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号-国际视野 方励之简介 方励之文章检索

 
《温托特内宣言》对传统国家观的超越..方励之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按最右边的“□”键全屏显示

 

 

《温托特内宣言》——对传统国家观的超越

方励之


    温托特内(Ventotene)是那不勒斯海湾外的一个小岛。南北长3公里,东西最宽处,祇有800公尺。它距卡普里(Capri)岛不远。卡普里是大大有名的旅游胜地。温托特内则寂寂无名。不过,温托特内真正是一个“圣地”。现任的意大利总统就职后,第一个参访地,就是温托特内岛。就像中共新领导一定要参访井冈山或延安一样。温托特内岛是欧盟的一个发源地。故事源于斯皮内利(Altiero Spinelli, 1907-1986)和他的《温托特内宣言》。

    斯皮内利,意大利人,17岁加入共产党,反对法西斯政权。1927年他20岁,被莫索里尼当局抓捕,随后10年在监狱,又加6年被禁制在温托特内岛。早在1941-1942二战最艰难的年代,斯皮内利和罗西(Ernesto Rossi)等狱友就开始大胆想象,为西欧的未来勾画蓝图。当时,斯皮内利已放弃了共产主义信仰,转而热衷于超国家的整合(supranational integration),发展他的欧洲共同体思想。他们在温托特内岛起草政纲,写在香烟盒上,偷运出岛。成为《温托特内宣言》 (Ventotene Manifesto)。除了政治上的重整欧州等概念,统一欧州货币,统一欧州军队等想法,在《宣言》中都有提及。《宣言》最早在意大利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中流传。1943年美军偷袭并解放了温托特内岛。斯皮内利重获自由。正式发动了“欧洲联邦运动”(European  Federalist Movement), 由斯皮内利领导。他们的行动口号是:“是时候了,是行动的时候了,是创造新人的时候了,让我们推动a Free and United Europe”。二战结束后,《温托特内宣言》倡导的欧州整合观念渐渐被西欧各国接受。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随后逐渐发展成欧盟。斯皮内利被公认是欧盟的奠基人之一。

    今年(2007)是斯皮内利诞生100周年。欧盟纪念他。他的一生正好反映了20世纪欧洲的演化。从共产主义思潮的流行,两次大战,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到欧洲共同体思想的兴起,再到1984年欧洲议会正式接受了斯皮内利方案(Spinelli Plan),即联邦欧盟条约。斯皮内利的晚年,致力于欧洲宪法,至今尚未成功。这就是欧洲一百年走过的道路。

    欧洲议会的跨国党团准备出版《温托特内宣言》的中,俄,阿拉伯等文译本。他们约我为译本写一篇简短引言。 欧洲议会秘书给我传过来两个《温托特内宣言》中译本,一为繁体,一为简体。译文不尽相同。有趣的是,对“For a Free and United Europe”这一句简单口号,似乎没有一种译本能在中文语境里精确地清楚地表达斯皮内利的原意。

    第一个直译是:“为了一个自由和统一的欧洲”(繁体本)。此译不太妥当,甚至误导。斯皮内利推动联邦欧洲运动的第一动机,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泛滥,反对强权之间的战争。他认为,以民族或种族主义为基础的极权国家,是现代文明的危机之一。他认为,消除这种危机的道路是改革欧洲,进行超越旧有国家结构独的整合。“统一”是最常用的一个中文政治词汇,从公元前221年大秦的第一次大统一,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的统一事件。然而,这些统一很少有和平的。相反,统一经常意味着武力和战争,意味着专制政体的强化,意味着国家机构的巩固。这同斯皮内利主张的“抛开旧有的国家结构”正好相反。所以,《温托特内宣言》中的“United”似不应当与汉语语境里的“统一”认同。

    另一种译本是:“为了一个自由和团结的欧洲”(简体本)。读起来,很像一个共产主义口号:“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斯皮内利早年是共产主义者。而且,他也承认他的欧洲重整模式部分地来自对国际主义的向往。但在《宣言》中,有关共产主义的论断已是: “经济全面国家化…祇会培植出独裁政权” .二战之后,高举国际主义团结大旗的共产主义阵营,最终以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和战争解体。没有丝毫“抛开旧有的国家结构”。所以, “团结起来”“ 团结万岁” 等等也不是《宣言》所追求的“United”。

    也许,仿照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译法,我们可以把口号译为∶“为了一个自由和合众的欧洲”。然而,欧盟创建者们似乎也不十分认同美国的United.整合的欧洲并没有叫做欧罗巴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Europe), 而是称为欧盟 (The European Union)。讲一个有关的子故事。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盟的第一个试探性行动是1954年成立了欧洲核研究中心 (Centro Europeo di Ricerche Nucleari),简称CERN.最早由欧洲的12个国家组成。CERN的奠基人之一是罗马大学物理学教授Edoardo Amaldi (1908-1989)。1979年2月,Amaldi 一行访问北京。他当时主持罗马大学的引力波探测。Amaldi在北京除了讲引力波,还谈到他们当年创建CERN时,如何努力不要美国介入。在CERN之前,欧洲的共同事务无一不由美国来统合和领导。那是马歇尔方案的年代。但Amaldi等CERN创建者则坚持,整合的欧洲可以重建物理学。无需美国领导。大战双方(德意和英法)的物理学家,可以超越国家壁垒,一起工作。CERN是欧盟模式的第一个小样试验。

    小样试验很成功,它证明,至少部分抛开“旧有的国家结构”是可能的。西欧由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由独立国家林立的火药桶,成功地转型到今天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共同体,原因诸多。一个理想主义的原因无疑来自《温托特内宣言》,它第一个强调现代欧洲文明的发展需要超越,即超越传统的(或拿破仑时代以来的)国家观(爱国观),民族观,统一观,独立观。祇有如此,欧州才有可能“在所有成员国的宪政体制上建立共同体”。所以,中译名的引起的困惑,不是由于译者的水平。可能是因为,如今似乎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简单词汇,用来表达这种非“武力大一统”的,非“团结阵营”的,非“合众国”的超越传统国家观的理念。

    现在,CERN已增加到22个会员国。仍都是欧洲成员。美国不是会员国,祇是观察员。CERN的最新设备——“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的水平,已经超过美国。它是当今世界最高能的粒子加速器。也有不少美国人去CERN工作或暑期打工(我隔壁办公室的教授即是)。我们不知道,欧洲是不是又在进行小样试验,要证明他们的Union文明像LHC一样,会超越(或已超越)美国的United文明。

    ( Tucson, 2007年9月12日)◆

相关文章
作 者 :方励之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7年9月28日11:4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