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冰点的残冬,离春天不会太远
(北京)浦志强
针对当局誓言效法朝鲜古巴的梦呓,去年有一位学者还点拨笔者要体谅新政“打左灯向右转”的苦衷,不可对其锐意改革的初衷丧失信心。岂料违和已久的新政行之三年,早已把周厉王的止谤绝技修炼得炉火纯青。继赶走“负责报道一切”的《新京报》总编辑杨斌后,当局终于在昨天将《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封杀,新闻界的气温也骤然降至“冰点”。笔者认为,备受尊敬的“冰点”终于被烈焰融化,既是中国新闻界遭受的又一沉重打击,更是当局压制新闻自由的最新劣迹。
其实,我们本不该对霍霍的磨刀声充耳不闻,因为新政从来都在“打左灯向左转”,频频发出的信号也从未有过任何不和谐的音符。无论是加强执政能力的叫嚣,还是对维权浪潮的拼命打压,乃至对言论空间的追杀,以及对舆论监督的诸多限制,甚至早在上台前对民间修宪活动的迫害,其风格一以贯之实可谓始终如一。“冰点事件”表明,新政与真相为敌的赤裸裸,终于到了赤条条的地步。看起来,这2006年的第一场雪,早在四年前就已凛冽彻骨。这个缘木求鱼的和谐社会,从来就不是我的情人。
当局控制媒体言论的套路,是事先检查和事后惩罚“两手抓”,但像新政这样一味刚猛地一路走来,却也并不多见。曾记得八九之后的一段时期,稳定压倒一切和反对和平演变,是施政的主要出发点。苏东剧变和小平南巡之后,主义已被中共自身所抛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腐败的日益加剧,使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而强人政治结束后的“江湖”上,仅有的信念便是追求“稳定”,能做的也祇有掩盖真相。笔者认为,眼下这根压倒了一切的“稳定”信条,恰恰是危害稳定的万恶之源。
“冰点”的横空出世和悲壮牺牲,在“新中国”写满了屈辱的新闻史上,留下了让后人驻足凭吊的墓志铭。在这个不可能有新闻的时代,李大同和他的冰点同仁们,凭藉着匹夫之勇只手擎天,承担起了“影响”时代的使命。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是他们是有着做人底线的报人,他们宁愿自己“剁手”也不肯无原则地为“灯塔”作怅!既然在赵勇之流小官僚的面前,冰点非但不肯投怀送抱,甚至不愿低眉顺眼,那么秋后算账便是迟早的事。因而,不论当局以任何藉口行事,冰点都注定在劫难逃。
但是对“冰点”周刊的封杀,祇能说明当局的无比懦弱。这种懦弱是如此地深入骨髓令人不齿,是因为它已经到了连自己的历史都不敢面对,甚至连《国际歌》也不敢低吟的程度。而当局对于末日审判的恐惧,不仅已被局外人认清,甚至连那些专司“批发”真理的宣传部门,也习惯了用口耳相传并且禁止记录的方式作恶——记者师涛的十年冤狱,便是最新的恶例!纵观民国以来的百年历史,从未有过任何一个政权,是如此的迷信强权,同时又是如此的畏惧真相,而且是如此的依赖谎言。一个惧怕真相的政权,单靠保鲜防腐,终究难以持久。
当局对冰点的整肃,无损于真相的传播。正如滕彪博士所指出的,从来不曾有谁战胜过真相!笔者认为,我们能在漫长的冬夜中捱到今天,是因为有冰点反射出的亮光指引,是因为心中有那不死的希望顽强地疯长,昨天冰点的融化,则祇能预示着严冬之后的春天即将来临。冰点选择了悲壮地走进历史,对冰点事件的不再沉默,便是我等应有的回馈,这也是我们对自己良知的起码交代。
连冰点都已融化了的冬天,祇能是残冬,春天再也不会很远。
(2006年1月25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