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明天何在——《中国没有明天》读后
(河南)陈华东
黄河清先生的新着《中国没有明天》问世后,几经周转,终于从香江书市购得并寄到笔者的手中。全书除简短的序言和后记外,共21章,20万言。从体例上来看,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云,作为一个整体,该书分别论述了当今中国的制度、文化和人性的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每章又可独立成篇,从而可供读者选择性地去翻阅。此亦可谓该书诸多特点之一也。
看到这个书名,当即思绪蹁跹。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中华古国,难道就没有了明天?作者何以要坚持这一书名,读后,似乎从其后记中看出一点要津:“不过是避俗避平,引人震悚之意,……”。
通读全书后,深为作者对当今中共坚守的制度内涵所作出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而折服;深为作者对当今中国因其制度而形成的党文化的表征所描绘出的全貌而叹息;深为作者对当今中国民众的人性在党文化的浸淫下而无任何独立性的阐述而悲戚。此外,作者还以卓而不群之才,本离经叛道之志,满砚饱墨,秉笔直书,旁征博引,掷地有声地推出此书,意在发出一个当今中国士大夫良知的煎熬与呼号。至于书中列出的诸多例举,更是丰富翔实,有理有据,令人感叹;一叙一论,一考一证,令人信服。笔者愿在这里敞开心扉,说句心里话,作者通过此书,已为中国现行制度所造成的顽疾找到了真正病源,功莫大焉。有鉴于此,概为一句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这样的美誉,亦不为过也。至于书名,窃虽不敢妄加揆度作者此一命名的真正用意,但仅从其副标题的论述中,当可窥出作者不仅仅是为了避俗避平,引人震悚,实则隐含了某些反言正指的良苦用心。
(一)宪政民主建构毫无突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政治体制的构建与运作能否顺应主流民意与历史潮流,而这种“顺应”祇有还政于民才得实现。中外古今,概莫能外。书至此,不禁想起950年前王安石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国势而推出的“变法”之举。虽然最终以令人为之扼腕叹息的悲剧收场,但他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变法”箴言,却成了千古绝唱。天象都敢于不畏,那反对变法之声哪怕是圣人之言当然也就更不会去顾念了,显然,此一“三不足”之言的重中之重当是“祖宗不足法”这句话了。缘于此,不得不令人联想到当今中国一党专政的现行政体制度,虽主政者高唱政治改革,然30年来一贯制,毫无改观;与此同时,还令人联想到我们的最高领导在十七大上发出的“二勇二不”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豪言壮语;联想到我们的平民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似以自诩之心态引用了王安石这句传世之言;可谓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然而面对老百姓翘首以待的宪政民主建构毫无突破的局面,实不知内心里作如何之想?实际上,60年来一桩一件一点一滴的无情事实早已证明了,一党之私大于天,即使一些体制内的学者提出了类似“君主立宪”的所谓“党主立宪”,同样不敢问津,遑论采纳?!人类的新世纪行将过去10年,人们早已领悟到,面对滚滚而来的民主大潮,最高当局应格顺势地放开党禁,放开报禁,不是不可为,而是固守不为也。凡此等等,书中援引了许多实例,就中共因固守一党专政制度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乃至难以解决的历史问题加以剖析,实乃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纵观全书,可谓不看不知,一看惊之。行文至此,敢言当今有识之士,皆可奋起成为太史简董孤笔的后继者,提起那如椽铁笔来记载这段历史黑脚印的日子,定将不远。试问,如从这个僵而不化的制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明天何在?
(二)“中国特色”的党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永远割裂不断的。然而可悲的是,由外来文化(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一党专政)相结合并终而形成的党文化,却能一直在不断地浸淫并撕裂中华文化及其积淀而成的秩序,从而达到了思想上的一统天下,以愚化芸芸众生。显然,它一旦形成,就是一个难以攻克的精神堡垒而万劫不复。为了阐述此一现象,仅从作者所拟定的第二章至第九章的标题,即可看出别具匠心,令人耳聪目明。书中所列举的诸多不忍卒读的悲惨事实,足令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而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忍”字和一“忠”字,经由党文化的精心演绎后,淋漓尽致,变色变味,终而成了统治制度的帮闲与帮凶。作者言道:“制度、文化是互为因果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依赖的,是恃以生存的基础,是得以发挥的载体。在这个制度下的所有官员以及帮凶、帮忙、帮闲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维护和延续这个制度,奉行这种文化而尽心尽力。”为了证实这样的结论不是无根无据,作者不惜篇幅引用了许多令人读后为之震撼的事例。国人皆知,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一向把诚信视为仁德的象征,所谓“言必信,信必果”即乃如此。然而,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现实,即使不是谎言而是真话,到头来也是食言自肥。至于作者笔下对几多大名鼎鼎文化人的“忍”与“忠”的描述,更是给读者心目中空添了几多悲凉与凄楚。此外,作者还在这八个章节中,怀着一种凄然的心情和特有的手法甚至调侃的语气,用其归纳出的“忍”、“忠”、“谎”、“怯”这四个字来表征所谓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真实内涵,从而足以佐证了文化戕心的无情现实。试问,如从这个剥夺人们独立思考权利的党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明天何在?
