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遍两岸的野火——为龙应台《野火集》20周年而作
王丹
《野火集》传进大陆的高等院校的时候,我刚刚考进北大的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当时的我,正在试图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曾经是共青团干部,曾经要求加入共产党的我,这时已经开始意识到原来觉得勿庸置疑的现行制度,其实并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而中国需要的自由,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推动的。问题是,应当如何去推动?
这个时候,《野火集》的意义的在於;第一,它让我看到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作为公共知识份子,以个人良知为基础,秉持社会责任,以话语的力量瓦解与攻击旧的秩序与观念。对於理想主义热情高涨的八十年代大学生来说,这样的选择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毕竟,我们的职业道路是与追求真理的知识探寻息息相关的。体制内的从政之路与体制外的革命之路都还不是最现实的选择。这就是《野火集》得以在北大等学校风行一时的深层原因;第二,龙应台的行文风格极具魅力。对於我们这些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政治压抑,又寻求答案的人来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样的文章等於代我们喊出了内心的愤怒,同时又以清晰的逻辑论辩在我们心中引起共鸣.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记得当时我们政治学专业的同学办了办刊,取名就是《野火》,由此可见《野火集》当时在大陆的影响力。可以说,龙应台是最早开始以话语介入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台湾知识份子之一。这种介入,汇合进八十年代大陆启蒙运动的洪流,最终引发了一九八九年的民主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龙应台放的这把野火,曾经烧遍了海峡两岸。
现在在《野火集》问世20周年之际,回顾《野火集》的意义与影响,我认为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讨论的:第一, 对自由的追求与维护是不分地界的。龙应台当年的文章打动我们的,并非她具体批评的台湾的社会现象——对此我们瞭解很少,而是那种批判的精神和批判的立场。华人世界是一个共生共荣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共同体内每一个分支的利益。但是,今天,面对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构成的複杂环境,华人世界的公共领域有没有可能整合,话语力量的支配有没有可能发挥更大效用,《野火集》曾经起过的作用有没有可能在这种整合的基础上重新出现,在在考验着今天的知识份子。简单讲就是,今天的知识份子还要不要象当年的龙应台那样去积极地介入社会?
第二, 《野火集》集中批判的是社会现象,是人心。这一点至今仍然有启示意义.就是说,当我们目睹政权转移之后,仍然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认识到,其实社会的内在改造,包括社会观念,社会伦理等等的改造才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社会,如果连基本的伦理规范都还有待建设,这种时候唱一些道德层面的高调是没有意义的。加入中国人连龙应台过去批评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公众场合大胜喧哗,都还不仅没有改变,还理直气壮的时候,你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可以理性地心平气和地谈论两岸关系呢?
因此,我一向以为,20年前的野火,并没有烧尽民族精神深处的蔓草。这把火,有必要再次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