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亡者”展示的帝国命运真相!
——读《火山口上的红色帝国》有感
高 健
每年过了“六四”之后,墨尔本就总是在下雨,雨从午后开始下起,在黄昏之前越发密集,当我带着一身阴冷的雨水回到家中的时候,《火山口上的红色帝国》打印稿,已摆在了客厅的茶几上。虽然期待已久,但完整的文稿出现在眼前时,我还是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激动和不安。因为不久前作者告诉我,他写了一个《火山口》系列长文,并打算充实内容后结集出版。这件事我认为很有价值,所以在电话中答应他,一定会写一个书评的。……我的不安由此而来,对于我而言,写书评是一个新的“挑战”,说来惭愧的是,曾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我,居然已多年未动笔写作了。
说心里话,如果换了别人,我也许就推掉了,这把岁数已没有再尝试动笔的愿望了。可是这一次我却无法推辞,因为这个人是潘晴,这是一个有着特别经历,与我相知相交多年,在我心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人。这也是一个我内心由衷希望来写,而且必须是由我来写点什么的人……
说来话长,认识潘晴,是在我刚“流亡”到澳洲的20多年前,甫一相遇,就有恨晚之感。也许在我们之间,有着两地同乡(上海-湖北)的亲近感,也许我们在民运交往中,有一种人格上的相互认同,也许这是幂幂中的安排,在不知不觉中,他成了我们“家族”中的一员。相处久了后,有了一种信赖,慢慢地,我开始知道了他那非常特别的身世……
潘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华侨世家,四十年代后期在上海主编一份报纸,参与了中共的“白区”工作,文革中被监禁多年后不幸去世。潘晴的母系家族是范仲淹的后裔,外祖父范熙壬是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曾与“六君子”中的林旭,一起发动“公车上书”,失败后,因张之洞力保幸免于难。旅日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创办《新译界》杂志,鼓吹宪政,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交往甚密。归国后,任资政院秘书代厅长,参与制宪,为中国最早的法政学专家。中华民国成立后,当选为首届国会议员,先后任制宪委员会委员,平政院评事(大法官),非常国会主席、副议长。其从弟范熙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创始会员,1913年授衔中华民国的陆军中将,任大总统府咨议官。1923年任广东大元帅府高级参谋。二弟范熙申(日本海军学院毕业),同盟会早期会员,后任中华民国海军舰长。范氏三杰是辛亥革命和民国创建时期的功勋人物,历史上的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滦州兵谏,孙中山的就职大典,南北议和直到民国制宪,国会改革,都留下了他们兄弟的身影。1925年,孙中山去世时,非常国会主席范熙壬撰写了祭文,范氏三杰分别代表国会、陆军和海军在公祭大典中为总理执绋。
一百年来,这个家族历经了种种变迁,他们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就是一部苦难中国历史沧桑的缩影。在红色中国的历史中,这个名门望族的后人,沦为“政治贱民”饱受摧残。文革中,潘晴经历了流离失所和家破人亡(父亲致残致死,母亲则被逼疯),度过了一段催人泪下的苦难岁月。在他身上,有一种于深层苦难中,依然对理想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传承。在艰难岁月中,他没有沉沦,没有堕落,在政治高压下,他没有放弃人生信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勤于自学,博览群书,寻求正义,活跃于八十年代的民间沙龙,一直到“六四”镇压后,流亡海外继续投身民运。这是我对他认同的真正由来,由于他的内敛,二十多年来,外界完全不知道他的家世传承,直到他决定将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写下来,留给后人。由于同为民国血脉的传承(我父亲毕业于黄埔四期,曾任陆军大学的少将教官),和共同的政治理想,我们之间成了患难之交。二十多年下来,辗转澳纽两地民运中的很多故事,都与潘晴和我有关,流亡岁月中我们之间有过许多方面的合作。它本身也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载了6.4后的一代流亡者,在异域他乡为中国民主事业奋斗不息的艰难岁月和感人情怀。
作为他的挚友,我才专门向读者介绍他的身世,因为文如其人,了解了他的经历,也就悟出了他为什么会来写这样一本文集。
回到《火山口》的话题,从他的一个想法到写出系列文集,这件事与我还真有撇不开的关系。2012年刚进入二月,中国就发生了王立军的“闯馆事件”,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强烈关注。潘晴在和我的讨论中敏锐地感觉到,中国将有大的政治动荡发生,也许会拉开一个“变革”时代的序幕,这次重要的讨论促使我下了决心,认为到了中国民运力量开始行动的时候了。在这样一种共识下,我们会同澳纽、北美、欧亚等国的民运人士,成功的召开了《中国2012——大变革的前夜》悉尼国际研讨会和墨尔本的公众演讲会。也可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既是海外民运应对变局的转型开端,也是潘晴《火山口》系列写作的起点。其写作思路是这次会议成果的必然延伸,文中的许多观点,代表了我们之间多年来思想交流中的共同看法。
