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号-中国政情 乔新生简介 乔新生文章检索

 

 

中国的大学为何丑闻迭出



乔新生(武汉)

 


  继厦门大学出现假冒国外大学博士,骗取“闽江学者”事件暴露之后,又传出北京化工大学的一位教授移花接木,将其他同名同姓学者的学术论文当作自己学术研究成果骗取大学教职的丑闻。中国大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滥竽充数者呢?

  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中国极不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急功近利的政策,导致中国大学成为骗子的天堂,成为学术沦陷的重灾区。当前中国的科研评价体制是典型的行政主导科研评价体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学术评价规则,但由于参加学术评价的所谓专家绝大多数都担任行政职务,因而学术评价变成了行政评价。

  此次厦门大学聘请“闽江学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在进行科研资格和学历学位审查的时候,居然没有向海内外学术界征求意见,甚至没有发出调查公函向申请者所在学校求证学历和学位的真假,结果导致不具备博士资格的海外学者蒙混过关。北京化工大学出现的学术丑闻更令人感到诧异,在申请大学教职的过程中,居然将他人的学术论文当作自己的学术论文,丝毫没有遮遮掩掩的意图。如果不是一位学者偶然发现,人们不知道北京化工大学的这位教授还将欺骗多久。

  近些年来,中国大学为了赶超世界一流大学,不惜重金从海外挖掘人才。由于在考核评价和科研成果鉴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现象,结果导致在海外招聘的人才鱼龙混杂。教育部实施的“千人计划”,各个省实施的所谓“某某学者”工程,充斥着大量招摇撞骗者。国内的许多学者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可是,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那些弄虚作假进入“千人计划”,或者成为各个省“某某学者”的特殊人才,却享受着普通学者难以得到的各种优惠福利待遇。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教学科研的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中国大学的声誉。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着严重的“西化”现象。一些大学在科研成果评定方面,不是注重科研成果的内容,而是看中科研成果发表的刊物,这就导致一些大学教师投其所好,千方百计地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部分大学教师虽然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由于在外语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不得不以合作的方式,邀请其他国家的学者从事合作性研究,将自己的学术发现或者学术成果拱手相让。国家重点资助的大学为了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拼命地吸引海外的学者加盟,结果导致海外学术骗子有可乘之机。如果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不吸取教训,调整中国的大学科研评价体制,将现行的学术刊物评价改为学术内容评价,那么,还会出现更多的丑闻。

  大学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不从基础抓起,一点一滴积累学术资源,而是揠苗助长,试图通过引进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那么,最终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那些在大学勤勤恳恳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不受青睐,而那些长袖善舞的海外学者,则可以通过申请各种各样教学科研资助项目成为学术贵族。

  解决中国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气氛,让更多的本土人才脱颖而出。事实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长期推行的高等教育大跃进计划,非但不能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反而败坏了中国大学的名声。期望未来的教育行政决策者看到中国大学的问题症结所在,彻底取消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培养计划,让大学重新恢复平静。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相关文章
作 者 :乔新生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2年9月5日1:3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