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号-封面主题 郭子宽简介 郭子宽文章检索

 
从组织同质化看中共十七大..(重庆)郭子宽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按最右边的“□”键全屏显示

 

 

从组织同质化看中共十七大

(重庆)郭子宽


一、新面孔和老传统


    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媒体、专家对近期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视角不同、期待各异、评价也多有不同:有的着眼于江胡内争;有的关心中共对台政策是否有新的定调;有的寄希望胡温开始真正的新政;更多的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共政治局、尤其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变更,政治局的新面孔无疑可能影响中共权力格局和政策走势;当然,江老核心打望美女的照片也被人传播,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胡锦涛长达60多页的报告,不过重复此前的主张和语调,是其所谓重要讲话中语言和词语的总汇,现已经全文公布,够党员干部们热热闹闹学一阵子;党章的修订,实乃按照党的传统,加几个新的“词汇和论述”用以显示新一代领袖新的理论贡献,其实不必太当真;而大家的猜谜游戏随着九个政治局常委的亮相也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纽约时报》说,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是这些变化在哪里呢?仅仅是几个新面孔就改变了中国政局?仅仅所谓的文科博士入围就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或者真如中共所说这次大会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老马的“科学社会主义”没能给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带来福祉,小胡的“科学发展观”就能将中国建设成和谐社会?

    其实,中共十七大虽也选露了几个新面孔,更是固化了其老传统.这个老传统,就是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主轴的“组织同质化”流程。了解德国第三帝国时期的“桂冠法学家”施密特的“同质化”理论,将有助于理解中共党的性质,有助于分析十七大的真实价值,有助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二、同质化理论和共产党实践


    施密特(Carl Schmitt)是德国宪法学者,国家主义的鼓吹者,希望以整体国家或“元首国家”的范式,来取代作为市民法治国家形态的魏玛宪法体制,是“魏玛共和国的掘墓人”,也称的上是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理论奠基者之一。正是施密特的反民主主张,适应了纳粹专制政治的需要,也是纳粹屠杀犹太人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

    施密特把国家定义为人格化的总体,国家进行任何决断的政治意见必须统一,而绝非私人意见的总和。根据其国家理论,权力结构必须一元化,意识形态也必须一元化,而多样性、多中心论必须摒弃。作为宪法专家,施密特认为不同价值和政治诉求之间的妥协会使宪法丧失真实意义,沦为权宜之计,从而讨厌分权制衡基础上的法制理念。在他看来,“如果统一性不是从作为统一意志中产生出来的,就不会有一种纯粹规范性的完整宪法系统”,换句话说,施密特需要全国用一个脑袋思考,用一个嘴巴说话。

    施密特的反民主理论有其政治神学的来源,而建立在其政治神学基础之上的就是所谓的“同质化、异质化”理论。施密特对政治进行分析的前提是“敌人”,且把敌人看作一个“必须以同样的整体性来对抗的战斗整体”,施密特在《政治的概念》中指称:“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祇要有两群人联合起来反对同一个敌人就是政治,政治都是一种完全、彻底、激烈的存在关系,都是最强烈形式的束缚或分离”,“政治必须有绝对的权威,个人必须绝对服从集体”。在施密特看来,“任何一个实际存在的民主制度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则上:祇有地位相同的人之间才有平等,地位不同的人之间没有平等可言,所以,民主的第一个要求是同质性”,“由于平等总是包含着不平等,民主即使把它统治的人民当中的一部分人排斥出去,也不失为民主”,尤其,施密特明确指出:当情势需要的时候,统治应该排斥或灭绝异质性。

    施密特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危险的心灵”,施密特的理论却为纳粹德国的专制和屠杀增添了“理论的包装”,也许人们对其理论尚有更多探讨空间,但用这个理论来对照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性质,会发现,中国共产党正是施密特的衣钵传人。