潘晴的文字很符合我对阅读的要求:文中价值的向度、知识的梳理、逻辑的论证、理性的行文风格、富有个性的文采我都很认同。……不仅如此,潘晴作为一位资深的民运活动家已有多年的历史,在他的这种政治选择和长期的坚持中,经历了种种磨练,于是就有了一种文字之外的无形功力,渗透到《火山口》的字里行间中。这不一定是他有意为之的,我的理解是,一部好的作品,透过文字你可以看到作者的灵魂。当然,我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严肃作品,它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读者来说,不经意中被吸引、被感染,于是形成了思想上的共鸣。这是一种“只可意会”的感觉:因为,你认同一种文字,就是在认同文字背后的思想和心灵。即使,这是在一个文字和思想泛滥的时代。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这是一个资讯异常丰富甚至大大多余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作者对信息的筛选不仅是必要的、更是艰难的。原因在于,任何一种筛选与梳理首先是价值层面上的。对于《火山口》的作者而言,先于文字的是他自身的价值立场,这个立场决定了其文字的分量与去向。正因为如此,没有偏见的读者,才能透过其文字的分量,去了解作者的思想,而不会将写作者与名人效应或权力背景作等量齐观。在文学世界里,不同的写作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有时径庭,有时天渊,而在这种不同之间,我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字,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的立场。
在我和潘晴多年的交往中,我深知他将自己的写作定位于“良心表达者”的位置而并无他想。将其中谦虚的意味置于一边,从《火山口》系列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时局的洞察和对历史脉搏的把握。虽然他曾淡淡地告诉我,写作《火山口》系列,只是“尝试从一个政治参与者到一个观察评论者的转变”。但我更能感受到的是,他对那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一种崁入内心的深深眷恋和挥之不去的责任情怀。因为我了解的潘晴,是一个富有情感,心地善良,气质独特,卓尔不群,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人,他不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将来也不太可能会出名,但我喜欢他的文章大气,视野开阔和有品味。
潘晴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文章每一篇都很长,很少看到他写的短文。在一个微博、微信普及,资讯、信息泛滥的时代,这样的写作方式,会让他流失掉一些缺乏耐心的读者。不过,这种文风也成为了他的个人标志。在我看来,也许他是一个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人,也许这就是他从不媚俗的个性展现。我和身边的朋友,不止一次的向他提出过这个问题,但他并没有作出说明,淡淡一笑之后又去写他那些上万字的长文。看来,潘晴是属于那种在长文中纵横捭阖的作者,也许只有用一本书的篇幅,才能真正表达清楚一个完整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单篇的文章,只是他这种写作的预演。因此,《火山口》系列的出现,也就成了他写作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对于我来讲,熟悉他的人远超过熟悉他的文字,虽然过去曾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但这次《火山口上的红色帝国》的写作,却让我看到了于文字中建立起来的另一个潘晴。与他的单篇文章相比,这个系列像一篇更长的文章,有一本书那么长。也许,这是适合他写作风格的选择;也许,这才是一个真正活在精神世界中的潘晴。读了他的《火山口》系列后,我开始有了新的感受,这是一种熟悉中的“陌生”,与我们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政治话题讨论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用《火山口》系列,重新展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一个红色帝国的历史宿命。这是潘晴在某种意义上的一次跨越,虽然我了解他,熟悉他,但他的这部作品仍然使我为之震动。
《火山口》以“重庆事件”引发的政治地震为切入点,揭开了中国“好日子”背后的真实面目,通过对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的深入剖析,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步一步地跨越了邓小平和江、胡时代,最后进入习近平主政的当下时局。这种通过对典型危机的剖析,而非传统的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经纬梳理历史的方法,虽不是作者的首创,但选取这样的视角来透视中国的命运,则是《火山口》的独到之处。通过这样一把钥匙,读者可以获得一个全新视角和立场去看待帝国的未来。这一视角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针对一些长久困扰人们的重大问题,昭示了另一种不同解答的存在。
前几年,正是“中国崛起”甚嚣尘上的时候,海内外的许多听众和红色帝国的吹鼓手们一起过了把瘾。听众们在被“忽悠”中消费了历史,而各种面目的“评论”则名利双收,一轮与党国的互动下来,彼此各取所需,陶醉在“中国梦”的纸醉金迷中昏昏欲睡。这正是帝国统治者所希望看到的海内外赞歌,在这个“崛起模式”的吸引下,海外资本集团早已心照不宣,举一反三的变换着花样,竞相开辟党国新的市场去了。连那些6.4后吃了“人血馒头”的“假洋鬼子”也不甘寂寞,纷纷重投党国的怀抱,甚至不愿回头看一看曾经走过的足迹。因此,没有一颗真正纯净心灵的作者,是无法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对事实作出分析和判断的。《火山口》系列的价值,就在于为读者提供了真相。
