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的谎言——习近平“半条被子”的红色经典
胡平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毛时代讲究的是穿解放军的草绿色军装,习时代讲究的是穿红军的浅蓝色军装。热衷于讲红军时代的故事,是习近平时代的一个特色;其中,“半条被子”的故事更是习时代推出的红色经典。
《澎湃新闻》12月4日发表报道:“‘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穷山村变4A景区”,记者在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看到,每天来这里参观的游客都有几千人,一辆辆大巴成排地停在村口,一拨又一拨的外地人穿梭在村里的巷道、广场和陈列馆。
如今,“半条被子”的故事已经成为红色经典,“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已经成为红色旅游胜地。
9月16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赴湖南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下面是新华社9月16日报道的链接,其中还有一段两分多钟的视频。读着不妨看看。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16/c_1126502929.htm
“半条被子”的故事被中共官媒炒热,是这几年的事。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用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习近平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接下来,2017年10月,“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于沙洲村建成并对外开放;2018年,《半条被子》改编成现代京剧搬上舞台;2019年拍成电影,2020年2月公映。
关于“半条被子”的故事,要从36年前即1984年谈起。
1984年11月初,《经济日报》一位名叫罗开富的记者重走长征路,来到了湖南汝城县沙洲村,见到了徐解秀。这位80多岁的有点恍惚的老太太以为是红军回来了,向记者谈起了50年前红军经过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她家的故事。徐解秀说,女红军临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徐解秀,还说“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徐解秀让她的丈夫送3名女红军翻山追上大部队就回来,谁知她丈夫就再也没有回来。徐解秀问罗开富:“你能见到红军吗?”罗开富说“能见到”。徐解秀说:“那就帮我问问,那3名女红军什么时候能来?我家男人怎么还不回来呀?”
罗开富听了徐解秀的叙述后很感动,回去就写了篇报道,以《三个红军姑娘在哪里》为题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了。邓颖超、康克清、蔡畅这3位女红军老革命家看完后说:对那些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红军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并表示,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徐解秀老人要找的三位女红军姑娘和她的丈夫。还有老红军对罗开富说,你先代我们去送一条被子过去,感谢她当年对红军的帮助。
1991年,当罗开富拿着被子赶到沙洲村时,徐解秀老太太已经在几天前去世了,罗开富就跪在那里说:“大娘,我来晚了!”
稍加考察便可发现,“半条被子”是个大骗局。
1、徐解秀问罗开富:“你能见到红军吗?”这一问就漏了马脚。中共建政都35年了,徐解秀又不是出土文物,她难道不知道红军早就没有了,早就改叫解放军了。她当然知道,但是记者不能让她问“你能见到解放军吗”,因为解放军到处都是,随处可见,要问早就问了,哪会等到1984年。如果真有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那件事,如果徐解秀真的想知道3名女红军的下落,她早就去向当地的党政军询问了;尤其是,徐解秀的丈夫自那日送3名女红军后就再也没回来,50年了,徐解秀难道连她丈夫的下落也从不向当地政府打听?还要等到和罗开富偶然相遇才托罗开富去打听?这太不合情理。这怎么可能呢?
2、既然罗开富把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京城大报《经济日报》上发表了,地方政府岂能不抓住题目大做文章?至少也会派人登门拜访,嘘寒问暖,略表心意,要送被子早就送了,哪里还会等到5年后由邓颖超亲自送被子让罗开富专程带来呢?
3、罗开富在1984年见到徐解秀时,老太太就80多岁了。按说,罗开富若要转达北京对老太太的关怀,他就该抓紧时间,起码也应该寄封信寄些物品,或是委托当地有关部门去慰问慰问,怎么会按兵不动,一拖拖7年,等到1991年才再去沙洲村呢?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是记者圆不了谎,只好让当事人死无对证。
中共宣传的革命故事和英雄榜样,很多都弄虚作假。“半条被子”是场骗局,十分拙劣的骗局。
中共宣扬“半条被子”的故事,目的是宣扬红军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深。但是,把红军长征的故事当作宣扬军民鱼水情深的素材,实在是缘木求鱼。
这事一想就明白。讲到红军长征,且不说声称北上抗日,为何却西进。就说这所谓二万五千里长征,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二三十万人马,随身能带多少干粮?手头能有多少大洋?一路上吃什么?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免不了是走一路抢一路,走一路吃一路。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有红军战士用了老乡的东西后打的欠条,这种事就是有也是凤毛麟角。可以想象的是,红军一路走来,不知干了多少扰民、侵民之事,不知结下了多少怨恨。站在红军的角度,这些行为也是迫于无奈,情有可原,不必苛责,但要是拿这段历史做文章,大肆宣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那就欺人太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