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艰难的失业下岗职工
江海寄余生
自改革进入深化阶段以后,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由於政策原因造成的,特别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下岗失业更是如此。失业者不是由於自身不努力而下岗,他们曾经是模范、先进工作者、单位的骨干,本想依靠自身的努力和企业共存亡,但政策是无情的,他们或因为年龄太大(说大也不大,到中央都是青年干部),或因为积劳成疾,或因为单位整体被裁撤,反正没有一个是自愿离开自己劳动了半辈子工作岗位的。
一个买断政策,几万甚至几千元就把他们几十年对企业的贡献抹杀了——他们成了社会无业人员!
一个内退政策,让当年在退与不退之间犹豫不决的老职工一步不慎就跌入了温饱线.这些人员中极少有领导干部。他们原本就是企业最底层的职工——家无积蓄而负担沉重。如果是公务员,像他们这个年纪,或许可以安享晚年,或纵情山水,或沉於爱好,但是他们是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仅有的那点积蓄只能省了又省,指望又病时能医已之病,或者是让孩子们早日读完大学,早日工作好侍候他们稍有点尊严地死去!
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过去了,这些为我们的改革做出了极大贡献(连生存的保障都没有了,还不是极大?)的下岗失业人员都怎么样?
一、精神无依靠
1、离开了企业的他们,没了组织,没了领导,没了希望。闲杂时间靠打牌和回忆渡日,等待着上帝召唤的一天。
2、由於失去了企业尽管有些微薄的工资,仅靠前半生的那点积蓄,日渐日少,能不心焦?
3、社会的歧视。这就不用讲了。
4、有苦无处诉.看看人民法院关於不受理下岗失业人员同原企业纠纷的决定就可见一斑!
5、心理失衡严重。想想自己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落魄,心里能平衡吗?
二、生活无保障
1、就业困难.由於社会就业岗位有限和劳动力的剩余,要想在千万军(包括每年上百万的毕业大学生)中寻一既能发挥自己专长,又能养家的工作简直是难上加难.尽管他们曾有过尊严,尽管他们过去曾有过荣誉,可是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这些,去干那些最伤人面子的工作。找到工作,还是好的,大多找不到工作的,不计其数。
2、家庭负担沉重。没有工资收入,家庭负担沉重,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那样不需要钱?原有的那点积蓄,早已被过去的几年所消耗!有的早已一名不文。孩子缀学,老人拖病在床,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3、就医困难.这倒不是医院太少了,医生太差了,而是他们根本就看不起病!我就呐闷了,医院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多,可是却越来越看不起病,这难道是市场化吗?
三、创业环境不佳
1,没有人组织他们集体创业,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少数仍有创业热情的人,奋力一拼,想独创一个自己的天地。可是他们太天真了——社会上比他们有钱人多的是,现在都讲的是资本的利量,就他们那点积蓄,那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2、各种税费吓人!尽管国家有优惠政策,请问又有谁统计过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国家的统计局,怎么这些不在统计之列?)?
3、适合他们创业的项目少得可怜.现在的市场,哪个什么利润大?房地产、汽车,他们能干吗?大部分行业已被各种资本抢占一空,利润薄得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些行业,要想和雄厚的资本一搏,除非他有更大的资本,他们有吗?其它适合他们干的行业,大多是政府不鼓励或限制的行业.(登三轮?你问问城管)
4、没有市场经验、缺乏流动资金。贷款?像他们这个年龄,且不说银行是否贷给他们,他们自己能否经受失败带来的灭顶之灾?
四、畸形就业
由於许多下岗失业人员无法就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干些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工作”。做台(我真不想用卖X这个词去说他们)、卖血、当二奶、偷盗、抢劫等等等等,这些“工作”,有多少是出於他们的真心?什么叫逼上梁山?什么叫逼良为娼?形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五、他们日渐被社会遗忘
1、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模糊了社会的视线.似乎这些岗位是专为他们准备的,可惜啊不是。每年新增上百万的大学生,还有农村不断增加的青年劳力队伍,都在和他们抢工作。另一方面,让他们和自己的儿子甚至是孙子们抢饭碗,谁愿意要?再学习?说这话的人问问他们的父母,还再学习吗?
2、社会的关心和关注与他们越来越远.或许,在公众的眼中,他们比农民好过些,是这样吗?是的,他们的积蓄或许比农民要多些(可以看作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别忘了,农民有自己生产生活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