    中国共产党以列宁主义为指导,并在路线斗争中不断清党和整风,深深烙上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个人品性,加之中国帝王专制的悠久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实践,可以说是施密特同质化理论的典型样板。毛泽东的“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无疑是施密特的“敌人决定存在”的毛式表达;从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到江泽民的“讲政治”,从“斗资批修”,到“西方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都是在不断塑造敌人,以保证党领导斗争的需要;中共党章的“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无疑是“整体决断”的组织方式;通过党内的“路线斗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清理“叛徒”“内奸”“四人帮”,通过界定“地富反坏右”和“一小撮”,将异质者排除在领导之外,形成了共产党的威权统治模式;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到自夸自封的“三个代表”以及“保持党员先进性”,将党的组织,变成优越于民众的领导团体;而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到“利为民所谋”,将同质化的党上升为“为民造福”、替民决断的“主权决断者”。不论科学发展观如何统筹安排,不论所谓的和谐社会怎么建设,中共坚持这种“同质化”的党来领导“异质化”的人民,从而实现“中华复兴”“强国崛起”的治国模式没有改变。

    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与“同质化”理论合丝合缝,而十七大不过是执政党“同质化”得以演练的一个强化过程。


三、中共十七大的同质化表征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统治异质的“同质化”组织,对其召开代表大会的组织过程和作用就能更加清醒,也有助于放弃对其可能持有的良好期待和一向情愿的幼稚想像。

    成为中共党员,是被这个组织同质化的起点.入党,要有介绍人,要通过繁琐的程序,向组织汇报思想,参加学习,经过组织批准,然后才能宣誓成为这个组织的普通一员.为了规训和同质化的需要,这个党员的资格甚至需要预备一年。随着执政党领导干部的权贵化,修改党章,同意私营企业主等“六种人”加入组织,这绝不是为了增加“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成员,而是将这些人作为“同质化”的对象,藉以稳定执政的基础.党的全国代表的选举,并非自下而上层层选举的民主过程,而是一个由上而下、层层圈定和确认的“同质化”进程。作为党的全国代表,虽然祇是参加短短数天的会议,举手表决“中央的中央”划定的新的中央的名单,听读一下中央“总书记”或者“核心”或者“领袖”的报告,但是,作为代表,意味着是否得到上级的认可、支持,进而是政治前途能否更上层楼的一个标志,而在此从上而下的层层圈定过程中,便是下级表现、表态和上次认可、支持的“同质化”进程。在此进程中,当然也包括对“异质性”成员和势力的批评和清除。

    即使是形式上的选举也有可能将某些与领袖、核心同质的成员选落,因此,“中央”可以用特约代表、列席代表的方式加以补充而修正,从而保证“上下同欲”。其实,作为代表,祇有参加会议、表态和表决的义务,并非一定有被选举的权利和资格。因为,成为中央委员的“候选人”,并非基于个人的申报,也非基于参会代表的推选,而是“大会主席团”的酝酿和指定。而主持大会的主席团,是为更加“同质化”的一群人,或为元老,或为新秀,都是更为紧密团结在领袖或大佬身边深得组织信任的人。而人数不少的主席团能在短短的会议期间,达成合意,圈定人数庞大的候选人,其秘密就在于在同质化过程中,早由“组织”根据“同质化”程度拟定了人选.如果党的领导通过清洗和斗争成为唯我独尊的“伟大领袖”,则领袖的思想就是党的思想;如果历史权威和声望还可以凝聚党心,则“核心”的讲话也可以一言九鼎;当然如果有所谓的多个核心僵持不下,则派别对抗、寡头协商,也会成为组织意见得以统一的模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党的“同质化”的特征没有改变,对异质的领导、统治,在必要时候斗争甚至消灭的驾驭和治国方式没有改变。

    中纪委书记的确定也是党组织“同质化”的典型表现之一。十七大之后,中组部部长摇身成了中纪委书记,此前主掌加官进爵,今后负责摘顶戴花翎,让贺国强对此前考察有据、赞赏有加、从而大力提携的门生进行严格的纪律检查、必要时痛下杀手,岂非自打耳光、强人所难?其实,这正是党同质化的需要,祇要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是升迁是流放,全是党的安排,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党的组织提拔和纪律检查,与公正的党外法律何干,于百姓热望的反腐倡廉何涉?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虽高举着一面面的旗帜,但其执政的目的就是执政,所依据的理论窘迫无关紧要,其治下百姓的利益不管痛痒.而要继续垄断执政权力,就需要垄断信息,垄断财富和资源,这样,同质化的共产党就永远是人民利益的当然代表,而所有异质化的东西,都是统治的对象,甚至是打击和消灭的对象。

