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抗争赢得言论自由——从《世纪中国网》被关闭谈起
胡 平
7月25日,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世纪中国网》(www.cc.org.cn)被中共当局下令关闭.《世纪中国网》不愿意给外界造成它自己安乐死的假像,主编发表了预先悼念的临别赠言。8月1日,海内外一批知识分子发表联名信表示抗议,我也在信上签了名。
诚如抗议信所说:“《世纪中国网站》创办於2000年7月19日,经过六年时间的坚持,已经成长为大陆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网站。该网站秉承‘自由、独立、民主、包容、理性’之精神,汇集了大陆知识界的代表性人物和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为扩展大陆网络的民间言论空间、推动大陆政治文明的进步和沟通海内外知识界作出过独特贡献.”
对於这段话我要做一点补充说明。不错,《世纪中国网》确实汇集了一大批大陆知识界的代表性人物和海外知识分子;但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世纪中国网》也有黑名单:例如刘晓波、丁子霖,例如我,就都是被排斥在外的;偶尔有几篇我们写的文章贴上了论坛板,常常也是很快就被删除掉了。当然,这个黑名单不是《世纪中国网》自己定的,而是有关当局强加给他们的。
如果我们把在抗议信上签名的人名和在《世纪中国网》常常发表文章的人名作对照,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事实,那就是,大部分在抗议信上签名的人都是被禁止登上《世纪中国网》的,而大部分活跃於《世纪中国网》的人却幷没有在抗议信上签名。
这事说奇怪也不奇怪。我辈正是因为一贯对当局压制言论自由的做法公开批判所以才上了黑名单。别人正是因为一贯避免对当局公开批判所以才被允许保留了在包括《世纪中国网》在内的国内媒体上公开发言的机会;这次虽说是整到自己头上来了,按说总该站出来抗议一声了,其实不然,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一抗议,那就很可能惹恼当局,到头来就很可能把自己在国内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言的机会也都给丢掉了,所以还是逆来顺受的好。
按照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的分析,言论自由是公益品。只要一部分人通过抗争而赢得了言论自由,那么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不曾参加抗争的人也将得到言论自由;於是不少人就会採取搭便车的态度,自己不积极参加抗争而等着坐享其成。可是,如果抱着坐享其成的态度的人多了,积极参加抗争的人太少,则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参加抗争的人很可能会受到迫害。
这就形成了一种荒诞的现象:你越是争取言论自由,你就越失去言论自由;你越是不争取言论自由,你就被允许有越多的“言论自由”——如果那还叫言论自由的话。
这里,我不忍心对那些沉默的人苛责。我知道,他们之所以不敢公开抗议只是出於恐惧。但问题在於,如果大多数人在压迫面前都逆来顺受,压迫者一路走来如入无人之境,它就会得寸进尺,愈加猖狂——这正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残酷事实。
单以互联网为例。过去十年来,由於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以及中国互联网用户急速增长,国人的言论空间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中共当局对此十分敌视。他们非法动用国家资源,建立起世界上最庞大的互联网监控系统;而且还赤膊上阵,关闭大量网站,逮捕许多网络作家。几天前,《大风》网站发表“中国互联网控制历程一览”,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必须看到的是,十余年来,由於当局的不断打压,民间的言论空间非但未能扩展反而在持续萎缩.我们在努力地渐进,但我们的言论空间却在渐退。这就再次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固然有助於我们扩展言论自由的抗争,但是它毕竟不能代替我们的抗争。自由不会天上掉馅饼。如果多数人只想搭便车,坐享其成,那就永远等不到自由的实现,而只能等来更严厉的专制。归根结底,我们必须坚持抗争,幷且要动员和鼓励更多的人和我们一道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