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号-封面主题 胡孟德简介 胡孟德文章检索

 
不要把灾难变成狂欢............胡孟德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按最右边的“□”键全屏显示

 

 

不要把灾难变成狂欢

胡孟德


    5.12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两个多星期,这个国家执政党的品行自不必说,“将丧事变成喜事”是他们的一贯伎俩和拿手好戏。于是,CCTV上灾难少了、甚至没了,民众看到了领导讲话,看到了一个亲民为民、满脸憔悴的总理,以及英雄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一些有利于和谐的感人故事。人们果然被感动了,并且在感动中忘记了追问真相。这也罢了,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不是乌合之众,可是看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这样的声音,却让我的心骤然间凉了半截:“公元1976年,龙醒了,摇摇头,唐山大地震了,但中国此后30年繁荣昌盛!公元2008年,龙要腾飞了,先喷一口气,南方下大雪了……又一脚磴在汶川腾空飞起,汶川大地震了。龙的腾飞一定会有大动静的,中国从此走上千年繁荣!”

    可气可笑可悲——灾难竟然成了国家和民族崛起的象征!鼓吹这样论调的人,用“毫无人性”这个词来形容都显得不够。

    唐山大地震,毛泽东和以他为核心的执政党拒绝了外国援助,白白害死了多少人,这笔账算了吗?唐山大地震以后的30年,中国繁荣昌盛了吗?冤死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无辜民众啊,听到有人在你们冤死的尸骨上,歇斯底里地高喊中国繁荣昌盛,你们又会作何感想?

    这样的论调实在可怕至极。之所以可怕,是因为这些论调十有八九并非出自既得利益集团。我相信这是一种狂热虚无民族主义的极度膨胀。这种狂热而焦躁的大众情绪,恰恰迎合了执政党的需求。于是,人类历史上最荒唐的局面出现了——当年,毛说感谢日本,让后人不寒而栗;今天,同样的结局也是最坏的结局就是:感谢地震。

    因为一次大地震,民众更紧紧地围绕在执政党周围了;因为一次大地震,人们更爱他们的总理和主席了;因为一次大地震,狂热的虚无民族主义者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复兴和腾飞了……

    无独有偶,5月23日温家宝在灾区视察时写下了“多难兴邦”4个字。总理为这场大地震找了一个多么好的注脚啊。坦白说,温家宝在震后初期的表现,几乎要让一以贯之的批评者都为之动容甚至唱起赞歌。然而对我而言,这“多难兴邦”4个字,却彻底推翻了我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总理的好印象。这4个字如此适时地出现,除了给狂热的虚无民族主义者壮阳之外,实在没有半点作用——这壮阳之物好比毒药,让人一命呜呼。

    请回答:5.12大地震死那么多人,倒塌那么多学校、压死那么多学生,你敢说这是“多难兴邦”?

    好一个“多难兴邦”!这不分青红皂白的“难”,如何兴得了邦?恐怕这“多难兴邦”的潜台词是“多难兴党”吧?

    那简直是一定的。执政党怎么能忘了,自己不正是踏着民族的灾难一步步成为独裁党的么?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其他一场场的政治迫害运动……一个经历了这样“千锤百炼”的组织,还有什么丧心病狂的事做不出来?

    面对疑点重重的5.12大地震,更多的中国人却已经完全处于感动、对政府和党。而我们的主流媒体,这一次也大都保持了歌颂的姿态——比如《南方周末》为大地震写了一篇题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社论,里面说到:“新中国”的承诺骗了几代中国人一辈子,这一次又能震出什么样的“新中国”?什么都没变。不是吗?大灾难发生了,祇要政局还是稳定的,死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又算得了什么?这正是执政党一以贯之的思维。

    人肉也许会变成盛宴,灾难也许会变成狂欢——再次为不幸死难的无辜民众哀痛。◆

相关文章
作 者 :胡孟德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8年6月29日22:3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