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空
远交近攻:中共联法抗谁?
年初,胡锦涛访问法国,巴黎当局特意搞了个所谓“中国文化年”,向北京大献殷勤,从去年10月持续至今年7月(法国政客心里很清楚,在中国历史上,中共,正是破坏中国文化的最大祸首,绝无资格代表中国文化);中南海投桃报李,十月,当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时,北京也搞起了所谓“法国文化年”,据说也将持续一年。
双方各有算盘。中南海盘算的,是由法国牵头,促使欧盟尽快解除对中共的武器禁售,这项禁售令,是15年前,欧盟针对中共血腥镇压民主运动的制裁;中南海同时盘算,拉拢法国,在国际上与美国抗衡;而这两个算盘,又是为着一个更大的算盘:谋求最大的军力和国际影响力,威胁和打压台湾。法方算计的,则是中国市场和中国政府口袋里的钱。令巴黎着慌的是,就在全世界都在分抢中国这块“大饼”时,法国在中国的市场佔有率,迄今只有1.2%.希拉克率领的300多人庞大代表团中,大多数由法国工商界人士构成,直接奔利而来。
双方各投其好,果然各取所需。在北京,希拉克声称:应该取消武器禁售,制裁,是对中国这个大国的冒犯。实际上,欧盟对中共禁售武器,冒犯的,不过是北京的独裁者罢了;如果取消禁售,才是对中国的真正冒犯,因为,只有中国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体,对中国人民的冒犯,就是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的冒犯。世人不会忘记,1989年,中共当局正是以各式轻重武器,血洗了手无寸铁的学生和民众。如果欧盟解除武器禁售,等於是再授专制政权以凶器,随时向中国人民开火。中南海远交近攻,与其说是“联法抗美”,不如说是“联法抗民(中国人民)”希拉克又表态: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北京当权者需自省:既然“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如何又由得这些洋人来表示反对抑或同意?指手画脚和说三道四,不正是“粗暴干涉我国内政”?挟洋自重和开门揖盗,与卖国求荣何异?
作为回报,中南海照例向法方献上厚礼:钜额经贸订单。今年一月,胡锦涛访法时,已经为法国奉上了20亿美元的订单;而这一回,希拉克回访中国时,中方又奉上了40亿美元的购买合同,内容包括:购买26架法国空中客车,支付24亿美元;购买法国火车机车,价值12.3亿美元;进口70万吨法国小麦,价值1.5亿美元;中法合作,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北等地建立200处加油站;等等。除此之外,中方还允诺由法方承建价值120亿欧元的“京沪高速铁路”。价值80亿美元的核电厂,也是法方志在必得的专案。中国媒体喜称:从戴高乐(第一个承认中共政权的西方领袖)以降,历任法国总统都有“中国情结”,显然,所谓“中国情结”,不过是“中共情结”、“铜臭情结”。利欲熏心,才是这一“情结”的实质。
所有这些合同,都未经中国国内公开听证,是否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只有中南海自己,心知肚明。比如,同类产品,从第三国购买,是否更节省?同类项目,由中国人自建,或公开进行国际招标、择优中标,是否更有效益?这些攸关中国民众切身利益的要素,中国人民从来不得而知。
当天安门上空在24台电脑墙幕灯的照射下,呈现出巨大的、代表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光芒时,法方应该明白:象徵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光,照耀於至今仍然由专制势力盘踞的紫禁城,难道不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讽刺?实际上,巴黎加速向北京独裁者靠拢,已经到了寡廉鲜耻的地步:法国泰勒斯公司向中共出售了可用以干扰国际电台的天线系统,分别安设在中国海南岛、南京、乌鲁木齐等十几个地区,包括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西藏之声、BBC等国际着名电台,均在这一系统的干扰之列。这一行径,直接侵犯了13亿中国人民的资讯权和资讯权。
另一个巨大的讽刺是,“法兰西巡逻兵”飞行队的表演节目,本是此次所谓“法国文化年”的重头戏,然而,北京严重的空气污染,把“金秋十月”变成了“灰暗十月”,连续五天,北京城大雾迷漫,能见度之低,连飞行表演的最低要求都无法满足,法方只好取消了这一表演,中方则不得不为数万名观众办理退票。这一情节,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的表面繁荣,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高消耗、低产出的虚假繁荣。
就在希拉克等人在北京费尽心机、大肆“作秀”之际,热爱自由的法国媒体,却对其展开连篇讽刺挖苦:希拉克游说欧盟对中共解除武器禁售,只会破坏亚洲的稳定与安全,因为,那只会加剧中国与台湾、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北京至今没有平反“六四”,继续践踏人权,希拉克竟为了商业利益,而大拍北京的马屁,实属为虎作伥。迫於法国国内的压力,心虚的希拉克,只好在访问的最后一天,向北京当局递交了一份名单,象徵性地,要求后者释放名单上开列的10名中国政治犯。
尽管这位法国总统施尽浑身解数,向欧盟施压,要求解除对中共的武器禁售,欧盟大多数国家却无动於衷。事实上,在欧盟25国中,只有法国、德国、义大利三国,主张解除对中共的武器禁售,而且纯粹都是基於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其他国家则表示,要解除武器禁售,除非北京改善人权。另外,欧洲议会和众多国际人权组织,也坚决反对解除禁令。中南海机关算尽,未必能如愿以偿。到头来,恐怕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假装亲热:中俄是“战略夥伴”还是“战略对手”?
