡屡发生,因为中国的治安警察兼具行政权和部分司法权双重功能,他呼吁尽快改革警察权,让原来不当划给治安警察的司法权重新划归到司法权辖下。
  
   悼念慎之
  
  非常时期,大树凋零。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领军人物”的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之,因病于2003年4月22日上午10时5分在北京逝世。因纸质媒体的失语,众多的纪念文章大都是通过网络发布的。在这些纪念文章中,李慎之被称为“最后的士大夫”(王焱),“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任东来),“一位在新旧体制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寻求中国走出‘治乱循环怪圈’的政治学家”(张英红)。王毅则称李慎之“高举重新启蒙的火种而到最后一息”,袁伟时发表题为《从顾准到李慎之》的文章表示“要是说顾准是冰雪世界中屹立的孤峰的话,李慎之是层岚叠翠中的高山”。
  李慎之的文章因此也成为思想界小众讨论的热点。福建律师自由主义者陈永苗读过李慎之《革命压倒民主-〈历史的先声〉序》后表示,“如果说这个世间确实有一个邪恶而可怕的魔王,那就是政治。许诺无限幸福和美好的政治,也是从一开始就是那个邪恶而可怕的魔王。”
  在这里,任何理想都会走向反面。”在援引了刘易斯.博洛尔在《政治的罪恶》中的话“只有当取得政权的人将他处在反对派地位时所表明的自由原则付诸实施时,才有可能相信他的自由主义的真诚”之后,陈永苗指出,民主既然是历史的承诺,以任何理由拖延,都会被认为是欺骗。如果李慎之这样的共产党人都如此认为,何况社会底层?
  
走向共和
  
  从今年四月开始在中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因赋予了慈禧、光绪、袁世凯、李鸿章、孙中山等人以大陆意义的全新影视形象,从而引来众多评议。中国社科院历史学者、《走向共和》审片人雷颐认为,《走向共和》值得肯定之处是其对洋务运动的肯定,对李鸿章复杂性的塑造。“它内在的理论就是把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奋发图强追求现代化的一个进步环节。从学术研究来说,实际上学术界从1979年底、1980年初就已经对洋务运动和李鸿章逐渐提出新的看法,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甚至有些异端邪说的味道,但十几年后,这一观点成为学术界相当主流的观点,而20年后,已经是平常的观点。但是非常奇怪,这种观点一直没有扩展到学术界之外。所以,这个电视剧最成功的地方,是作者很有历史感,吸收了学术界的成果”。但他同时表示,该剧对李鸿章和洋务运动的表现中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这可能跟一部电视剧的承载能力有关。而“最大的失败是对维新派完全进行了漫画化”。
  但对该剧持激烈批评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出版有《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等书的学者姜鸣受邀在《文汇报》撰文表示“失望和遗憾”,他称该片作者“毫无顾忌地下手”致使“周围稍有史学基础的朋友,都说不忍再看下去了”。
  姜鸣批评该剧“在讲述历史的过程时,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完全自由发挥”,“从内容上看,胡编乱造比比皆是”。
针对该剧编剧盛和煜称“慈禧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她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大清王朝,她阴险也好,残暴也好,专制也好,都是为了这个”。在中国大陆享有盛誉的媒体《南方都市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称,“对历史,我们总有误读之处,在有充分的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的前提下,为历史人物翻案,要得。但像盛和煜这样信口臧否,要不得”。因了《走向共和》的热播,学界与大众媒体对清末民初这段历史的探讨得以升温。

相关文章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日 期 :2003年7月18日22: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