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史上最大的帆船,开拓航海史第一个高峰的宋代船舶,“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者二千至一千五百料(客舟),可载二、三百人”;大明最大宝船为二千料,仅及宋船的五分之二。根据研究,宋代每千料船载重60吨,五千料则可载重300吨。明代标准若一样,则大宝船可载120吨,约等於90多年后达伽马(Vasco da Gama)“首度”绕航好望角抵达印度(1498)的120吨船舶。郑鹤声、郑一均的研究指出,一般宋船接近40丈,也有长达50余丈的“西湖舟船”。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南海大如广厦,可载千百人、万斛(600吨)的番舶。奉使高丽的徐竞说当时有种“神舟”,望之“巍如山岳”,比载二千料的客船长、宽、高各大3倍;假如徐竞没看走眼,那么神舟几达3,000吨?元末摩洛哥旅行家巴图塔(A. I. Batuta)称中国船大者12帆,可载千人。
1459年毛罗(Fra Mauro)绘制的地图上标:“1420年有艘航向迪布角(Cap de Diab,即好望角)男女岛(Isles of Men and Women)的中国大帆船,经过绿岛(Isole Verde)与隐约浮现水面的礁岛群(obscured islands)西航,再转西南40天,尽是海天一色,於是返航,花了70天才再返抵迪布角”。李约瑟(Joseph Needham)认为该船可能越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进入了大西洋水域。
至於孟西士(Gavin Menzies)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乙书认为郑和的四支分遣舰队到过了非洲、澳洲、南极、美洲、北极等地,部分人留下定居;怪的是,他惟独漏掉欧洲。只能说是本“很大胆尝试的书”—a very brave try,有点天方夜谭,当探险小说看看可以。笔者不否认可能性,不过应是另一批非官方派出的华人海员所为,而且年代可能更早,否则会留下纪录。郑和没有发现世界,他等待世界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