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号-封面主题 何家栋简介 何家栋文章检索

 
为赵紫阳呼籲.........(北京)何家栋
 
 

为赵紫阳呼籲

何家栋(北京)


    赵紫阳病逝后,一些中国着名学者纷纷站出来说话,记者採访了北京着名学者何家栋先生。何家栋表示,对待赵紫阳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既不符合宪法,也不符合党章。当权者与民意相对抗的话,对他们并不好。现在台上的领导人与“六四”都没有直接责任,不应该背这样的包袱。何家栋曾任原工人出版社社长、《经济学周报》总编辑,是中国着名思想家、作家、政治学者,现居北京。

    记者问:“赵紫阳先生这件事情海内外都非常关注。您怎么看呢?”

    何家栋说:“我觉得赵紫阳是改革的总工程师,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他的处理是非常不公正的。我不知道当政者现在怎么办,我也看到网上的一些文章,我觉得不仅要肯定他过去的功劳,而且要肯定他在改革开放中的功劳。他在‘六四’中的态度是非常正确的,用武力来镇压和平请愿的民众是错误的,纳入法制的轨道,是建立现代社会应该採取的措施。”

    “对待赵紫阳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既不符合宪法,也不符合党章。我们要求现在的领导人回到宪法和党章规定的轨道上去,我们希望公正地对待赵紫阳,给他恢复名誉。应该公开的正面的评价赵紫阳的功劳,不要再说什么错误了,他没有什么错误。”

    记者问:“当局如果不给赵紫阳先生一个公正的评价,您认为结果会如何?”

    何家栋说:“如果中共想实现全民的和解和团结,这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肯定赵紫阳的做法,肯定他处理‘六四’的态度是正确的,我觉得这样不会造成任何混乱。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使得人民有意见的,使得群众对他们更加不满意,后果就很难说了。”

    记者问:“您认为党内持您这种意见的官员多吗?”

    何家栋说:“我认为老一代的老革命们都是这种观点,至少我周围的都是这种观点。”

    记者问:“您能说说有哪些人吗?”

    何家栋说:“我就不好代表他们说话了,至少我接触到的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周围的老干部们,情绪都非常激动,认为对赵紫阳的处理是不妥当的。”

    记者问:“他们有没有公开表达这样的想法呢?”

    何家栋说:“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呀,现在所有的媒体都封锁了,互联网上有些反应,但是大陆的报纸上完全没有,我觉得这是件挺可耻的事情。在大陆应该接受群众的吊唁,应该公开的。”

    记者问:“听说国内很多人都去吊唁赵紫阳先生了?”

    何家栋说:“是的。我们前两天家也去了。”

    记者问:“那儿的情况怎么样呢?”

    何家栋说:“赵紫阳家里的生活很朴素。”

    记者问:“象您这样党内的官员去吊唁的人多吗?”

    何家栋说:“现任的官员不会去的。有一些离退休的官员去了。”

    记者问:“听说一些党内的人都在呼籲给赵紫阳先生平反?”

    何家栋说:“这个不存在平反之说,因为对他的拘禁是非法的,并没有通过什么法律程式来处份他,并没有通过司法程式审理他,就把他这样软禁起来是非法的。”

    记者问:“为什么当权者对此事举棋不定呢?”

    何家栋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失去这么最好的一个好机会、与全民合作的一个机会,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他们採取一种正确的态度,很可能能获得人民的拥护。与民意相对抗的话,对他们并不好。”

    记者问:“您也不知道原因出在哪儿?据消息说,可能有好几派力量在争斗。”

    何家栋说:“我觉得应该给赵紫阳一个公正的待遇。任何一个有功的人物,为什么要受到打击、迫害?受到迫害之后,还这么刁难他?我觉得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

    记者问:“您对‘六四’怎么看?”

    何家栋说:“我觉得‘六四’应该平反。本来就是错误的,早就应该平反了,可以卸下这个包袱了,现在的领导人没有理由替别人背包袱。”

    记者问:“有消息推测,因为江泽民是踩着‘六四’的鲜血上台的,所以他现在活动得很厉害,他对这件事很紧张。”

    何家栋说:“他现在不是已经下去了吗?现在台上的领导人都没有直接责任,跟他们那一夥的也没有直接责任,不应该背这样的包袱。这也是我们国家不团结、分裂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消除这个因素。”

    记者问:“谢谢您公开地发表这些看法。”

    何家栋说:“是的,公开的,我觉得这也是我的权力。谢谢你。”“

    (何家栋,原工人出版社社长。大纪元记者辛菲採访)

相关文章
作 者 :何家栋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5年2月28日20:3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