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军事对日本的影响
(澳洲)秦晋
中日关系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曾经有过辉煌,但是在近代严重落伍。目前中国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制独裁,经济上近30年来有比较显著的发展,已经被列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上第2大经济体,20世纪下半叶所取得的经济奇迹震惊了全世界。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的交往近2000年。日本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民族,19世纪中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国门,不久就开始了脱胎换骨的革命,经过明治维新,很快就在东亚崛起。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印记。中日之间爆发了两次战争,19世纪末的日清战争,清朝战败,割地赔款。1931年始的中日战争,中国几乎败亡。由于美国卷入战争,战局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弥补的;同时日本也深受战争的痛苦,核武器对人类的直接生灵涂炭的苦果祇有日本民众饱尝,两颗原子弹在1945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投在广岛和长崎。战争已经结束60余年了,创伤随时间的流逝逐渐平复。但是历史的记录不会消失。忘记历史,历史就会重演。记住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是为了汲取教训。中日两国人民都应该记住历史,展望未来。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的重要国家。一个是人口最众多、经济发展最快速、政治上最专制的国家;一个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的国家。两个国家在整个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里都举足轻重,在亚太地区拥有并驾齐驱的领袖地位。但是两个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在很大的不同和分歧,最明显的是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在对待中东伊朗的核计划发展的立场上,因为日本遭受过被核攻击的痛苦而支持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立场,甚至会对美国在国际压力无效情况下先发制人,以军事打击破坏伊朗的核计划采取默认的态度。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截然相反,会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与俄国联手行使否决权,使得联合国形不成对伊朗进行制裁的决议。
两国政治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之间不可能产生真实的互相信任,祇能产生两国之间在经济关系上的互相利用。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专制性,国家决策的非民主性、非程序性、非透明性,本国民众饱受其苦,而中国军力发展的非透明性更会造成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相互猜疑甚至敌视。
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
中国的武装力量称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上兵员最多的一支军队,是由中国共产党进行绝对领导的党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军费开支不断增加,中国军事力量的急剧增长,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担心和恐惧。印度国防战略分析家3月6日表示,这与中国有意在今后50年军力达到美、俄水平的战略思维有关,对中国今后在军事与外交上可能对南亚地区构成的冲击,不能不慎重以对。
中国公布的2008至09年军费预算概算是590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7.6%.由于中国的预算程序不透明,世界各国都对中国的军事支出发出不同警讯,认为北京官方公布的军费预算数字少于实际支出的数字,美国五角大楼就认为中国每年实际的军费支出是在970亿至1390亿美元之间。中国至今已连续20年,每年均以接近20%的比例增加,而且支出都集中在扩张跨越国界的军事力量,包括增加导弹的投射、远程战机、军舰和发射侦察卫星等。
中国军费开支急剧增长,军事力量急剧增长,若祇限于常规武器,也许不至于引起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和远东的另一个经济大国日本的担忧和恐慌。但是非常规武器的发展,尤其是具有极大攻击性的中远程导弹和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的发展,的确令美、日担心。根据日本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能力,成功研制核武器应该丝毫不成问题,但是日本的战后军事力量的国际定位使得日本不能突破框架自行研制核武器形成对可能构成威胁的对抗。
自从中共建政之初,就开始探索新兴科技与新兴军事,并力争将本国军事实力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意味着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核武器大国,成为第五个核国家。中国的核武发展以提升国际地位和核反击能力,中国核弹数字的推测人言人殊,目前中国的核力量居全球第3位。
美国《大西洋月刊》2005年5月号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劳勃。卡普兰指出,对于美国而言,中东问题祇是瞬息即逝的光点;21世纪美国将与中国在太平洋在军事方面较劲,中国将成为比俄罗斯更难应付的对手。不过美国政界的温和派和强硬派对于中国何时能跃居这样的地位有不同的看法。史瓦兹指出,一些目前在布什政府占重要决策地位的强硬派人士忧心中国成为霸权。他认为,中国内部仍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仍是一个采取守势的国家。虽然中国积极进行军事现代化,它的武力仍落后于美国。
