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号-杂感 凌锋简介 凌锋文章检索

 
芙蓉国里有朝晖................凌锋
 
 

看到余杰文章中介绍柯云路新出版的以文革全过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芙蓉国》﹐心里非常高兴。可惜我孤陋寡闻﹐没有注意到有这本小说的出现﹐而以“辛克”的笔名来掩饰柯云路的真人,是避免是非﹐还是有其他原因﹖柯云路是我敬佩的作家之一,八○年代的《新星》对我影响不小,从文学的角度﹐帮助我燃起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希望﹐当时我在香港《信报》就曾一度以“章向南”的笔名﹐专门评论中国的改革事业﹐以同《新星》中的主人公李向南相呼应。其后他出版的《昼与夜》和《衰与荣》,因为部头太大﹐我也很忙,就没有去看了。以后他“沉迷”在神秘主义之中﹐特别是同“名医”胡万林的关系﹐使我相当困惑。对他的著作也少关注了。很遗憾﹐余杰谈到这一段﹐对柯云路的心路历程也表示不解。是不是柯云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而误入“歧途”?还是有意对外表白他的“遁世”?

但是我也很高兴大概一﹑两年前看到他在《当代》(﹖)文学期刊发表的新作《黑山堡纲鉴》﹐也是以文革为题材﹐虽然也有少少的怪诞(可能他后来的表现影响我对他的看法而“先入为主”)﹐但是我很高兴﹐他终于回到“现实”,继续发挥他的才华﹐特别是敢于触摸文革的禁区。但是实际上《芙蓉国》已经显示他的“大手笔”了。

开始在网上看到余杰文章提及“芙蓉国”﹐因为字迹小﹐还以为是“芙蓉镇”﹐心想有甚么事使余杰旧书新炒﹐后来看清有一字之差。我看的文学作品不多﹐《芙蓉镇》是我所看到的描写文革最精彩的长篇小说。柯云路的新作书名﹐有没有“侵犯”古华“芙蓉镇”的知识产权﹖但是柯云路取“芙蓉国”这个书名﹐我想他也有深意﹐至少是否表明同“芙蓉镇”有传承关系﹖不同的是古华的背景是“镇”,而柯云路已经扩展到“国”了。因为根据余杰的介绍,《芙蓉国》书中的内容﹐有基层﹐更有上层﹐人物到了顶层的毛泽东、周恩来﹑江青等等。这些年来﹐尽管中共在新闻学术出版界一直封杀文革资讯,但是不少内容还是逐渐曝光,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新素材。

古华这些年“潜沉”枫叶国,其实他的笔从来没有停过﹐而且对当年中南海的内幕做了不少深入研究﹐而且紧贴现时中国社会的脉搏。但是他的作品是“野史”性质的多。期望他会有文革史诗式的作品出现。其实何止是对古华的期望﹐也是对中国作家们的期望。巴金﹑茅盾﹑老舍﹑曹禺等都被中共阉割过﹐他们的下一代﹐应该挣脱束缚着他们的紧身衣,治疗中共长期统治所造成精神奴役的创伤,创造出中国苦难时期的新文学,像旭日的阳光普照中国文坛﹐为后人留下一个全记录。

相关文章
作 者 :凌锋
出 处 :北京之春
日 期 :2003年11月30日14:5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