中国崛起话题,之前我了解不多。海内外的媒体要么是高唱赞歌,要么就是语焉不详的宣传口号。随着GDP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红色帝国的扩张和影响已是在西方的真实存在。有人甚至形容为冷战结束后,共产专制国家意识形态对西方世界的继续扩张。这些年来“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的说法,更是被当局拔高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程度……
在媒体的鼓噪下,对于真正的历史趋势,人们又知道些什么呢?我是做旅游行业的,大量接触中国来的各种旅游团,我注意到,许多客人要么狂妄无知,要么小心地回避政治话题,这就是缺乏真实资讯的情形下,我所看到的中国人。了解事实真相和迷信官方宣传,在如何看待中国问题上有着本质区别。《火山口》作者曾指出:“中国的变革,首先是人们观念的改变。一个政治时事和历史趋势的研究者,应该具有自己独立的观察角度和价值立场,这才是真正进入历史隧道的钥匙和通行证”。但我们看到,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同观点的表达,往往被官方豢养的文化掮客,混淆为爱国与反共的分水岭,不批评当局,保持自律,成为许多评论家逃避真相的遁词,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丧失了面对一个真实世界的勇气。
面对官方令人眼花缭乱的宣传,中国人确实有必要沉静下来认真思考。对此,海内外学者有过各种解读,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理论。但即使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意识形态的过滤之后,它们仍然只是一种宏观的理论框架,缺乏对局部以及细节的填充。而《火山口》则提供了人们长久以来寻觅而不得的答案。作者对“中国模式”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内容详实的严肃论证,对帝国统治将如何进入衰亡期的描述,客观精确。使我不仅看到了“帝国”命运的密码,在“盛世”包装下被作者重新破译出来,也看到这种“破译”的内在逻辑,将如何影响帝国的命运,并最终导致它走向灭亡的“内在规律”。《火山口》所揭示的那些困境,并不是红色帝国统治者可以任意摆脱的,中共的“改革开放”,已将这个国家改到了“国在山河破”的程度,并留下了祸及子孙后代的严重问题。
《火山口》解读了“大变革”带来的社会变化,分析了“变革”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将各种危机和重大事件串联起来的历史描述,对我而言更有真实感,因为我的人生曾伴随了这个跌宕起伏的时代。《火山口》使人们迷失中的盲目得以清醒,使长期被压抑在深处的民间“智慧”显露出来,它让人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30多年来中国走过的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真正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提出原创性观点,并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以客观精准的事实分析来赢得读者的认同,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今天,我们可以在这一类作品的名单上,加上这本《火山口上的红色帝国》了。
这只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诸多体验的一二,这个系列涉及的范围很广,很难在一篇书评中展开详尽地讨论。不过,这本书的名字已告诉了我们,想了解帝国未来的命运吗?那么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的精华之处在于:通过对帝国命运的素描,构筑了一种原创的“宏大叙事”,一种与众不同的“元话语”。无疑,作者用这种“元话语”梳理了帝国的过去和现在,使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在读者的眼中呈现出另一张面孔。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一些新的提法,在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中还没有见到,或许这就是这部作品的真正亮点——一个由“流亡者”展示的帝国命运真相!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火山口》是第一本由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一个来自草根的政治流亡者,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作出的一种属于他个人的原创性解读。这其中的历史意义也许会在未来慢慢地彰显。作者对中国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注入文字中的良知与心血,是这本文集的无形价值所在。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而言,阅读它、享受它、推广它,就是对作者最好的感谢。在这个迟来的澳大利亚冬季,《火山口》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但愿这只在寒冬中仍欲挣扎展翅的小小蝴蝶,能够掀起一场终结“红色帝国”冰雪之寒的炽热风暴!
高健
完稿于2014年6月20日深夜 |