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以色列的故事
王 丹
在纪念中国的“六四”的今天,我倒想讲讲以色列的故事。
在各种民族记忆的历史中,犹太人对大屠杀的记忆工作是最为出类拔萃的。最近《纽约时报》关于以色列如何加强对于过去苦难历史的民族记忆的报道,对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这样曾经在暴政下生活过的人民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借鉴. 58年前,以色列在充满敌意的中东地区建立国家,结束了上千年的漂泊历史。从建国的第一天起,铭刻历史在人民的心中就是他们不分朝野的重要工作。他们的做法包括:开展记忆之旅,派遣学生到波兰等地的集中营遗址参观,让青少年亲身感受苦难的氛围;现身说法,让那些大屠杀的幸存者与后代晚辈经常聚会,让后者聆听苦难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让他们了解他们可能是最后一代可以亲自见证到历史苦难的人,以加强他们心中的历史使命意识;进行常态性记忆,以至于一直到今天,几乎每天都仍然有与大屠杀有关的文章出现在以色列的媒体上。曾经研究过以色列的历史记忆的记者TomSegev认为,“集中营记忆”根本就是维系以色列这个小而强的民族的精神纽带,他指出:“大屠杀是以色列认同的核心,为所有以色列人共同分享,在大屠杀面前,一切分歧都不存在。”
记忆的层面也在不断的深化过程中。与已往注重对整个民族悲剧的记忆和对纳粹的追究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记忆围绕着个人,关注那些弱小的个体如何在巨大的命运面前维护人性的光辉,关注那些普通的受难者们如何在集中营中共同分享一块小小的面包,如何保护失去双亲的孤儿,如何彼此鼓励对方的生存意志等等。新翻修开幕的大屠杀博物馆的设计就体现了这种平民记忆的风格,那里陈列了大量不知名的受难者的书信,诗篇和绘画作品,电脑系统中贮存了大量的文件和照片。现在生活在以色列的大屠杀幸存者还有22万人左右,他们在“二战”是大多还是儿童,但是现在已经是年迈的长者。他们中的很多人投入到建构历史记忆的民族集体工作中,不少人每年花大量时间陪同青少年旅行到波兰的集中营遗址,在承载了他们的苦难的现场向子孙们讲述一个个普通人度过浩劫的故事。尽管回忆是痛苦的,一遍遍的回忆更是反复的精神折磨,但是这已经成了那22万人的历史使命,他们仿佛传递教会秘密的使者,精心搭建民族记忆的宫殿。
没有人可以比今天的以色列人更以自己的民族为骄傲的了,这样一个沙漠中的孤岛,在世界扮演的角色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欧洲传统大国。按理说他们有理由忘记或者淡化苦难的历史记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拥抱新世纪的繁华与喧嚣。但是他们选择了不断记忆,而且不断是刷新记忆,他们选择了让记忆成为生活的重心,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中国也有过苦难,有过文革和六四这样绝对比犹太人大屠杀更悲壮的民族悲剧。但是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人愿意回忆呢?提到“六四”,那些有着各种话语权力的人就出来说“让过去的过去吧”,这,同样也是很耐人寻味的,不是吗?
(2006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