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号-纪念六四 马英九简介 马英九文章检索

 
和平民主两岸趋同的历史选择..(台湾)马英九
 
 

马英九(台湾)


    天安门事件今昔 「六四」转眼已十五个年头,那骇人的一幕幕始终挥之不去,但友人告诉我︰今天北京城内已换了场景,当年坦克集结的公主坟变了容貌,群众溅血的南池子上了新妆,至于天安门广场上则铺了如茵的绿草,衬托着前方历经七百年兴衰却不动如山的紫禁城。

     不过,天安门事件的受难家属仍持续向海外写信控诉,去年因为公开SARS疫情受到海内外敬重的蒋彦永医师,则不断呼吁为「六四」平反。当年陪同赵紫阳到广场探视学生的温家宝,如今已贵为总理。虽然他重申中共中央已对「六四」做出结论,不过语气神色已由其先前的肃杀转为安抚。至于李鹏,原本在回忆录中重提此事,以澄清自己的历史角色,但此书遭中共中央阻止出版。六月一日,中共外交部以「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为「六四」定位,虽然不再像九十年代直呼「六四」为「反革命暴动」,但实质上仍然没有真正的反省。

    两岸民主对话的必要

    十五年来,英九每年必定参与「六四」纪念活动,今天,希望藉这个机会与大陆爱好民主的朋友们进行对话。首先,我们在台湾看得很清楚,你们几乎都走过充满乌托邦激情的青春岁月,不断摔跤,又不断追寻。直到今天,你们仍以不同的形式勇敢地批判眼前的政治迫害,包括非法拘禁、刑求以及对言论自由的箝制,最近被判五年徒刑的旅美民运人士杨建利,就是显例。你们也提出开放各级公职人员普选的主张,同情香港人民的民主要求,并且为台湾可贵的民主经验辩护,认为那为全体中国人带来了希望。此外,我们也认识到,今天大陆主流知识分子的民主见解已经超越了过去,体会到单凭更替上层建筑(如宪法和权力结构)是无法实现民主的,民主的本质是包容异见的生活方式,是需要政治人物长期正面示范才能养成的生活方式。最近大陆学界兴起了一场辩论,究竟是鲁迅的疾风暴雨还是胡适的春风化雨更能真正去除民族的陋习,更能符合善良心性的长期培养?因此多数知识分子主张︰大陆民主化固然百废待举,现阶段应先推动法治建设才有助于长远民主政治的实现,也才是务实的作法。 

    台湾民主的成败经验 

    在此,英九也愿回顾台湾的民主经验。台湾在定期选举、新闻自由与政党轮替方面上,确实比大陆先走了一大步,但是这一次总统选举却暴露了许多的问题︰民众情感被撕裂、行政中立被扭曲、在上者视法律为无物等等。事实上,我们已经听说,台湾这次大选对大陆知识分子的民主憧憬是一大打击,不少人信心动摇了。在台湾,我们当然失望,但不绝望;我们当然灰心,但不死心。所以,我们要说,请你们不要动摇,因为台湾还保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对民主仍有绝对的信心,对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也还有高度的期待。我们正认真检讨到底问题出在那里?在过去好几次选举中,英九被对手高分贝地骂成「新卖台集团的棋子」或「香港脚走香港路」,彷佛颈上被挂了牌子拖到群众面前批斗,批斗者同时又嘶喊着「自由」与「人权」(最近又加上「深化民主」)。当时只觉得那是对手个人的失言,不过当这一次同样的嘶喊铺天盖地而来时,英九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引以为傲的民主文化竟然轻易地被煽动憎怨的口号所击败,以致没有能力在杀气腾腾的民粹操弄中看见威权的再现。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却没有能力阻止。我们必须反省:是否因为在野阵营在国家愿景与民主论述上并未提供更好的选择,而在面对嘶杀声时无力反制? 

