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号-中国政情 王律文简介 王律文文章检索

 
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上海)王律文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按最右边的“□”键全屏显示

 

民主是和平的真正保障——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上海)王律文


    2005年12月22日,中共继两个月前发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后,再度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试图通过对和平理念的阐述与对和平的承诺,来回应近年来越演越烈的“中国威胁论”,以打消世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可能威胁世界和平的疑虑。但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真正能保障和平的,并不是专制强权对和平的承诺,而是民主的政治制度。

白皮书对和平的承诺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和平崛起”的理念,首先宣称“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因为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今的世界潮流,以及中国人实现小康的愿望,都要求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因此,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其次,白皮书论述了中国将“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更不通过掠夺别国来发展自己”,是一种内向、和平的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仅不是和平的威胁,反而是世界和平的促进力量。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和平,中国发展的结果也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和平。

    白皮书进一步宣称,中国的发展还是一种与各国互利共赢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因此,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丰厚的收益和巨大的好处;进一步,发展了的中国还将与各国一起,去建立一个民主、和睦、公正、包容,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白皮书最后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但是,仅有对和平的承诺是远远不够的。中共也曾经对民主有过坚定的承诺,但今天的中国仍然处于专制统治之下。二十世纪的历史表明,世界和平的保障从来不是依靠专制强权的承诺,而是依靠民主的体制和民主国家维护和平的决心。


二十世纪的历史教训

    人类近代以来的历史,正是一部崛起的专制强权引发战争的历史。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世界范围内的冷战,无不根源于专制强权的崛起。日本、德国和苏联在专制体制下的崛起,都提供了破坏和平引发战争的典型案例。

    日本在十九世纪中叶明治维新之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在被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日本开始了一个学习和追赶西方的过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全面接纳和模仿西方体制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上的起飞。明治维新后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日本就基本实现了近代化。近代化的成功,国力的迅速增长,以及甲午战争对中国的胜利,使得崛起的日本专制统治集团信心暴涨,感到小小的日本列岛已不再能满足其雄心壮志,宣称要使以前“深窗昏睡的日本人”变成“阔步于五大洲之大日本人”,要使“蜇居的日本”变为“膨胀的日本”、“世界的日本”,鼓吹“日本作为最优秀民族,理当统治世界”。最终,崛起的军国主义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专制德国的崛起是更为典型的例子。十九世纪中后期,德国实现了统一,其后国力迅速发展。1888年威廉二世登基后,德国经历了一段经济、科技和文化史无前例的发展时期,当时的人们相信,德国不必依靠战争,仅仅靠本国国力的高速发展,就能自然而然成为新的欧洲强权,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导者。但是,大权独揽刚愎自用的威廉二世并不真正满足于“和平崛起”,而是把德国和平时期的高速发展作为此后以武力称霸世界的准备。威廉二世在位期间不仅多次发出针对民主的英国和法国进行战争威胁的叫嚣,更亲自进行了战争的准备和部署,最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惨败告终,战败后的德国陷入了低潮。但是,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历史又以惊人的相似再度重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德国再次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专制下的崛起,再次让希特勒做起了武力扩张称霸世界的迷梦,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成为新的专制强权。苏联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的迅速崛起,再次导致了一个专制强权称霸世界的梦想。这种梦想本来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好在自由世界接受了教训,对专制强权的扩张企图进行了全力堵截,与此同时,对立的双方各自拥有了相互毁灭的核武器,使得企图称霸世界的战争狂人不再敢轻举妄动,才有效遏制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国专制下的崛起,可以导致世界性的战争,而小国专制政权的崛起,同样能导致局部地区和平的破坏。金日成的崛起,导致了朝鲜战争;越共的崛起,导致了越南战争;柬共的崛起,导致了柬埔寨的大屠杀和后来的越柬、中越战争;萨达姆的崛起,导致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

    二十世纪是一个充满动乱和战争的世纪,二十世纪的历史一再表明,每当一个专制强权崛起的时候,世界和平就将面临新的威胁。


专制的崛起是和平的威胁

    专制的崛起必然会威胁和平,这是由专制体制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专制强权对暴力的崇拜,对武力扩张的倾心,高度的战争动员能力,自我约束机制的缺失,以及可能以战争来转移内部危机等等特点,都使一个崛起的专制强权成为和平的威胁。

    1.崇拜暴力

    专制体制是一种通过暴力来进行统治的体制,以迫使整个社会按照专制统治者的意志运转。专制社会往往长于制造矛盾而短于化解矛盾,专权者的独断专行和倒行逆施,又经常使问题更加恶化,不得不把暴力作为维护统治的主要倚靠。专制统治者因此而迷信暴力、崇拜暴力,认为“强权即真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不会追究胜利者”等等。以暴力文化为核心的专制统治集团,在与他国打交道时,往往会下意识地采用暴力思维,倾向以暴力和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2.倾心于武力扩张

    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在一个民主国家,虽然人们的理想会因文化和价值的多元化而各不相同,但对和平、繁荣、文明、进步的追求始终是主流的价值观念。但是,对于正在崛起的专制独裁集团来说,最高理想却往往很简单,这就是获取更大的权力——占有更多的领土、统治更多的人民,直至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如果国力不足无法称霸世界,至少也要成为区域强权,称霸某一地区。