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的表述
中国在1995年4月5日正式宣布,做出5点承诺,第一条就是中国将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而中国还承诺不对无核国家无核区实行核攻击。但是中国的官式声明真得那么可信吗?中国在11年前1997年的时候就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在所谓的最高权力机构"人大"上得到通过和批准,在现实中也一直没有按照承诺去遵守。2005年7月14日中国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表示:“如果美国介入中共武力攻台,准备让西安以东的所有城市被摧毁。当然,美国人将必须准备好数以百计,或两百个,甚至更多的城市被中国人夷为平地”。这虽然不代表中国官方正式对外发言,却也反映了中国官方的心态和阻吓战略。所以对中国政府的声明和承诺还是必须谨慎地留下一个问号。
澳洲向中国出售可以研制核武器的铀
中国现在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澳洲正在努力地寻求对中国的影响,是澳洲进一步融入亚洲的重要一环,因为中国在这个地区举足轻重。澳洲于2006年4月2日与中国签订协议出售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铀给中国,相信中国会信守承诺作为非军事的和平用途,相信已经签约参加核不扩散条约的中国不会转售。这个思路有点一厢情愿,有点天真。这是祇顾自己眼前利益不太明智的短视行为。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巴基斯坦的核技术真是不依靠外力自行研制的吗?有依据证明是是中国转让的。我们看到中巴两国关系一直密切,中国与印度一直交恶,印巴两国关系紧张,中国需要巴基斯坦对印度形成制肘作用,对巴基斯坦核技术转让符合中国在南亚外交关系中的平衡和利益。
当然澳洲对中国出售铀不构成对澳洲的直接危害,祇有经济效益。澳洲不是中国的邻国,距离遥远,核威胁不直接伤害澳洲。但是中国的核武器发展会让日本感受到潜在的威胁,因此坐卧不安。
美国能源部长伯德曼在澳大利亚出席亚太区六国气候谈判的周边会议上表示,祇要符合安全条件,美国不反对澳大利亚出售铀元素给中国。美国的表示言不由衷,是因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影响不了澳洲。
全世界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采取的是姑息纵容的态度,是当代的“新绥靖主义”,其中也包括日本。澳洲视中国为澳洲经济持续强劲的重要因素,新上台的工党政府总理陆克文亚洲首访国家就是中国,而非日本。此举已经引起了日本的反弹。
中日军事冲突可能性
中日两国在军事技术上对比,中国不见得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对日本存在军事压力是核威慑。中日之间无端产生军事对抗和冲突的可能性不高,可能的热点主要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两个政体之间政治冲突引发的军事冲突,进一步引起美国军事干预。如果美国军事力量的卷入,由于日美军事联盟关系,再进一步将日本卷入。战端一旦开启,中国在常规武器和军力方面与美军相比一定会处于下势,那个时候,在中国内部“超限战”叫嚣者的鼓动下,中共领导人在政权存亡的紧急关头必将放弃中国在1995年4月5日正式宣布的“中国将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率先使用核武器对敌对军事力量实行核打击。受核打击对象可以是美国的航空母舰,也可以是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日本称之为中日中间线)和钓鱼台岛(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的主权争议按目前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尚不至于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
如果考察一下解放军队自从1949年内战结束以后到目前的59年中的6次对外战争,就可以看到这支军队对周边国家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了。第一次对外战争是50年的时候毛泽东力排众议强行出兵朝鲜,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交战3年,伤亡惨重。第二次对外战争是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第三次是越南战争。第四次是1969年的中苏边境冲突。第五次是1974年的中越西沙海战。第六次是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规模都有限,历时也很短。
中国这支军队,其中包括武警部队,在大部分时间里主要的作用是对内而不对外,对付内部的非武装人员。在中国的文革时候曾经参与武装械斗,在中国的内地镇压不同造反派系。1989年6月曾经在中国首都北京镇压非武装的北京市民和争取民主的学生,最近在西藏拉萨镇压藏人引起的骚动。所以这支军队总体是上用来镇压内部的政治反对力量和非汉民族的独立倾向,保护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稳定,基本上不构成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威胁。对印度和越南的边境战争也祇是对交战国进行教训,而非以占领对方国土或者与邻国争夺资源为目的。因此日本无需对这支军队表现出过度的恐慌。
可能引起远东军事冲突的区域主要是台湾。现在国民党已经从民进党手中夺回了政权,马英九当选中华民国的总统。台湾新政府和新总统在今后与中国交往过程中会减少陈水扁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刺激性语言,今后海峡两岸之间的军事冲突的危险性也会因此大为降低。这样在台湾海峡问题上美中军事冲突的机会大为降低,那么同理,日本被卷入战争的几率也降低。
日本应该帮助中国尽早完成政治民主化
