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号-神州大地 谭松年简介 谭松年文章检索

 
中国农村残局...........(广东)谭松年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下载mp3语音(右键文件另存)

 

 

中国农村残局

(广东)谭松年


    新春刚过, 中共就发布了中央一号文, 再一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丶补贴, 如果我没记错, 几乎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都是关于农业的, 可见农村的形势非常严峻, 最近我回乡多次所见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回乡路上看到两旁不少的农田被丢荒, 那些没有丢荒的庄稼也是矮小干黄, 相信就算有收成也不会好。 原是肥沃的稻田、粮仓, 现在被糟蹋成这个样子, 我看见了就心疼。 村中简直是死一般寂静, 很艰难才碰见一个老人, 他说: “现在村中都没有什么人了, 就剩下我们又老又没有本事的, 他们都到外边打工去了, 耕田亏本的, 也难怪! 我老了! 都是随便播下种, 收成也不好, 虚谷多啊!" 此时老人家拿了几粒谷给我看, 果然一粒谷祇有半粒米, 我顿时心酸落泪, 我不是同情老人家的境况, 我是感触共产党花那么大力气搞土改, 杀哪么多人, 结果弄到农村今天如此残局——残地! 残力! 残粮!

    跟老人道别后, 亲戚带我翻过一座山, 这里豁然开朗, 与刚才在公路看到的景色绝然不同。北边是大大小小的鱼塘, 水中的增氧机打得水花四溅, 塘基上一个连一个的猪圈、鸡舍, 那些圆头圆脑的小猪呼呼乱叫, 3、4斤重的大肥鸡满地走, 南边是一大片的水稻田, 禾苗绿油油, 又肥又壮, 微风吹来还沙沙作响。亲戚回家做山大王已经几年了。他们一家以前是地主, 改革开放后是 “万元户”, 80年代初以 “自理粮”户口迁出, 90年代中被归化入“商品粮”, 乡下的责任田随之没收了, 亲戚到了鞋厂打工, 前几年由于鞋厂倒闭, 他觉得自己始终才是种田的料, 于是就回乡租了几十亩鱼塘和稻田, 租金鱼塘每亩几百元, 稻田每亩几十元, 他现在每年要交付1万多元的租金给各农户, 年产值有20万左右。我问他: “最近的禽流感丶蓝耳疾有影响吗?” 他说:“我早有防备, 没有!” 我笑了, 我知道他接过了祖辈耕种的真传了! 我又感触起来了, 自己有田弄成 “残花败柳”, 租人田地的功成利就!

    很明显, 败者由于土地零碎, 生产力低下, 种养单一;成者由于土地集中, 生产先进, 立体种养。

    回来再看今年中央一号文, 归纳起来有3个重点。

    一是加大对农业补贴。补贴年年补贴, 年年不见起色, 其实, 补贴本身已经很具讽刺意味, 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一些身为农民, 但没有创造出粮食供应市场, 反而成为农产品最大消费者;再者这一点钱跟外出打工赚的钱比, 根本是蚊子跟牛比, 这又怎能提高农民种养积极性? 这祇会令国家陷入补贴的恶性循环。

    二是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这个非常矛盾, 现在农产品价格已经升到民怨沸腾的地步了, 市民包括农民工都希望粮食价格有所下降, 政府也不希望粮食价格上涨影响稳定。

    三是健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缺乏法理依据, 本身已是先天不足, 再加上后天失调, “不改变集体所有” ,农民都知现在村中的土地产权是村民集体所有, 实际上祇是流转承包经营权, 承包经营权是一种虚无的东西, 看不见, 摸不到, 竟还赋予永久, 谁能保证, 谁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花钱投资去买一纸承诺, 根本就是不伦不类, 瞎折腾。

    农出于土, 旺于土。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土地私有化。三农问题实质是土地问题, 祇有彻底处理好土地问题, 做到地尽其用, 就没问题, 粮食充足就什么都不怕,怕就怕在三个和尚没水吃。

    村中已见黄泉路!村中已见阳关路!到底何去何从, 全凭中共当局是否真正为民决策。◆

相关文章
作 者 :谭松年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9年3月26日16:1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