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诗草
(河南)马云龙
(接上期第102页)
夏日杂咏
(一)
西壁朝辉散,
东墻夕照昏。
朝夕量日影,
斗室小乾坤。
〖注释〗
日影:这组小诗写于1975年秋。当时心情已从刚入狱时的烦躁、激愤中平静下来。寂寞,成了最大的敌人。作为一个政治要犯,长时间独囚一室,每天上午看着阳光从东方射到西墻上,又看着日影一点点地移到中间,又慢慢地爬上东墻,最后,彻底消失了。接着,漫长的,始终被灯光照射的黑夜又开始了。日复一日,在这种难耐的寂寞中度日,真教人想发疯。为了不发疯,祇有不停地读书,读书……也祇有在读书时,我才能不忘记自己是个人,是个有思想、有文化追求的活人。
(二)
隔窗忆隔世,
危坐对危楼。
披卷读经史,
孤魂万古游。
〖注释〗
危楼:铁窗对面是一座高耸的警卫哨楼,抬头即见。
(三)
昔读李广传,
每叹太轻生。
今陷囹圄久,
始知烈士心。
〖注释〗
李广: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是秦代大将李信的后代,善骑射,爱士卒,能苦战,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李广驻军右北平郡时,匈奴数年不敢犯边。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23年),广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卫青为了独占军功,派李广从远道出击。结果李广因迷路,未能按期与大将军汇合,致使匈奴单于逃遁。卫青急令李广到幕府问罪。李广愤怒地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看来,与那些专门舞文弄法、罗织罪名的“刀笔之吏”打交道,是件正人君子宁死也不能忍受的侮辱,自古皆然。
烈士:指壮烈之士。曹操有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
辞简而情真,
阿瞒述志文。
虚名实祸论,
唤醒古今人。
〖注释〗
虚名实祸:曹操小名阿瞒。他在《述志令》中,申明自己原本并无大的野心。不过是想为国家讨贼立功,最大的理想是死后在墓碑上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几个大字而已。但他为什么不能弃兵权而就诸侯国呢?他坦白地承认是“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五)
江入平川静,
文逢仄运扬。
陈思寂寞死,
百代诵华章。
〖注释〗
陈思寂寞:曹操子曹植,字子建。幼聪慧,有大志,善为文,自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操甚异之,几为太子者数矣。后为曹丕所排挤构陷,失宠于操,怅然绝望。曹丕称帝后封植为陈王,使其就国,远离朝政。尽管曹植多次上书要求有机会自试其才,以展“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政治抱负,但嫉才妒能的魏文帝一直弃而不用。植四十一岁,郁郁而终,以其多才,谥曰“思”。《三国志·陈思王传》有记。曹植虽然激愤地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但他还是靠文学作品留名青史了。在文学史上,他的地位远高于其父兄曹操、曹丕。
(六)
无觅广陵散,
权吟幽愤诗,
逸龙若可驯,
中散名谁知?
〖注释〗
广陵散: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官拜中散大夫。《晋书》载,康尝游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后康因“言论放荡,非毁典谟”而获罪。临刑时,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