从最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外交策略来看,主要表现为:不妥协、不对抗、不破裂。若论中国对日本构成的潜在军事威胁,单一地从军事上进行对峙和抗衡不是好办法,于事无补,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更大的可能是适得其反。实际上中国可以对周边国家或者日本构成的威胁不在于它的军力增长,因为实际的军费开支绝对数字要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但为何英、日两国的巨大军费开支不引起美国的的恐慌呢?美、英、日三国的巨大军费开支并没有引起世界的恐慌呢?唯独中国的军费开支的增长会被视作为中国对周边国家包括日本的军事威胁?其根本是这个军事力量背后的政治力量或者是政治制度,中国的专制政治使得它的决策非民主、不透明,对外行动没有规律可循,经常不按牌理出牌,这才是西方国家以及日本对中国军力增强担忧的原因。中国叫喊着和平崛起为何引起西方和日本的怀疑?一个和平崛起的国家如果是一个理性的民主国家,它就不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一个所谓和平崛起的国家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非民主国家,它就会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中国对邻国的威胁不在于它的军事强大,而在于它的政治专制,解决这个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
回顾一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目前的60多年时间,整个世界发生过许多次地区性的战争以及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但总体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和平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和平,美利坚合众国对世界所起的安全稳定作用至关重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国家在世界格局和势力范围划分上基本上不采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虽然美国在扮演世界警察这个角色的时候,会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双重标准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事件和军事冲突。4年前澳洲就“21世纪是否是中国世纪专为专题”展开讨论,我被邀请就这个专题发表评论。我认为中国不具备成为世界新超级大国取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基础,中国的要建立经济高楼的基本地基没有形成,这个地基就是使得中国得以经济稳定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制度。美国为什么能够用200多年的时间从一个殖民地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强国,根本原因是他的民主宪政体制。
但是世界是变化的,美国今年的经济出现了衰退现象,美国对伊拉克用兵带来的负面国际形象使得美国在相当程度上丢失了道义的制高点。任何事物都有盛衰的变化,历史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帝国盛衰,美国也不可能永远是单一超强,它有被取而代之的时候。不少经济分析家认为中国将在2025年的时候可以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一旦经济上进一步强盛,必然带来的是军事上强盛和更具有对外扩张性。如果那个时候中国依然是一个政治独裁的国家,“和平崛起”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威胁应该在那个时候。如何消除中国对地区和世界的潜在威胁,中国古时候的军事学家就提出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今天在中国对面的日本若以发展军事力量来抵抗未来中国的军事威胁,那是攻城,那是兵战,都是下策。面对中国逆历史的政治专制施加政治影响力,用政治化解的方式改变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那是攻心,那是心战,都属于上策。如果日本以亚洲成熟民主国家的姿态在中国政治变化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使中国由专制变成民主,即使美国有所衰落,即使中国有一天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它也不会再对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运用以往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发生灾难。
日本是亚洲成熟的民主国家,在亚洲应该起到当然的领导作用,在东亚应该与同为民主国家和政体的南韩以及中华民国结成政治联盟,向中国施加政治影响力,迫使中国在世界民主的政治潮流下进行政治转型。中国人民进行了近百年的努力,民主祇是短暂地在中国停留了一下又匆匆离去,至今还是迟迟没有到来。现在中国民主化的最大障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制,而日本在近20年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里,中日外交关系发展上日本对待中国的民主化推进的表现不算好。1989年中共政府用武力镇压了民主运动,中国与世界民主国家的关系全面倒退,但是日本的表现却很不好,率先帮助中共政府从外交孤立中走了出来,进而又向中共提供经济援助,经过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专制的中国比原先强大了,比原先更难对付了,现在日本感觉到了威胁,内心隐隐作痛,这是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
日本政界和民间应该能正视中国民主化的问题,帮助中国人民尽早完成政治制度民主化,使得整个东亚都由民主政体主导亚洲事务。这样的话,国际间的争端就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解决,而无需通过军事较量解决,中日之间的外交摩擦就容易解决,不至于兵戎相见。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建立起民主制度,就可以完全彻底地解除中国强大军事力量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政治化解是上策,军事对抗是下策。(2008年4月20日于日本大阪。本文为作者在日本演讲的发言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