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热播的连续剧《走向共和》迎来了主流媒体的一片叫
好声,几乎众口一词:《走向共和》好得很!没有不同声音,连一些史学家也参与
了这个合唱。《走向共和》到底好在哪里?为什幺能大张旗鼓地在央视黄金时间播
出?说穿了,它就是接着《雍正王朝》往下说,为慈禧太后翻案,重塑慈禧这个“
大人物”、“政治家”、“优秀的政治家”的形像。剧中借辜鸿铭之口大大地表达
了中国人民对皇太后的热爱之情,极力张扬了皇太后的反帝爱国之举,重申了战无
不胜的义和团精神,最大限度地肯定了垂帘听政的合理性、合法性。电视剧试图告
诉中国人,没有慈禧太后,就没有中国,没有她中国人民就要吃浑毛猪,光绪帝无
能,国家大事还需要慈禧拿主意,她是晚清中国唯一的不可取代的舵手。名为“走
向共和”,实则歌颂皇权,尤其大大地歌颂了慈禧的英明、爱国,高瞻远瞩,为国
为民,她的所有做法无不为了中国人民好,包括挪用海军经费造颐和园,也是“为
朝廷争面子”,而不是简单地供她一人之享乐。对此,编剧作了这样异想天开的解
释,“但是她作为高层的政治家,她不是不懂得挪用海军的银子意味着什幺。以慈
禧的见识,会犯这个糊涂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她为什幺那幺干?她
有一个理由,就是她做寿时说过的一段话,‘寻常百姓家,老太太做寿,如果做得
风光、体面,那幺左邻右舍就会说这个老太太好福气,她就有面子,她会在那一带
做得起人。’一个老百姓是这样,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慈禧认为如果她,一个国家
最高统治者的生日办寒碜了,怎幺能体现大清国的国泰民安?那幺洋人就会瞧不起
,老百姓也会不服你。洋人瞧不起,他就会欺负你,老百姓不服,你就会出事,江
山社稷就会毁于一旦。所以慈禧办生日就大办特办,她是在为朝廷争面子。”外患
内忧、民不聊生,统治者却要以生日盛典来展现“国泰民安”,世界上还有比这更
荒唐的逻辑吗?慈禧的“万寿盛典”既没能让洋人瞧得起,也未能让老百姓服气,
恐怕还是林白水当年的一副对联说得好:
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
幸?!
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
疆!
在“为朝廷争面子”的幌子下,慈禧的一举一动都变成了“政治家”作为,甚
至包括看戏、唱曲等等娱乐。《走向共和》的编剧之一盛和煜恬不知耻地赞美慈禧
的“高雅情趣”,“慈禧有一些爱好,比如说昆曲、京剧,这种爱好使当时的民间
艺术得以发展,京剧实际上是在她手里走向鼎盛时期。……她热爱京剧,了解京剧
,懂京剧。”在他眼中,慈禧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慈祥的母亲”。慈禧将
光绪帝在瀛台幽禁了整整十年,在她临终之前20个小时,38岁的光绪帝突然先她而
死,成为清代最大的宫廷迷案之一。当年,广东汕头的《双日画报》在登载光绪去
世的消息中有为西太后毒毙等字样,而被查封,发行人曾杏村锒铛入狱。盛和煜所
讲的“母子的情分”不知从何说起?
正是为了塑造慈禧的“政治家”形像,该剧将维新派漫画化、将梁启超矮化,
实际上否定了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在聪明的编剧看来,大清国有了慈禧这样“优
秀的政治家”就够了,还要什幺康有为、梁启超,搞什幺变法。尽管我也知道慷、
梁不是那场维新运动唯一的主角,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当时推动社会进步、政
治变革的意义。
《走向共和》打着非道德的堂皇旗号,根据现实的肉麻需要,任意装扮历史、
解释历史,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认为慈禧掌权时间这幺长,就一定是个“优秀政
治家”。按照编剧的逻辑,历史无是非,历史就是权力的附庸,谁掌握了权力,谁
就是政治家、进而成为“优秀的政治家”。聪明的编剧一方面认为《走向共和》只
是“艺术作品”,极力否定是在为历史人物平反和翻案,另一方面又自称“我是在
大量的研读史料之后,对慈禧有了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判断。我不能从道德层面上
去评判她。我觉得从道德上对一个人的评判长期以来已经严重制约我们对历史人物
的公正评价。我觉得慈禧是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显然,他认为
这个结论不是通过艺术虚构得出的,而是非道德历史观的产物,言下之意,“大人
物”是不受道德约束的,是超越于道德之上的。那幺,《走向共和》到底是“重写
历史”,还是“艺术作品”?
“慈禧是个政治家”,是晚清中国的希望,“就国内的治理而言,她的官场之
道、政治手腕等等是非常出色的。”这是《走向共和》试图告诉活在21世纪的中国
人一个最强烈的信号。善良的人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官场之道、政治手腕”
居然成了可以大肆宣扬的香饽饽。这部电视剧名为“走向共和”,实际上是为慈禧
不散的阴魂唱一曲赞歌,只有专制可以救中国,只有慈禧太后这样“优秀的政治家
”,有着出色的“官场之道、政治手腕”,才能治理好国家,也就是为专制、强权
招魂。与其叫什幺“走向共和”,还不如干脆叫“回到专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