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号-西藏论坛 古若多杰简介 古若多杰文章检索

 
与时不符的白皮书...(印度)古若多杰
 
 

(印度)古若多杰


  一、对话文化“的新契机

  自从去年达赖喇嘛特使团访华以来,藏、汉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僵持近十年的藏、中关系冷冻期铺置了温床,进而各大媒体评论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破冰之旅“。亦的确,藏、汉关系在这段时期的升温,给了国际社会以莫大的鼓舞。达赖喇嘛的对话文化”同时也给了世界一个启示:即“非暴力的妥协”精神有可能会在未来的国际争端中产生效用,以期替代暴力和强制来解决争端的过时办法。区域性的冲突常常会以暴力的方式出现,进而通常也采用暴力的方式来消除,这是因为受限的视野未能包容对话和妥协,人们对暴力的崇拜往往会胜过对异己的容纳,意识形态之争通常来自于目的论的见解。消除和遗弃暴力,达赖喇嘛和他所领导的流亡政府,便只剩下他同对方的妥协,包容对方便是形成这种精神的文化基础。

  二、达赖喇嘛的诉求

  就在达赖喇嘛特使团访华归来,达赖喇嘛和流亡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同中国政府建立更为亲近的对话环境,期待下次的特使团能够同中国政府就西藏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即把话题引入怎样探讨今后的西藏问题上来。然而,特使团因中国政府认为流亡政府对先决条件解释不周为由而迟迟未被接纳,解释和理解中国政府的先决条件便是西藏流亡政府的当务之急。经过探讨,中国政府开出的条件原本就不是西藏流亡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西藏流亡政府的诉求远远在中国阻挠西藏问题的范畴之外:西藏流亡政府不是寻求西藏独立;西藏流亡政府从未从事分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活动;达赖喇嘛多次强调西藏可以在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框架内,然而台湾问题只能由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等。这些条件原本就不是真正的问题。

  西藏流亡政府在努力作这个解释的时候,达赖喇嘛在国际社会上广泛游说,向世人解释西藏诉求。达赖喇嘛的意旨是西藏希望保持民族特性,西藏希望保护文化和宗教信仰,西藏希望保障民族利益和权益。就其容纳的框架,应为高度自治“为宜。中国政府在西藏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其权益性来看,确实不无内容,但从实际操作性来讲,确实未能有效保障西藏人民的切身利益。其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套严谨的纲领,如果说实用,还应该看其具体成效。

  三、一份与时不符的白皮书

  就在西藏流亡政府讨论上述问题的时候,中共却迫不及待地发布了一份所谓“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其中措辞强硬地指出要达赖喇嘛真正放弃西藏独立的主张。这的确是一份与时不符的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内容应该是摆在桌面上供双方政府代表讨论的议题。在双方没有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及早地想给西藏流亡政府一个下马威,是中方缺乏诚信的表现。现在发布白皮书,可能会对外访的达赖喇嘛和其接触对象产生一些钳制作用,但就西藏问题的前景却设置了障碍。白皮书声称的数项内容,急躁地打破了藏、中之间原有的约束习惯,它要求达赖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无条件返回西藏。这是一项倒退式的举措,重新定义达赖喇嘛的真正自治是不可能的。

  四、怎样解读并回应白皮书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月二十三号发表了一份“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该白皮书用书面的形式重申了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一贯立场和政策,语气强硬地对达赖喇嘛所持的高度自治”作出回应。

  白皮书说:达赖集团“提出要依照香港、澳门模式,在西藏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这种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白皮书说:西藏与香港、澳门的情况不同,西藏与香港、澳门的情况完全不同。香港、澳门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而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的主权管辖,不存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西藏不存在重搞另一种社会制度的可能。“

  根据西藏的具体情况,不论历史还是社会地位,都同香港、澳门有着天壤之别。因为西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因为具备构成国家因素而以高度自治“的国家性质自居的。因为西藏不能在自己的区域内自卫,时而向邻国求援,这使得其在历史上同邻国,特别是同中国的关系拖泥带水,才有了今天中国学者反驳藏人的片面口实。如果这样就能具有对西藏的主权,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真正具有主权的国家了。暂且不论主权问题,因为西藏将人权置于主权之上,达赖喇嘛才高瞻远瞩地认为,可以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来西藏是否要走另一种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或真正的高度自治“是否可行,都被西藏流亡政府官员视为是次要的,这位官员坚称能够保证三项基本保障,其它的不成问题。亦即:西藏希望保持民族特性,西藏希望保护文化和宗教信仰,西藏希望保障民族利益和权益。”在这种保障下,解释西藏前途问题可以有回旋的余地和空间,解决西藏问题有可供参考的底牌照面。

  五、被亵渎的高度自治

  达赖喇嘛在对真正高度自治“的诠释中,极力避免着主权的问题。所谓的中间道路”便是在没有被单方面下完定义之前,提出建议让对方思量,并期待双方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追求的最大化利益。从佛教的角度讲,其中充满着博爱、宽容和妥协。中庸之道以道德的角度要求人们具有‘中立’亦即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既不害人又能利己。达赖喇嘛在谈到未来西藏的问题时,从未提出要在西藏搞另一种社会制度,中间道路“的价值在于一切西藏事务都要同中国政府达成妥协后来着手完成,而不强调独断专行。中国政府在真正高度自治”的定义上存在着疑心,因而也在白皮书中籍以同香港、澳门的情况不同“和不存在重搞另一种社会制度的可能”为由,否定了高度自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达赖喇嘛精神”的亵渎。

  六、为未来西藏的地位定位

  为了对未来西藏的地位定位,达赖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贡献出了所有的智慧和忍耐,如果说这不足以证明他们的诚意,未来的西藏青年将持何种态度来应对中共?

相关文章
作 者 :古若多杰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4年6月30日21:2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