    一个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其影响力向外辐射和扩张是必然会发生的。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这种辐射和扩张将是一个和平的和自然发生的过程。二十世纪中,随着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也遍及全球,不管人们对那种影响的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其影响都是一种和平推进的过程。无论是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还是计算机或因特网,都能够以自然扩散的方式进入世界的各个角落。

    但是,习惯于暴力思维的专制强权在崛起的过程中,却常常企图依靠武力来达到扩张的目的。当崛起的专制强权无法压抑自己扩张称霸的野心、同时又自以为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时,武力扩张就经常成为必然的选择。

    3.具有高度的战争动员能力

    专制社会是一个政府对人民实施全面控制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强调纪律的社会,也是一个漠视个体、漠视生命、将人们工具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专制统治者可以不受阻碍地调动倾国之力投入战争;与此同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和对民众的压迫,使专制社会中充满了心怀不满和愤怒、同时缺乏健全的知识和思维的国民,统治者利用垄断的媒体,很容易在“爱国主义”的幌子下,煽动起疯狂的民族主义情绪,成为战争的最好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和日本的专制统治集团轻易地煽动起了举国狂热,使两国崛起后大为增强的综合国力迅速转变为发动战争的潜力。

    4.缺乏自我约束机制

    专制社会是一个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独裁者或专制统治集团往往把自己的意志当做整个国家的意志。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威廉二世曾经声称,德意志帝国的主人就是他一个人:“我是德意志政策的唯一决定者,我的国家跟着我的意志走。”而所有的国家重臣和军队将领,在这名独裁者眼中不过是一群愚蠢的奴仆,可以任意戏弄、辱骂和责打。专制独裁者需要的是无条件的顺从和忠诚,任何对自己决定的妨碍,都会被看作是不忠,而一个成功的独裁者,也确实可以做到让整个国家令行禁止直至达到风行草偃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当独裁者将整个国家引向战争灾难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内部的力量能够进行有效的阻止。因此,一个崛起的专制强权,其专制统治越成功,对和平的威胁也越大。

    5.以战争摆脱内部危机

    专制强权威胁和平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当专制集团面临自身统治的困境时,常常倾向于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以化解危机。当年萨达姆发动吞并科威特的战争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88年7月两伊战争结束,伊朗和伊拉克均遭到了重创,双方伤亡150多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多亿美元。战争爆发前,伊拉克是一个有3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富裕国家,但在萨达姆发动的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变成了一个满目疮痍、遍地失业和背负高额外债的穷国,整个社会弥漫着哀伤、绝望和愤怒的情绪。面对伺机而动的各种反对势力,萨达姆感到了统治的危机,于是不顾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国家还远远没有恢复元气,又藉口与科威特在边境石油开采上的争端,在1990年8月悍然发动侵吞科威特的战争,企图以此来缓解执政危机,进而实现其“阿拉伯帝国”的迷梦。

    侵吞科威特的战争并没有让萨达姆达到目的,最后却是适得其反。但是,身处统治危机之中的独裁者,往往顾不上作更长远的考虑,而常常企图通过战争冒险,来解决种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个正在崛起的专制强权,本身就是对和平的威胁,这是由专制体制本身先天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或许,《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的作者们,此时此刻对和平的愿望和承诺确实是真心的,但愿望和承诺比不过体制的力量。与一个正在崛起的专制强权固有的战争倾向和战争潜力相比,与将来有一天身不由己的情势演变相比,曾经有过的对和平的愿望和一纸承诺又算得了什么呢?


民主是和平的保障

    历史上,专制强权在崛起的过程中,先承诺和平再破坏和平的例子并不罕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上台伊始,就大谈对和平的愿望和承诺,这种对和平的宣扬和承诺,不仅伴随了纳粹德国准备战争的整个过程,甚至延续到了德国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一个崛起的专制强权对和平的承诺,并不能成为和平的真正保障。真正能够保障和平的,是民主的政治体制。民主国家不以武力扩张为目标,而是以和平的发展和文明的提升为自己的理想;民主国家权力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得没有人能够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整个国家去强行发动一场战争;民主国家强大的民意,不仅能够防止一场缺乏足够民意支持的战争,也能够使那样的战争难以为继;民主体制运作的方式,也使民主国家总是倾向于以和平的方式去解决各种争端和冲突,整个二十世纪虽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却没有一场战争发生在两个民主国家之间。

    最近十几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开始以一个真正大国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但是,中国的专制体制,不佳的人权状况,不断积累的内部矛盾,尤其是悬而不决的台湾问题,都使世人对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成为和平的威胁产生疑虑。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试图通过对种种利害关系的阐述,来表明和平是中国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但是,专制体制下的“愿望”、“追求”、“选择”或“承诺”,都是可能因时而变的。二十世纪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专制下的崛起从来都不是“和平崛起”,而经常是威胁和平的崛起,祇有民主体制下的崛起,才是真正的“和平崛起”。要打消世人对崛起的中国的疑虑,中国就需要实实在在地推进民主化建设,这将比任何空泛的愿望和承诺更有说服力。祇有当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民主体制下的崛起时,《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描绘的种种美好愿望,才会有一个真正可信的基础,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和平真正的维护力量。

    (2005年12月31日)◆

相关文章
作 者 :王律文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6年2月28日13: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