    通过“从上而下、由上至上,上下结合”的“同质化”过程,形成了以党的领袖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产生了所谓新的领导集体和“党中央”。越向上看,同质化的程度越高,形成组织严密的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又以执政党的身份,高高建立在全国人民和普通党员组成的金字塔塔座之上。这就是十七大的实质,就是党中央的真相。这个垄断一切权利的金字塔顶尖,就是新一代的领袖和政治局成员,而这个塔尖内具体成员的更换,以及更换中的讨价还价,并不影响整个塔尖的组织性质和统治模式。无论谁成为核心或被尊为领袖,不管是胡还是江,不管是共青团还是太子党,也许可以改变或增加一些个人色彩,或更呆板,或更乖巧;或简单粗暴,招致民愤极大,或长袖善舞,善于博取民心;但是,通过层层同质化的精炼,党的领袖将是“党性”最强的人,也是最“讲政治”,最保持“先进性”的人。对于人民民主而言,依然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对于治下的百姓的而言,面对的依然是一个权贵们团结一致的党.理解了党组织的同质化,就不会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公安部长汇报工作大惊小怪,因为无论是首席大法官,还是警察总头目,都是党的统一安排,都是同质化组织的执政需要。

    理解了党组织的同质化,就不会奢望,作为层层向上负责、高高在上的执政党,会真正尊重其治下小民的权利和利益,就不会对“新三民主义”热烈鼓掌,就不会对政治作秀的“替农民工讨工资”热泪盈眶。

    理解了党组织的同质化,就不会被所谓的差额选举,所谓党内民主蒙了眼睛;也不会因个别领导的下台制度化而赞赏有加。

    理解了党组织的同质化,就不会期待以先进性自居,以执政为第一要务的政党主动放弃权利的垄断,进行所谓政治改革。

    理解了党组织的同质化,就会清楚,祇要这种同质化的传统不变,就不会产生自我变革的新一代接班人。5年以后的十八大也祇不过是不同的面孔,演出的同一出大戏。


四、告别老传统,建设新国家


    建立在同质化理论和实践上的纳粹德国对世界造成的灾难早已结束,而实践同质化理论的中国专制力量也不可能世代永昌。因为,人民信奉的是为世人带来福祉的价值,世界上有更符合正义的力量。

    看看在1689年大不列颠帝国治下诞生的政治思想:“当任何人运用掌握的权力不是为了处在这个权力之下的人谋福利,而是为了获取自己私人的利益,不论统治者的资格怎样正当,如果不以法律而以个人意志为准则,他的命令和行为,不在于保护人民的财产,而在于个人的野心、私愤、贪欲和任何其他的不正当的情欲,那就是暴政。”(洛克《政府二论》)。我们也可以看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宣示:“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伤害到这个目的本身,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者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

    其实也不用说太远,完全可以参考这个执政党的创始人的思想。中共一大选出的总书记陈独秀在建党之前就已经指出:“国家的合法性来自人民主权”,“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和人民纷争的机关,善人利用它可以抵抗异族压迫,调合国内纷争,恶人利用它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作牺牲的国家。”(陈独秀:《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转引自高力克:《陈独秀的国家观》,《二十一世纪》2006年四月号)。可惜这个党第一个领袖无法阻止这个党的同质化转变,而本身异质化为这个党的“敌人”。

    我们不敢奢望这个执政党十七大选出的是有足够威望可以摆脱同质化的新型领袖;我们的希望祇能寄托在被这个党所异质化的被统治的力量。共产党的名字取自西方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得益于苏俄的扶持,这个组织的未来走向,依然会在世界性的格局下演变。共产理论已经破产,苏俄帝国早也垮台,专制虽然有着中国特色的印记,但必定要在普世的民主价值前垮塌。

    中国能告别帝制走向共和,中国能改变任人宰割的处境成为世界性大国,中国当然也可以摆脱千年的专制定势,成为一个真正的宪政国家。让“人生而平等”取代中共党的“代表”和“先进”,让“主权在民”限制执政党的“新面孔”,让党成为党员的党,让国成为国民的国。路虽漫长,源源不断积聚强大的是与统治者相异质的力量。

    (2007年10月29日)◆

相关文章
作 者 :郭子宽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7年11月29日12:3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