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号-神州大地 谭作人简介 谭作人文章检索

 
成都石化工程的环保问题..(四川)谭作人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下载mp3语音(右键文件另存)

 

 

成都石化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

(四川)谭作人


    问题工程就是在工程项目中存在不确定、不可靠、不可行、不安全因素,将会产生负面问题和不良后果的建设工程。在公共建设领域,问题工程的建设实施将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有的负面影响,甚至超过了工程正面价值,使建设工程成为危害四方的有害工程。1958年因瓦斯突出事故而被迫停工的紫坪铺水库工程,1959年因当年水毁而被迫放弃的都江堰鱼咀电站工程,1960年盲目上马的三门峡大坝工程,就是这类工程的典型例证。

    事实证明问题工程往往是需要返工的遗憾工程,或者是带病运行的病害工程,或者是无法完工的烂尾工程,还有一些成为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的公害工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问题和环境问题不能变成政治问题。也不可能因为政治经济形势的临时需要(比如当前保增长拉动内需),而使其固有问题合理化或合法化,让全社会为其代缴“学费”,让全社会为一个错误决策摊销高昂的成本。

    在没有切实可行的社会性纠错机制的现行体制下,问题工程将使历史教训和现实错误被多次重复,使本可避免也应该避免的方案错误变成决策错误,变成无法逃避的现实灾难。

    目前,在“拉动内需”的口号下,一些搁置多年的问题工程开始摩拳擦掌,准备登堂入室。正在建设施工的成都彭州石化工程极有可能因其固有的“问题效应”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成都市21世纪的公害工程。

    本文从公民监督和公共参与的立场出发,对彭州石化基地建设项目作出不可行性分析,证实成都彭州石化基地工程具有以下主要的环境问题。


彭州石化基地选址不当


    当初成都彭州石化工程的建设目的,决策各方不同,项目动机并不统一。中央决策部门侧重于国防战略考虑和国内产业布局的平衡;地方决策部门看中的是项目引进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助推作用;而项目业主更多地出于对本部门本行业和所属企业发展有利的战略性考虑。这三种不同的决策思维,没有经过有机整合有效协调,因此,产生了项目选址不当的问题。

    1988年,四川省委政府作出了引油入川的战略决策符合四川发展利益。然而当时的化工部、石油部,后来的能源部,以及改制后仍然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却有自己的不同考虑。以雄踞中国北方的中石油而言,出于企业利益的考虑是越过长城南下,进军中石化把持的南方市场,在南方建设的石化基地,提升企业在南中国争夺成品油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在南中国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这两个战略考虑之下,还埋伏着一个秘而不宣的企业目的——以项目换土地,以产业换环境,在中国南方建设中石油系统的国内生活基地,进一步改善企业生存大环境。中石油的这些战略考虑没有什么不正当之处,中央应该支持,地方应该欢迎。然而,中国特色式的部门资源垄断及权力资本经营,却使这件好事变了味,变成了项目业主即资源持有者的单向选择。

    自90年代中期始,各级党委政府率先完成了从官场到市场的蜕变,以市场管理员的身份,完成了身兼营业员+管理员二职的“二员”转型,以权力+资本的形式,成为祇赢不输的赌场庄家和市场冠军。这个时代背景下,曾被各省拒之门外的石化基地项目,突然成了香馍馍,各地纷纷修编规划,进京“跑部”,年年送礼,开门迎客。以至于后来四川得标后,落选者悻悻然说是四川名酒立了头功……。

    自1995年始,成都市使出了吸引石化基地落户成都的关键措施——编制成都市1995~2020年城市发展总规,并把彭州规划为城市化工基地。不可否认的是,成都市通过修编规划,拿出最好的土地来钓金龟婿,无疑增加了招赘的魅力。成都平原独特的人居环境优势,粘住了石油人寻找南方家园的目光,坚定了石油人定都成都的决策决心。

    彭州市项目区地处龙门山脉东南边缘,湔江冲积扇上部,位于成都平原岷江、湔江、石亭江三大冲积扇的中央部位,是天府之国的核心地区。这种优质的环境魅力,即使与石化人首先青睐的海南三亚都有得一比。因此,当石化首选基地海南三亚被中央和地方联手拒绝后,四川成都自然成了首选地。四川20年的盼望,终于如愿以偿。成都,还在犹豫不决地权衡利弊得失。而亟盼西进南下的中石油企业,成功地实现了“用利益选择环境,用项目置换土地”的战略目的。

    问题工程的“问题”,由此而起——这就是成都平原生态环境容量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主城区城市安全问题,成都适宜经济类型问题,城市合理产业结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宜居城市环境问题和良好城市形象问题。这些问题,无论在专业技术领域还是社会公共领域,至今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没有得到多边型的公开公正的有效讨论。


