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后的“甲午”中国又当如何?
陈维健
2014年中国的甲午年,又当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之时,中日关系在和平友好了半个多世纪之后,那个曾经鸟不拉屎的钓鱼岛撕开了日本侵华的历史记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由此被“唤醒”,爱国情绪在这个小岛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至。
“人民日报”为2014的甲午,写下了代表一个国家主权意识的社论:“一定不会允许甲午的废墟再现于神圣的国土”,一长串文字的标题,没有一个有意义的词汇,十分空泛。通读全篇没有一点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120年前那场战争应有的反思,而是一个愤青的情绪性暴发。
“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那时候,整个国家的最大追求也不过是最低限度的安全与生存。120年后的这个甲午,是光明的、振奋的、尊严的、崛起的甲午,13亿多中国人已经清晰地触摸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但是文章没有对比出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旧帝制与西方包括日本在内新兴制度之优劣,中国输是输在朝廷的腐败与体制的结构上。正如刘亚洲将军所说:“甲午战争是日本制度的胜利。”而今日甲午中国与日本对比优劣仍在制度上。
今日的中国确实国力强大了,军力强大了,但不要忘记当年的清政府国力与军力并不比日本弱,不但GDP超过日本,军队数量是日本的数倍。当时的北洋海军是亚洲排名第一强大的现代化舰队。其中“定远”“镇远”是一等一的铁甲舰。中国的军舰无论从吨位上,时速上,火力射程上都超过日本,但是中国还是输了,因为战争靠硬实力,更靠软实力,中国输在软实力上。战争打的是什么,除出武器以外,是军事系统,是军队的素质,是对国家的忠勇。而中国军队既没有封建社会的忠君爱国,也没有现代西方的责任义务,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将现代西方制度模式与日本固有的封建忠君与传统文化的武士道精神结合起来。对比之下甲午战争中国哪有不败之理。
120年后的甲午,我们的制度依然落后日本,日本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而中国在制度层面上是党国、党军,是非现代的国家,并固执地与世界现代文明决绝。在非现代文明制度下的军队其素质与清皇朝的军队相比同样的落后。仅以北洋舰队与今日海军对比:北洋训练弄虚作假,今日海军也弄虚作假,北洋舰队军官贪污盛行,今日海军军官也贪污盛行,北洋军官建公馆造别墅,今日海军军官也建公馆造别墅,北洋军官讨小老婆嫖妓,中国海军军官也包二奶嫖妓,北洋舰队倒卖军需,今日海军也走私倒卖,北洋军队纪律涣散,今日海军也纪律涣散。所不同的是北洋士兵是当兵吃粮,今日中国士兵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他们既无荣誉感,也无责任心,更无勇敢的牺牲精神。以海军副司令王守业贪污一亿六千万,包养五个情妇对比北洋“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五套公馆,金屋藏娇,就见今日海军之腐败更甚北洋。当年北洋舰队还有邓世昌这样的优秀将领,如今中国还找得出这样的将领来吗?正确地说,甲午海战并非是海军的失败,而是军队的失败,是政府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
但是对于这一切,我们一概闭着眼假装没有看见。
甲午之年,政府发烧,军人发飚,北京空政主任余爱水以“中国要准备打仗消灭日本军国主义”为题发文,要洗刷“甲午战争”中国之耻。拿什么来雪耻呢?是靠大话,假话、空话来雪耻。臆想,亢奋,叫嚣是无法把人吓住的,心骄气躁是打不赢战争的。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好在日本并不想与中国开战,中日必有一战,不过是中共政权为了将国内的政治问题,社会矛盾引导到海域、国土问题上的叫嚣而已。但这种叫嚣时间长了,老百姓看着这么一块小小的钓鱼岛都收不回来,民族主义之火必然转烧到政府身上,最后丧权辱国这个标签将钉在中共自己身上。
中国是饱受军国主义蹂躏的国家,反对军国主义当是崛起中国必然的政策,但中国现行政策正在走向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道路,而这条道路在现有的体制下,又是最为冠冕堂皇的军队腐败之路与军人干政之路。军头的叫嚣,政府的助长,“一定不会允许甲午的废墟再现于神圣的国土”靠什么?要靠大国的沉稳,大国的气度,大国的文明进步领先于世,而不是非文明的强军之梦与军国之路。以军国主义反对军国主义,只能给国家民族带来更深的灾难。
梁启超在“甲午战争”后说道:“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开始”,但可悲的是120年过去了,大梦醒来的中国依然如故。2014年甲午之年,对于那场一战定乾坤的“甲午海战”,是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