继中国总理温家宝访俄之后,仅半个多月,俄国总统普京又访问中国。看上去,两国高层关系似乎甚为密切。在这两次会晤中,中方关注的重点,都是输油管线,在目前中国能源空前短缺、世界油价异常高涨的时候,中方渴切希望从俄国接通输油管线,从这个能源富有的邻居,获取中国急缺的资源。
中方梦寐以求、视之为能源生命线的这条输油管线,曾因李鹏的官僚与短视,得而複失。早在1994年,俄方就曾主动提出铺设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到中国东北的输油管线,当时任总理的李鹏,做出误判,认为中国并不缺油,同时,仅关注三峡大坝的建设,那毕竟是他一力推销的“政治工程”,攸关他的政治生命。
李鹏一口回拒了俄方的提议,后果是灾难性的。中国很快出现石油短缺,并迅速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当回头与俄方重提输油管线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已与当初有天壤之别:包括日本、韩国在内,多个工业国加入了对俄国原油资源的争夺。中方本来已经与俄国最大石油公司签约,铺设“安大线”输油管道(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不料,这家俄国公司的老闆突遭普京政治清洗,被捕下狱。“安大线”中途夭折。不久,俄方表现出对日本方案更感兴趣,索性把中方撂到一边。
关键的是,俄方瞭解到,石油,成为世界经济依赖日深的重要资源,奇货可居;消耗日增、急缺能源的中国,正四处寻找资源。俄国有意要“拿中国一把”:要么漫天要价,要么无限期拖延,等待敲竹杠的最佳时机。
之所以然,在於中俄两国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更存在国际战略上的竞争。作为两个比邻的大国,中俄都在谋求重新崛起,成为世界“超强”。中国经济改革先行一步,当中国显示出初步的“经济繁荣”时,俄国尚处在体制转型的困难期。俄国完成政治改革,步上经济发展的正轨后,迅速推进,目前,俄国经济总产值已达中国的一半,按人口均摊下来,却已是中国的五倍。就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突然爆发大规模的能源危机:电力短缺,24个省市拉闸限电;原油短缺,进口依赖已高达40%;除此之外,举凡煤、铁矿石、铜、铝,等等资源,都严重短缺。
本来,作为资源大国的俄国,和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具有天然的互补性。然而,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中俄不可能成为战略夥伴,只能是战略对手。作为世界能源与资源大国的俄罗斯,超过中国,并重新把中国远远抛在后面,此其时也。狡猾的北极熊不会错过这一“天赐良机”,当中方一再恳求铺设连通两国的输油管线时,俄国佬反而显得漫不经心起来。谈到能源合作,不仅温家宝访俄时,空手而还,随后访问北京的普京,仍不肯做出任何承诺。在与中方假装亲热之后,普京毫不掩饰地表示:在确定石油管道走向时,我们首先要考虑我们俄国的利益……
中方的失望不言而喻。为了那条输油管线,在普京到访期间,中方竭尽迎合、讨好之能事,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做出了大幅度的让步:全面签订了“中俄边界条约”,等於配合俄方,将历史上沙俄吞并中国领土的事实合法化(密约形式的协定,如何分割“黑瞎子岛”尚属小事,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失地从此不提);同意俄国行动电话公司进入中国;承诺让俄方投标中方核电站;再向俄方购买一批战斗机;支援俄国加入WTO……
除此之外,普京还意犹未尽地提出:“应该增加高技术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鉴於俄国科技远远领先於中国,这一说法,就是要继续扩大对中国的销售,从中国捞取更多的“黄金白银”。总之,在两国几乎所有事项中,俄方都是销售方,中方都是购买方。谁主谁次,孰得孰失,一目了然。中俄关系如此,中法、中德关系,也是如此。“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百年后的中共,与百年前的满清,手法嫺熟,如出一辙。
做出这么多让步,却一无所获,胡锦涛自己也心有余悸,尤其对两国“边界条约”,胡锦涛人马特意解释说,胡主谈的,只是剩余边界问题的2%,其他98%的问题,早就谈好了,胡“只是签个字”。这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明显有推卸历史责任之嫌,目的是要将主要历史责任,牢牢拴在主谈过中俄边界东段(1991年)、西段(1994年)、并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2001年)的江泽民头上。
普京访华,达到了他的全部目的,满载而归。胡锦涛望着那个短小精悍的俄国人潇洒离去的背影,其五味陈杂、怅然若失之态,可想而知。而国内,网民的炮轰有如暴雨:割地换油,国之大耻。最要命地是,地割了,油却没有换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