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号-封面主题 王军涛简介 王军涛文章检索

 
当前中国民间运动的缺失..........王军涛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下载mp3语音(右键文件另存)

 

 

从即将到来的政治转型需求看当前中国民间运动的缺失

王军涛


    8月7日,本刊主编胡平邀请了高文谦,夏明,万延海,王天成,赵岩和王军涛等,在《北京之春》编辑部办公室举行座谈会,讨论中国局势和民主转型问题。此期封面主题栏目内的文章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编者

    米奇尼克对话中国民间运动,龙应台、易中天北大演讲和刘亚洲讨论中国政治改革这些事件引发的反响和争论,都指向一个话题:中国结束一党专制的政治前景已再度成为朝野公开讨论的话题。这一话题对执政者而言是承认民主化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民间则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这一转型。我想简单谈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在探索后共产党体制的转型曾有过自己的时代和经验。上世纪80年代我们发动过街头运动,打赢过选战,办过独立媒体,发行过丛书,开办过函授学校,设立过智库。那时的知识界,一手影响学潮、媒体等民间运动,另一手影响党内开明派和改革派。那时,异议运动的每一个话题都对朝野公议起主导作用。可以说,异议运动为1989年民主运动建立了广泛政治和社会基础。就此而言,在推动共产党极权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异议运动有过自己丰富的探索和独特的成就。

    第二,1989年六四镇压及其后的政治清洗的畸形发展,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异议运动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异议运动被当局成功地妖魔化和边缘化。后89在年轻一代中兴起的民间运动,主动与异议运动在思想、组织和活动上谨慎地保持距离。他们接受了政府维稳条件下通过专业活动渐进改革体制消化问题的思路。然而,胡温新政时期快速黑社会的政府腐败暴政,不仅挫败了他们的专业努力,而且对他们的职业尊严甚至人身安全都不断地侮辱。实践使得他们逐渐走向共识:没有宪政化的政治改革他们不仅不能以专业改造中国,甚至无法维持专业独立水准。《零八宪章》作为各界联合宣言,标志着中国民间运动和异议运动再度合流。

    第三,这一合流很像80年代后期,但也很不同。80年代后期是体制内改革派与异议运动合流,推动政治改革,成为朝野主导力量。但今天的民间运动与异议运动合流虽然主导民间最有活力的力量,但远不能影响执政力量的政治取向。执政党的主流仍然是上层维稳和中下层黑社会化。这就使得当今中国缺乏80年代末期中国所有的或者苏东波中所有的朝野共识的政治转型意愿。

    第四,如果缺乏共识,我们事实上不仅现在还没拥有一个共同的中国,而且很难拥有一个未来的共同中国。后89官方暴力维稳高度共识且意志坚决,民间则在暴政打压下分化,但趋势是主流由善意充分地耐心等待向着愤怒地对抗发展。随着底层暴力反抗增强和中层多样化抗争局面发展,统治集团会发生分化。中国再度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即使没有大规模突发政治风潮逼迫当局,目前民变持续发展也终有一天使得危机管理成本超出社会的承受力。就此而言,危机是不可避免地会到来。

    第五,即将到来的危机会使得中国政治前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这是中国人无法逃避的一次有风险的创制机遇。关键是各界力量没有准备好。民间运动各方都还在某种正常的专业架构中积累经验和力量,没有准备在大规模政治风潮、危机中破局,然后迅速建立新的宪政框架,减少不确定的过渡期和降低社会的转型成本。

    第六,建立一个强大的反对党,作为替代共产党的政治架构,是减少过渡期的不确定性和降低转型成本的必要举措。这是最近成立的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要政治考量。其他的问题都是枝节的政治争议。我们需要一个前景;需要通过实践建立起这样的意识。

    我个人对未来政治前景持谨慎的态度。不乐观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各界对即将到来的变局估计不足,因而极可能被局势拖着走。其间,各种投机心态和力量会影响局势。投机不必然是恶,但在转型期占据主导地位,会加大转型成本。中国民主党将秉承一贯传统,立足于中国公民的安全和正义需要,为中华民族提出长远发展的战略蓝图并努力实现之。◆

相关文章
作 者 :王军涛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0年8月31日13:4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