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薄熙来的“候补红卫兵情结”
毕汝谐(纽约)
几个月来,薄熙来夫妇及其前亲信王立军共同上演了一出政治活报剧,举世瞠目!性格决定命运,薄熙来的“候补红卫兵情结”,决定了其悲惨的命运!
文革之初,毛泽东无来由地钦点四名省部级以上高干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薄一波(政治局候补委员、副总理)、汪锋(国家民委副主任)、何长工(地质部副部长)、李范五(黑龙江省委书记)。毛泽东此举用心何在?史家至今不能给出令政治人信服的解释;然而,在毛泽东一言九鼎的特定政治环境里,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足以置四高干及其家庭于绝境!
其时,薄熙来是北京男四中学生;众所周知,北京男四中老红卫兵首领是孔丹(其父孔原,候补中央委员、中央调查部部长);按照“爹比爹”的老红卫兵潜规则,红卫兵首领的产生,大抵以老子官位的高低为依据;这把威风八面的交椅原本应当属于薄熙来,却因为老父垮台而干瞪眼!
红卫兵作为文革的重伤员,其代表人物于十年浩劫后皆视政治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速;试举几个例子:孔丹投身商海,孜孜求利,不问政治;清华井岗山司令蒯大富腆颜申请深圳居民的低保待遇,安于小市民的平庸生活;名噪一时的宋“要武”归复为宋彬彬,潜心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坚拒垂手可得的官职,甚至羞于承认“要武”旧事;以鼓吹“血统论”蜚声全国的谭力夫,文革后彻底走向另一极端,声言“解放三十年了,履历表里没必要保留‘家庭出身’这一栏目。”
然而,当年的“黑帮子弟”薄熙来成为说一不二的重庆王之后,却继承了文革红卫兵的精神衣钵,在重庆这一亩三分地大展拳脚,任性地释放“候补红卫兵情结”的可怕能量————
创立所谓“重庆模式”,自立山头,挑战胡温中央的科学发展观;这无非是当年红卫兵“合则聚,不合则树旗另干”的惯常做法(1966年底,北京共有三个“首都红卫兵总司令部”,人称“一司”、“二司”、“三司”),却触犯了中共“全党服从中央”的神圣天条!
打黑———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在天安门城楼上,宋彬彬(宋任穷之女)为其戴上红卫兵袖章,毛泽东煽动性地号召:”要武嘛!“周恩来亦唯毛泽东马首是瞻地附和道:”我是一个老红卫兵。“从此,红卫兵冲出校门,杀向社会,横扫京华四城的流氓小偷、地痞恶棍,进而打人抄家,无法无天!一时间,红卫兵成为最有权威的执法者和行刑队!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杀杀打打,为所欲为,不啻于盛大的节日!而薄熙来却受其父之累,袖手旁观,失落之情,可想而知;及至薄熙来成为一方诸侯,终于发动视法律为无物的打黑运动!其年轻时的缺失和遗憾,以残酷血腥的方式得到了补偿!
唱红———1967年末,已被毛泽东抛弃的老红卫兵不甘寂寞,创立独树一帜的”老红卫兵合唱团“;除了演唱为毛泽东诗词及语录谱写的应景节目,还有苏联列宁、斯大林时期的革命歌曲,令北京市民耳目一新!薄熙来依然无缘加入,只能默默地看着同龄人大出风头。及至薄熙来成为一方诸侯,终于独树一帜地狂唱红歌,甚而至于将四大皆空的和尚尼姑也裹了进来!其年轻时的缺失和遗憾,以大轰大嗡的方式得到了补偿!
文革前,毛泽东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的干部子弟很让人担心,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但是架子很大;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要靠自己。“毛泽东还借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进一步表达这种忧虑。
薄熙来的发迹和垮台,为毛泽东这种忧虑提供了佐证。薄一波是中共开国元老中的头号寿星,以其巨掌长期托撑薄熙来,使之步步高升;薄一波逝于2007年,得享百年,不可谓不高寿;然家有候补红卫兵薄熙来,薄一波非得有二百年寿命才能庇薄熙来终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失去了父荫的薄熙来,在平民子弟胡温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有趣的是,孔丹于老红卫兵鼎盛时曾经放出狂言:“这一回干得好,能当副总理!”结果却是老母死于非命,自身流落僻野。数十年后,角逐副总理失败的薄熙来,复巢重庆,身败名裂!历史的巧合,委实耐人寻味!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段广为人知的名言:“历史有时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的英雄,第二次是笑剧的丑角。”如果说,文革红卫兵作为一代风流是悲剧的英雄;那么,"候补红卫兵“薄熙来则是笑剧的丑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