彭州石化基地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


    无论是地处湔江冲积扇扇顶的项目区,邻近岷江冲积扇边缘的彭州市,以及地处岷江冲积扇中心的成都市区,都没有建设大型石化基地所需的足够的生态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彭州石化基地地处沱江三大支流之一的湔江上游,仅靠湔江上游径流水量及现状水质,无法完全保障基地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另辟水源。如果采用跨流域调水工程及上游水体净化工程,势必增加企业用水成本,在整体上降低项目优势。石化基地纳污水体为沱江。沱江现状是Ⅴ类劣Ⅴ类水体为主,COD及NH3-N严重超标,已经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的重度污染河。石化基地环评报告(2000年版)也认为: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将制约基地的发展。在沱江全流域关停并转中小化工企业,仍然不能有效改善水体水质,腾不出河流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再上石化基地工程,致使大量含硫含油废水排放(每天超过12万吨),将加重沱江干流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在沱江干流形成一条“化工河”,在中下游造成水源型的“癌症村”和水质型的“缺水城”。所以,“牺牲沱江换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宜作为石化基地选址的决策依据。因为,这种“经济发展”的代价,是沱江两岸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空气环境容量:石化练油废气是无法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有害气体,其废气团将对静风和北东风为主导风向的彭州市、都江堰市、成都市主城区及温江城区产生严重的污染影响。在川西盆地,有害废气容易进来聚集滞留,不容易出去扩散稀释,不能实现即时有效的自然降解,因而可能随大气降水而下降地面累积蓄积,污染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2006版石化基地环评报告,却将此环境风险淡化为“由于平均风速较低,基地大气环境容量有限”。

    可以预料,来自海拔高于成都市区,源于城市上风仅30公里处的石化废气,将对上述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及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构成威胁性影响。然而,项目业主在城市上风上水建设大型污染型企业,却在公示程序上刻意绕开其影响范围内利益相关的成都居民。这种作法,已经涉嫌侵害了成都居民的知情权和环境权利。

    地质环境容量:石化基地地处龙门山地震带边缘,距龙门山主中央北川/映秀断裂25KM,距龙门前山江油/都江堰断裂约8KM,项目区内及附近为彭州/大邑/名山隐伏断裂,具有6.0~6.5级强震的构造背景,不适宜作为大型工业基地尤其是化工基地的建设场址。

    5.12龙门山大地震,致使极震区和重灾区内多处化工企业发生爆炸起火,泄漏污染。笔者亲见石亭江上游化工产业带发生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救援困难,增加了人员伤亡损失。大地震致使全省215个化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也使正在建设中的石化基地行政楼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墻体开裂(有图为证)。大地震后,中石油自组专家组,重作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由公正性和公信力已经十分可疑的某地震中心和专业委员会评审复核。该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虽然要求石化基地建设适当提高地震动参数,却不能因此而回避因项目区地处地震多发地区,存在地质环境风险,可能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问题。

    区域环境容量:石化基地地处龙门山脉与成都市区之间,其纵轴(北南向)仅有约50KM的环境区域空间,项目区如果上靠龙门山,有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如果下靠成都市,有城市环境安全问题。在该区域内,产业发展空间尤其是中下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彭州石化基地一期工程,包括80万吨乙烯(YX),65万吨对二甲苯(PX),30万吨聚丙烯(PP),37万吨苯,360万吨柴油和200万吨汽油。如果将来在石化基地继续发展规划中的二期工程2200万吨练油项目,以及石化中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双百乙烯/芳烃等),项目区将无可避免地直抵成都市主城区并与彭州城区接界,其预留防护空间可能祇有3公里的所谓“卫生防护距离”,而没有足够的环境安全距离,这与现代大型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冲突。

    目前国内现代大型石化基地,必须达到3000万吨练油能力,并形成练化一体化的化工产业带,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如天津石化等)。这种产业规模,要求项目区地势宽广,远离人口中心,具有足够的区域环境容量和产业发展空间,才能选址定点建设实施。

    彭州石化基地在各方反对下,项目区规划历经多次修改,一期工程用地从原来16K㎡改为现在4K㎡,已不可能再建生活基地:项目投资从700亿元减为380亿元,已与高利润回报的下游产业发生剥离。调整修改后的规划,为了暂时回避基地与城市的环境冲突矛盾,局限了原有的产业规模,降低了计划的产品竞争优势,削弱了项目自身的练化一体化优势和石化产业带的规模优势。而在此改变了的项目规模和规划条件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改变,项目环评基数也随之改变,中石油自己做的规划环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己经成为问题。

    综上所述,彭州石化基地区域空间狭小,合并水环境,空气环境,地质环境的容量局限,致使项目规模受限,产业链不能有效形成,项目竞争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在该区域内不适宜建设大型石化基地。请投资各方和决策各级慎重考虑,以免出现既污染了区域环境,危害了中心城市,又影响了产业发展,还亏损了企业利益的多输格局。

    目前,正在形成的“彭州练油,新津加工”的修改调整规划,将使练油龙头饮水在沱江上游分水处,石化加工摆尾在岷江中游汇流处,产品物料长距离搬运输送,难以安全密封,增加运输成本,必将产生一系列未经论证的新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该修改规划及项目可研需要深入研究,谨慎决策,并请广泛征求专业建议和社会意见。

    越大的建设工程项目,越具有社会性。所以,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对全社会负责。各个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决策程序上做起,从社会公正上做起,从环境友好上做起。                  ( 2009年1月20日 成都)

    (本文为作者“问题工程的问题——从成都彭州石化工程说起”一文的部分内容——编者)◆

相关文章
作 者 :谭作人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9年3月26日16:2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