    权力制衡的必要 

    这里,英九要先为目前在台湾执政的民进党讲一些公道话。民进党从在野时代的「党外」起,确有许多为民主理想奋斗牺牲的志士仁人,从受到误解扭曲到受到尊重信赖,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执政地位。不过我们也要强调,早年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也曾都有为了自由的信念献出生命的前辈,不过执政后却也都曾出现严重走样的现象。这意味着,真正的民主检验不仅在于在野时期的奋斗资历,更在于取得权力之后对待异己的态度。历史上,国、共两党都曾把政治对手当敌人甚至叛徒看待,试图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共当局迄今犹未改变。令人诧异的是,最近台湾的执政者似乎也尝试跟进:大选后一周在街头抗议选举不公与真相不明的合法集会,竟被说成是「七日流产政变」,就是一个令人警惕的信号。这便有赖于民主政治中的权力制衡,这个机制的哲学设定在对权力的不信任,任何当权者不管有何等辉煌的过去,都被自动当成潜在的滥权者,需要予以有力的制衡与监督。正因为缺乏有力的制衡,我们才会看一些曾为民主奋斗人士在取得权力后往往出现向人民讨债的傲慢,并萌生一切历史从他开始的飘飘然,从而想自己量身制订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人类近代史中,所有的独裁者最早几乎都是清新的改革者,这个变化有着类似的过程。所以强化对当权者的制衡与监督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法治建设首先就是在要求政府的施政必需恪守宪法与法律,政府带头违法等于是鼓励民众玩法,这正是今后台湾在野人士自我警惕的监督目标。近年来我们还学习到,制衡与法治不能建立在仇视和对立上,因为那会破坏基本的理性与责任,陷入「为反对而反对」的困境,反在客观上助长玩法滥权所需要的情绪操弄,造成反效果。 

    民主是竞争 不是斗争 

    这便是我们清楚的信念︰虽然民进党心口不一的两岸政策,是台海安定重大变量,但民进党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在民主跑道道上平行竞争的伙伴。未来四年,台湾可能面临宪政体制的重大变动,我们并不畏惧这样的挑战;相反地,我们将做好必要的准备,在历史传承、民主内涵、本土价值、文化认同、宪法精神与政治现实等所有领域上,与民进党进行重要的辩论。我们将努力在理论与实践上提供正面的价值,既不着眼于选票,也无关辩赢辩输的问题,而是透过一场又一场高素质的辩论过程,建立台湾公共政策辩论的理性文化。英九相信,一个具备理性、法治、责任等素质的民主台湾是绝不可能闭塞自己的心灵,绝不可能把自己带入险境的。 

    两岸民主的前提是和平 

    此外,我们也将以同一个标准来面对海峡两岸关系,我们期待与大陆的朋友在历史、现实等课题上进行对话,我们双方虽存有歧见,但仍应共同促进两岸的民主与和平。最近香港直选特首的提案被否决,使得中共原先对港人的承诺跳票,也使得原先就违反台湾人民意愿的「一国两制」,更失去了最后一点说服力。在此,英九要郑重呼吁,大家对民主还是要有信心;同时,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请你们都不要支持以武力解决两岸问题的方案,因为战争只会激发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招来见猎心喜的野心家,留下无法弥合的伤口;相反地,我们可以共同扭转局面,各自进行长期的民主建设,让后代子孙感念我们,而不是责备我们。 

    「六四」终将平反 

    最后,在「六四」十五周年的今天,英九坚信「六四」未来终将获得平反,因为没有一位当政者愿意或者能够背负血腥镇压的沉重包袱(十多年来,国民党政府诚心平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时期案件与「美丽岛事件」的努力,可供参考);相反地,为「六四」平反将成为重要权力的来源,因此只要权力生态具备,「六四」就有了平反的条件。然而这正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身为民主的象征,「六四」绝对不能只是「权力的来源」,我们在确立人权价值的同时,也将与你们共同追求长治久安的民主文化。近年大陆有「和平崛起」的主张,英九以为「崛起」并不必然代表受人尊敬,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来自于让人欣赏喜欢,而不是让人害怕厌恶。「和平民主」才将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成就,也才是两岸趋同的历史选择。

相关文章
作 者 :马英九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4年6月30日21: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