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政改”言论的心理动因
陈破空
8月间,中共总理温家宝再次发表“政改”言论,引发议论纷纷。温的主要表述是:“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温的言论折射出体制内生态
分析温“政改”言论的背景,大抵有三种可能。
其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一语,民间与中南海历来有不同解说。民间谈论“政治体制改革”,意味改变现有政治制度,三权分立,民主选举,新闻自由。而中南海解释“政治体制改革”,却是:机构精简,行政重划,大部制,人事调整等等。为此,中南海假装摆出一副它一直都在搞“政改”的样子。温家宝言论,如果还停留在这类文字游戏上,那就只是打打官腔,并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胡锦涛随后赴深圳,言谈间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胡温一致的话。
其二,如果从最好的愿望来揣测其动机,温的“政改”言论,可以理解为任期将尽、无所顾忌。其人将死(任期将尽),其言也善。上任初期,温家宝处弱势,保权位计,不敢随便说话。进入第二任期,声势渐强,不再那么在乎风险。当今中南海内部权力结构,谁都没有权威,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说几句话,在党内,没人听,也没人能“整肃”他。看准党国既得利益集团一时也把他没奈何,温索性就说几句,表明心迹,籍此转告外界:自己尚有几分心肝,做不到,也要说一说,算是尽了良心做官。
温的政改言论可能出自内疚感
其三,政改言论可能出自于温家宝的内疚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温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表面上是“大内总管”,协助总书记的工作,实际上充当邓小平的深宫卧底,先后监控胡耀邦、赵紫阳(以及后来的江泽民,共三任总书记),将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动态随时直接密报给邓。这也是温后来得以受邓遗命出任总理一职的重要原由。
有人总是提到天安门广场那张照片:1989年5月19日晨,赵紫阳到广场探望绝食学生,温家宝立于赵身后,为赵撑一把伞。这张经典照片,被解读为温是赵的传人。笔者一直怀疑,当时,温跟随赵到天安门广场,乃是奉邓小平密令,监控赵。最近终于得到证实。香港《开放》杂志2010年8月号刊登知情人回忆:赵要去天安门广场探望学生,温立即通过邓办主任王瑞林报告邓,邓则通过王传令给温:“让他去,你跟着,听他说什么。”于是,温便跟着赵,到了天安门广场。当时,赵给学生签名时,温也从背后探头看。
多年后,温当上总理,历经抗震救灾等“亲民”过程,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不免对民间疾苦有所体会,本来想去感动别人,但“作秀”之间,可能也倒过来感动了他自己。此时,回想起因怜惜众生而丢官的赵紫阳、胡耀邦,不免心生内疚。这极可能成为温开始提“政改”、“民主”等话题的心理动因。今年四月,温撰文缅怀胡耀邦(还不敢提赵紫阳),就是这一心理的深层流露。温内心或意识到,有朝一日,中国可能重拾胡赵未竟的政改事业。
胡温分歧有多大
继温家宝之后,胡锦涛也到了深圳,也提到“民主”这个词汇,但强调“依法”二字。不仅没有使用外界期待的“政治特区”一词;甚至,连“政治体制改革”这六个字也回避了。
外界因此关注,关于政改,胡温是否一致?胡温是否出现分歧?以胡温的搭档关系,温的深圳言论,行前应该对胡有所知会;以“党的纪律”,以及从温性格看,他通常会遵守“党的纪律”,温甚至可能知会了全体政治局常委或政治局。胡的反应,大致应该是:“你可以讲,不妨试一试,看看下面反映怎么样。”如果胡温很不一致,那就是“中央出了问题”(分裂?),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那里出了什么问题。
对党内,温可能解释为:我说“政改”,是“我们的政改”,即“中国特色”的,并非“西方式”的;对党外,温则任由一个印象留给大众:我说的“政改”,就是西方式的“三权分离”。
如果非要说胡温不一致,充其量也就是角色扮演的不一致。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一个表现强硬一些,一个表现温和一些;一个心狠一些,一个心软一些。如此而已。
空谈“政改”,不算进步
六四后,中南海无心政改,呈现集体惰性。有时候故意以“行政改革”混淆“体制改革”,使“政改”概念变调变味,企图蒙混过关。真正的政改,触及制度根本。论政改,只要没有实际行动,怎样表述,都没有意义。要说进步,只有以实际行动从事政改,才称得上进步;如果只是谈谈政改,不算进步,甚至要算落后。毕竟,空头支票,于事无补。甚至可能混淆视听,暗助极权体制残喘。
再说,温提“政改”,表述并不怎么“前卫”。早在25年前的1985年,包括笔者在内,同济大学10名研究生上书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就有这样的表述:“没有政治体制改改,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中国现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堂堂一个“大国总理”,到了21世纪,才能勉强达到25年前一批刚刚20出头的年轻学子的思想境界,怎能称“进步”?有人或问:温家宝算落后,那胡锦涛算什么?答案:算反动。面无表情而官腔十足的胡锦涛,越来越像前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坚决捍卫党的既得利益,而对人民大众冷血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