(三)人性懦弱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们青少年接受启蒙教育起,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都是对人性、人性化及其高度概括的人道主义的大张挞伐。“党性高于人性”这句话,似乎成了官员们做报告、作指示的口头禅。显然,这是党文化为了维护一党专政的目的而对人性这个生来俱有的客体进行必要的箝制乃至最终抹杀的残酷现实。当以人的价值(自由、权利、尊严、发展等等)学说为其基本要义的人道主义在大陆有望复兴之时,却又遭到“左”棍们的当头一棒,首当其冲的就是俾众周知批判王若水的所谓人道主义“异化”问题。正因为党性是讲斗争哲学的,故而人与人之间的斗来斗去就习以为常了,而这一点却不允许有丝毫改变。正如作者所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的的宣传和灌输,使几乎所有的人都真心真意地接受和相信了这种阶级斗争文化的说教和训诫。冠冕堂皇的理据使人性中趋利趋安的本质在良心不安的状况下也能畅行无阻。人性丑陋的一面被助长,被人为地放大膨胀。人性的天则就是这样逐渐泯灭以至荡然无存的。这种文化,就是毛泽东创立的阶级斗争文化。”正因为在这样无休止的斗争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毛泽东时代的平民百姓,整日价面对着杯弓蛇影、风声鹤唳的现实而惶惶不可终日。匍匐在地,山呼万岁,浑浑沌沌,唯唯诺诺,可谓构成了当时中国民间生活的一幅风景画。说到如此情景,作者进一步诠释道:“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懦弱与刚勇并存是正常现象,但是,当懦弱占据了主导地位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恰如南宋末年和清朝末年的光景相似。”由此当可断言,当人性被矮化、被扭曲、被异化、甚至被否定了,这样的政权能像它口口声声所说的那样尊重和维护人权吗?试问,如从这个被改造成面貌全非的人性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明天何在?
(四)知识人的自养和养士
书中论及了许多历史事件,并一一作了精辟的评述。如仅以笔者读后之感触而举其荦荦大者,则有如下几点。一如对“12﹒9”运动,作者认为划分历史,各有标杆,并因此而援引了局内人何家栋与局外人余英时的不同看法作为时代背景,内容翔实,条理清晰,从而便于读者能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委及其社会影响作出自己的判断。又如对刘宾雁所提倡的“第二种真诚”以及何家栋类似的观点,书中作出了详尽的阐释与评述,在肯定他们的觉醒并由此而带来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终因党文化长期熏陶而冲不出思想深处的樊篱而带来的苦闷;然而书中却指出了一个唯一的例外,那就是王若望;作者用其厚重的笔触直言认定,王若望乃是流亡海外彻底反叛的异议者,诚哉斯言;自1950年代起,我就陆续读过这位应被历史定位为凤毛麟角的大彻大悟者的一些华章佳作,对其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而产生的崇敬之心,由来已久,持续至今。再如对反右运动这一标志性历史事件的诸多论点,虽系复述,却也含有新意;不过书中某些转述的论点,比如对蒙难者看不出彀中玄机,一味认罪求铙的现况给予了一些微词与非议等,恐将得不到他们的一致认同;兹因笔者也“有幸”为55万受害者中的一份子,每每触及此类话题时即不能自已,日后将有意另行撰文,就此历史旧债说上一番自己该说的话,此处不另。凡此等等,我想即使再多的铙舌,似亦无法尽意;现谨就题为《毛将焉附与独立人格》这一章节中的精彩内容呈上自己的浅见与摭议。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知识份子与执政当局的关系,长期以来就是“毛”与“皮”的关系,且“最高指示”对此早有一番宏论;但在作者绘声绘色的妙笔下,读起来犹如吸入一股清脑剂和醒目剂而令人清醒。再者,自古以来,中国士大夫阶层所秉承的“士可杀而不可辱”的不死精神,到了当今中共治下的中国,可谓荡然无存,仅此一点,则不能不为中共高超统治术的登峰造极而折服。作者写道:“知识人总认自己是毛,总是要找到一张皮来依附,才放心,才感到有了依靠,才能高枕无忧,才会为皮的辉煌而大展其孔雀开屏的功夫。” 如若长此以往,何来的人格独立?作者在此一章节中,还列举了改革开放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儒商,即既成功又失败的牟其中、半成功的孙大午和独善其身的铁流等人,并认为“从牟其中、孙大午、铁流们身上,假以时日,但愿我们可以看到史量才、卢作孚们的身影重现。”随后,作者笔锋一转,从陈子明、王策,以及作者的先师潘怀素先生身上论及了知识人的自养和养士的话题,并在援引《战国策。齐策》中的一段妙文之后,甩出了如下一句话:“当今的士——知识人,大陆的、流亡的,何时能像颜斶一样面对权势?!其以我为主、自由洒脱、浪漫不羁的快意、傲然,千古一人,千古美谈!” 快哉斯言!
(五)民主宪政是灿烂的明天
作者服膺梁漱溟的世界文化三大路向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之说。同时认同牟宗三、唐君毅、张君劢、徐复观诸先生于1958年元旦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以及同西方民主宪政有着共通相容之处的论述,从而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萌芽与西方的民主宪政熔于一炉,是中国未来文化的走向。”至此,作者在全书结束之际,发出了令人动容的感叹:“中国的明天无论有无,都在我们人人心中!愿人人自省,向内向里向心,为中国明天的存活和到来而努力。”
通读全书,掩卷凝思,不禁在内心深处滋生了如上所谈到的种种感触。至于对错与否,祇能凭作者和读者去评判了。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综合对该书副标题的解读,则又回到本文开头所说的关于书名的问题。我想作者之所以取此书名,确实含有反言正指之意。如从制度、文化和人性这三点及其关系上着眼,那么,不言自明,一旦中华大地结束了一党专政,实施了民主宪政,那祇能说明中共治下的中国没有明天,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但有灿烂的明天,且将千秋万代,永世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