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号-专题 杨力宇简介 杨力宇文章检索

 
为媒体献身为自由奋斗...........杨力宇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按最右边的“□”键全屏显示

 

 

为媒体献身  为自由奋斗
——悼念陆铿先生

杨力宇


    「编者按」  6月21日,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著名中国老报人陆铿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9岁。陆铿,号大声,云南保山人,生于1919年。1940年毕业于重庆政治学校新闻专修班,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助理编辑兼播音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驻欧洲战地记者,后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兼任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1944年创办《新闻天地》,1949年创办《天地新闻》日报。陆铿曾经被国民党政权逮捕下狱;1949年身陷共产党政权的大牢,70年代末才获自由。1981年陆铿在香港与人合办《百姓》杂志,在美国纽约创办《华语快报》。1985年5月采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记发表在6月出版的《百姓》杂志上。陆铿的一生是为新闻自由奋斗的一生,本刊此期发表陆铿先生好友、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的文章,以悼念这位中国新闻界的前辈。愿陆铿先生安息,并向先生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终生为媒体工作奉献、为新闻自由奋斗的陆铿先生,与病魔缠斗多年后,终于在2008年6月21日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100多位亲友于26日在旧金山郊外的塞普草地殡仪馆为他举行告别仪式,纪念这位一代名报人,中国新闻界的传奇人物。


新闻尖兵  报坛奇人


    陆铿为纵横两岸三地及海外的著名华裔记者,因争取言论和新闻自由及强烈批评执政当局,被国共两党政权分别系狱,前后长达20多年,70年代末终于获准自大陆来到自由的香港,后移民美国,先后在香港和美国创办多种报刊(包括香港的《百姓》及纽约的《华语快报》),仍然“死不悔改”,批判两岸政权,并发表无数尖锐的政论及出版多种批判两岸领袖(包括蒋介石、邓小平及李登辉)的文章与专书。

    陆铿曾专访两岸重要政治人物(包括胡耀邦、李登辉、陈水扁等),忠实报导访谈内容。1985年陆铿专访胡耀邦,并根据录音全面报导胡的谈话(包括胡对其他中共领导人的批评及胡透露的重要政治信息),引起轩然大波,也是导致胡耀邦于1987年初垮台的原因之一。海内外因而有“一言丧邦”之说,陆从此不得入境。

    对陆铿而言,新闻工作是他的生命,写作几乎是他人生的全部,他挖掘新闻的敬业精神可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语不惊人死不休”。从40年代后期在南京(曾因批评孔祥熙及宋子文引起蒋介石的震怒及其他问题而入狱)直至近年在两岸及香港、美国,他不眠不休,永远追求新闻。陈水扁出任台湾总统后,在会见陆铿及其他记者时称陆铿为“中华民国记者第一人”。


无庙和尚 单打独斗


    陆铿为一“没有庙的和尚”,是一自由作家,没有特定媒体的支持,几乎是永远单打独斗,赤手空拳,常与2、30岁的年轻记者走在一起采访新闻,但却跑在前面。他天不怕地不怕,马不停蹄,充满活力。

    笔者与陆铿相交20多年,知之甚深,对他的记者生涯、贡献、成就及私人生活均多了解。他是一个反共、反独、反专制独裁、争取自由民主、认同中华民族的媒体工作者,终身献身新闻事业。

    1985年,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在旧金山成立,陆铿与笔者(还有余英时及其他著名学人)即被聘为评审委员,每年评选杰出民主人士,我们合作20多年,非常愉快。基金会前会长蒋亨兰盛赞陆铿的热诚与奉献。他虽经济困窘,但却向基金会捐出一幅张大千的著名画作,为基金会义卖筹集经费。


陆铿的感情生活


    陆铿有一贤妻良母型的元配杨惜珍(曾是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校花)及子女5人,均各有成就。陆铿在昆明系狱期间,杨惜珍热爱丈夫,忠贞不渝,多年不停探视,送菜送饭,照顾全家老少,抚养子女成人,终于煎熬至1978年陆铿出狱,全家经港移民美国,本可共享晚年幸福岁月,但陆却抛弃贤妻,热爱著名作家刘宜良的遗霜崔蓉芝(刘宜良笔名江南,因拟出版暴露蒋经国的阴暗面之传记而被蒋的特务唆使地下帮派暗杀),并与之同居至陆铿过世,成为终生相守的“伴侣”。

    陆铿与贤妻杨惜珍曾是相依为命、同甘共苦的患难恩爱夫妻,但随着时间的消逝,陆杨的情缘已尽,陆对杨的爱出现变化,渐成怨家,渐行渐远,双方日渐冷淡,已无热情,本可成为“少年夫妻老来伴”,但陆却移情别恋,对杨也深感未尽丈夫及父亲的责任,在道德上也未坚持对爱情、对婚姻的忠贞。陆铿在其回忆录中热情描写他的“黄昏之恋”,但对背叛杨惜珍也多忏悔,回忆录因而定名为《回忆忏悔录》。

    杨惜珍也已年过80,对陆铿的抛弃从未公开抱怨,她已善尽妻子及母亲的责任,现虽似已原谅陆的婚外情,但内心仍是痛苦万分,祇有寄讬于宗教信仰之中。


不离不弃 无怨无悔


    崔蓉芝美丽端庄,温柔热情,她从未“勾引”陆铿,也从未“追求”陆铿,而是陆铿主动求爱,但崔欣赏陆铿,无法抗拒,两人情投意合,终于迸出爱情的火花,坠入情网而不能自拔,成为终身爱侣,同居以至陆铿逝世。陆虽有两岸三地的名气及成就,但却是一个“无庙和尚”,连生活都有困难,但崔不嫌弃一个大她20多岁并已罹患老人痴呆症的老人,照顾他的衣食住行,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全心看顾,有情有义,令人感动。两人虽无婚约,但崔却善尽所有妻子应承担的责任——崔蓉芝并未自杨惜珍手中“抢夺”陆铿,甚难予以指责。

    被中国列入黑名单的陆铿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重返故国一游,2007年春终获北京签证,于3月26日,由崔蓉芝陪同赴港,停留一周,再回到他一直希望重返的故国,但他的意识已不甚清楚,对他而言,可能已无重大意义,但崔为实现陆的最后心愿,因而安排与陆展开神州之旅。


贡献与奉献


    去秋笔者与陆崔在旧金山见面,我热情拥抱陆,但他眼神一片茫然,竟然不知我这位忘年之交的后辈,令我心酸难过。而他身边的崔蓉芝与他风雨同舟20年,风采依然,美丽如昔。她为爱而奉献,令人钦佩。

    陆铿一生轰轰烈烈,多彩多姿,为自由、民主奋斗,为新闻事业奉献半个多世纪,纵横两岸三地媒体的事迹及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中国的的苦难时代及无情的个人命运,令人感叹。

    虽然陆铿的私人感情生活颇多争议,各方也多批评,但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及为自由民主大业的奉献仍然值得肯定。◆

相关文章
作 者 :杨力宇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8年7月24日22: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